黃春榮
◆摘? 要:在小學時期對學生進行的語文教學,其著重關注的是學生在閱讀方面以及寫作方面的能力的形成,然而實施閱讀、寫作能力培養的最基本的方式是看圖寫話。那么怎樣開展高質量的看圖寫話教育活動,教師要投入一定的精力進行詳細的研究:教師要能夠了解學生所具備的基礎情況,他們的特點,再以教材內容為中心,制定實施看圖寫話教學的具體措施,來保證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策略
在以應試教育為背景的教學環境中,不能很好的把學習的價值進行體現,教師在教學環節所使用的教學措施也比較單一。鑒于這樣的教學背景,大大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于所學內容喪失了主動探索的欲望,從而阻礙了相關教學活動的實施。教師為了從根本上避免此類問題的產生,就要立足于學生的現狀和需求,對教學策略進行適當的調整,讓學生的積極投入學習活動,體現學生的主人翁地位,促進看圖寫話教學價值的最大化。
一、當前階段所存在的問題
小學生關于事物具備的觀察能力有所欠缺,僅僅可以從表面對抽象化的事物做出理解,所以,盡管小學生在感知能力方面非常優秀,不過邏輯思維能力的缺少,造成了他們對于看圖寫話無法從寫作順序上對語言進行組織,進而不能對作者的意圖產生深刻感受。這對于此類教學活動的進行產生了一定的阻力,要想對這個問題進行解決,其關鍵在于采用比較直觀的方法,把圖片展示給學生,以期讓學生能夠深入的對圖片內容進行理解。只有學生對所學內容能夠理解之后,慢慢的就會產生興趣,這樣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便利條件。
二、開展看圖寫話教學所應用的策略
(一)從興趣入手,吸引學生的好奇心
要想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課堂學習,最終做到用生動的語言對圖畫進行描述,就必須要讓學生對看圖寫話這項活動產生厚重的興趣。在小學階段開展看圖寫話所選用的素材大都是來自生活,因此教師要對學生的日常生活做到充分了解和掌握,便于開展因材施教,確保所應用的素材可以激起學生對學習的好奇心。
比如,教師能夠借助教學器材,為學生展示一些動畫片,以這種方式把圖片展示給學生,引導學生依據圖片進行大膽的想象,促使學生投入看圖寫話的教學活動。這樣能夠促使學生產生厚重的興趣。并且,小學階段的學生要想實現對看圖寫話的順利描述,離不開教師的有效引導,所以教師要對直觀場景進行創造,來幫助學生得到思維能力的啟發,這樣便于適當的減輕寫作的阻力。
(二)立足觀察能力,向學生開展練習和培養
在看圖寫話環節比較基礎的一項能力是觀察能力,首先對圖片內容做到仔細觀察以后,才會對其內容產生比較清晰的認識。然而小學生受自身發展的限制,教師要發揮出引路人的職責,向學生傳授適合對看圖寫話進行觀察的方法:
第一:教師要讓學生掌握圖片的先后順序;
第二:對圖片里面的人物進行身份的確定,接著從其展示的動作、表情入手展開思想活動的揣測;
第三:對圖片場景進行觀察,確定地點、時間;
按照這三個步驟對圖片展開描述,學生就會以豐滿的形式把人物形象展示出來,所講述的故事情節和日常生活也更貼合。
比如,當教師讓學生對“愛護花草”著手看圖寫話的環節,學生可以這樣表達:微風和煦的下午,熱鬧的花園里有伯伯推著割草機在幫小草“理發”、還有阿姨在幫大樹“美容”,小花正在花園里追趕小朋友,發現路旁有一支鮮艷的花朵,當她要把花朵摘下的時候,一位爺爺提醒她:“小姑娘,別摘花,花草需要我們大家來愛護”。
(三)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為了讓小學生可以寫出優美的語句,教師要注意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具體的做法為:當學生對圖片進行詳細觀察以后,教師要指導學生,使學生對圖片的內容做到理解,然后在引導學生對自身思維進行發散,做到對內容的延伸,這樣有益于學生得到想象力的增長。
比如,在講述“小白兔種白菜”這篇看圖寫話教學的時候,教師先安排學生對圖片詳細觀察,按照圖片展示的信息,進行比較完整的故事的編寫:春天來了,紅彤彤地太陽升起來,小兔子正在忙于耕地,他汗流滿面的進行耕作,夜晚來臨,小兔子把白菜種子埋入土中。幾天以后,小兔子發現種下的白菜種子成功發出了芽,他開心極了。秋天的時候白菜都成熟了,小兔子收獲了很多的大白菜,他推著滿滿的白菜興高采烈的走回家。
三、結束語
由此可見,看圖寫話是進行寫作的基礎,其在學生關于認知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表達能力等方面的培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正處于起步階段,這對他們寫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關鍵的影響作用。所以,教師要重視看圖寫話教學對學生的作用,結合學生具備的情況,針對性的開展教學活動,把握好因材施教的程度。如此方能把看圖寫話的效果最大程度的展示出來,從而為將來開展語文教學活動奠定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朱春菁.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策略分析[J].小學生(中旬刊),2020(11):38.
[2]吳巧真.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對策研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0(10):8.
[3]劉艷云.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策略解析[J].當代家庭教育,2020(25):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