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浩 張敏 陳兆剛 于欣
摘要: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正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但職業教育的發展相對滯后,面臨一系列問題疊加,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實施政府主導下的多方聯動工程,深化政、產、學、研合作,開展職業教育社會培訓、技能等級鑒定、技術和科研成果轉化,提升職業教育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服務能力,特別是為當地經濟發展服務是今后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1]。
關鍵詞:職業教育 發展趨勢 創新 研究
Innovativ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LI Honghao1 ZHANG Min2 CHEN Zhaogang3 YU Xin4
(1.Heze Vocational College, Heze, Shandong Province, 274031 China; 2. Basic Teaching Department of Heze Vocational College, Heze, Shandong Province,274031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and for a period of time in the future, China is getting closer to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stage, but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relatively lagging behind, facing a series of superimposed problems, which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o a certain extent.In the futur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o implement the "government-enterprise-school-research" linkage project, and deep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industry, academia, and research, and carry out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social training, skill level appraisal, technolog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transformation, and improve the service abi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 society and enterprises, especially for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ervices.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trend; Innovate; Research
0 引言
職業教育是跨界的教育類型,需要政府、行業、社會和學校共同參與。因此,科學合理的資源整合和配置以適應新形勢下職業教育發展是當務之急。
1 職業教育現狀
隨著國家系列職教政策的出臺,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職業教育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職業教育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
1.1 職業教育保障水平穩步提升
隨著《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20條)的出臺,把職業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國家加大了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各地政府為了提升職業院校辦學職業教育發展水平,改善辦學條件,建設國家級、省級改革發展示范校以及打造國家和省級品牌專業,通過各種渠道籌措資金,保障職業教育的資金投入。
1.2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取得很大進展
國家公辦職業學校已通過編制部門對學校編制進行了重新核定,并逐步形成了職業學校教師補充機制。近年來公辦職業院校按照國家規定的師生比招錄部分專業教師。在補充新教師的同時,加大對現有教師的培訓力度,大大提升了教師的職業能力、科研能力和信息化教學能力。專業課教師占比和雙師型教師占比快速提高,教師數量不足的矛盾有了很大緩解。
1.3產教融合的辦學模式逐漸深入,辦學效益明顯提高
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職業學校積極探索產教融合新模式,并成立職教集團,產教融合的辦學模式作用初步顯現。畢業生就業質量持續向好發展,平均就業率和對口就業率大大提高[2]。
1.4職業教育辦學質量逐年提高
按照國家對職業教育發展要求,各地積極打造職業教育交流、競技平臺。每年舉辦教師、學生等交流、競賽活動,各類比賽涉及層面、人數、成績逐年上升。同時,積極申報教學項目,比如國家級、省級精品課程建設項目、教學成果項目等。
2 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因為我國人口多、職業教育起步較晚,職業教育發展還存在不少問題。
2.1 職業教育規模小,學位不足
隨著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職業教育變成了類型教育,根據高中階段教育職普比大體相當測算,各地中等職業教育學位缺口很大。部分普通本科學校也要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改變成職業學校,以滿足將來學生上學需求。
2.2 地方財政保障能力不足
因地方財力有限,國家規定的公用經費撥款、兼職教師自主聘用補助經費等保障政策不同程度的落實不到位;每年列支職業教育專項經費政策也沒有形成長效機制。
2.3 職業教育師資力量相對薄弱
因部分縣區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前身都是辦學水平一般的普通高中學校,學校轉型后雖然對專業教師進行了補充,但因編制限制等因素制約,專業教師數量不夠、結構不合理、雙師型教師匱乏等問題仍十分突出,目前雙師型教師占專業教師比例遠遠達不到省定70%的要求[3]。
2.4 產教融合度低
參與產教融合的產業數量少,尤其是本地優質產業數量少,職業學校與本地產業產教融合合作空間小、難度大,產教融合度低,存在“一頭熱一頭涼”的現象。
3 職業教育面臨的國內外環境分析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職業教育將面臨困難增多、矛盾突顯的挑戰,但總體上,仍處于重要的歷史機遇期。可以說,挑戰前所未有、機遇前所未有、希望前所未有。
3.1 從國際看,國際秩序加快重構,世界格局演變更加撲朔迷離
一是世界格局發生重大變化。以我國東部沿海、日韓、東南亞連綿構成的太平洋西岸經濟帶,經濟總量超過北美,成為驅動全球增長的強力引擎,正日益成為新興國際經濟增長帶。
二是全球經濟增長態勢低迷。世界人口增長放緩、債務規模攀升、潛在增長率下降。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金融和資本市場劇烈波動,對全球產業鏈協同、供應鏈安全造成巨大沖擊。這既對我國穩住外部市場、維護國際收支平衡構成挑戰,也為我國加快布局產業鏈集群、構建經濟循環新體系,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3.2 從國內看,經濟社會發展將迎來結構性深刻變革
一是動力結構深刻變革。我國發展進入“動力革命”的重要窗口期,市場化改革將帶來新的發展紅利,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系統推進,知識、技術和信息等新生產要素推動經濟增長的主導作用日益增強。提高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發展智能經濟、綠色經濟、服務經濟等,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成為今后一個時期產業變革的主要方向。
二是空間結構深刻變革。國家區域發展格局進一步優化,城鄉要素雙向流動的體制更加健全,將有力推動城市更新、鄉村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綠色發展成為全民共識和行動,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更趨協調。對重大戰略、先進技術、龍頭企業的爭奪,成為今后一個時期各地贏得發展優勢的著力點。
三是人口結構深刻變革。我國將步入深度老齡化社會,既面臨著總撫養比不斷提高、"未富先老"的嚴峻挑戰,也面臨著人口紅利加速向人才紅利轉變的重大機遇,同時還面臨人才分布不均衡等突出問題。鼓勵人口合理增長、提高人口素質、改善養老服務,實現人口再平衡,為更長遠發展積累新的人口人才優勢,將成為今后一個時期發展面臨的重大課題。
4 職業教育發展的對策
職業教育是類型教育,理論與實踐并重。職業院校積極探索產教深度產教融合模式,探究職業教育發展、改革趨勢。
4.1 著力完善實驗實訓條件
實訓條件建設不易,形成教學能力更難,形成學院的辦學實力更是難上加難,這是對我們的一次“大考”。
一是加快現有項目整合,盡快發揮效能。進一步更新教學觀念,樹立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并重、實訓教學與實習實踐一體的理念,把實訓教學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強實訓設施管理和使用,界定好院級與系部管理界限,界定好服務教學與自身管理界限,確保教師、學生實訓教學一體化;加強實訓項目化管理,做到采購一批先進設備、帶動一批重點項目、打造一批教學團隊、培養一批優質學生;加強實訓教學過程管理,按照教學標準嚴格考核,獎優罰劣,確保實訓教學質量。
二是科學規劃建設產教深度融合實訓基地。根據學校專業設置情況,主動與行業領軍單位深度合作,按照理念先進、技術領先、設備一流、管理科學的標準,建設諸如人工智能實訓中心、網紅電商實訓中心、高端化工技能人才公共實訓中心、幼兒教育實訓中心、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文創產業基地等職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4]。
三是建設理實一體實驗實訓室。以真實生產設備、真實生產流程、真實生產環境為標準,制訂設備采購方案、設備安裝方案、文化布局方案,使學生在真實工作環境中體驗生產工藝,積累生產技藝,感受生產氛圍。同時建設一批以VR數字資源為代表的虛擬仿真實驗實訓平臺,為學生實驗實訓拓展新的形式和資源。
4.2 全力打造“雙師型”和“兼職型”教師隊伍
制定"雙師型"教師標準,明確認證與培養辦法;建立和完善“雙師型”教師和教學團隊的培養機制;與企業合作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基地,組建由優秀教師與產業導師相結合的“雙師型”創新團隊;建立專業教師全員企業鍛煉制度和不達標退出制度。制定從企業選拔兼職教師的標準和辦法,落實20%靈活編制制度,建立穩定的“兼職型”教師隊伍。
4.3 提升職業教育科研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
要徹底摒棄遠離社會、行業"躲進小樓成一統"的職業教育辦學陋習,鼓勵師生大膽融入社會生產,實現科研成果的快速轉化,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全面服務。
一是統籌提升服務經濟發展能力。堅持科研興校,加強資金支持,提升科研水平,對接產業需求,對接新興產業,引進國內外院士,設立院士工作站,開展科技研發創新、重大項目合作,引領行業產業發展;深化與產業的雙向交流與合作,開展人力資源開發、技術技能創新、新產品研發等工作[5]。
二是開展社會培訓和技能等級鑒定服務。緊跟軍民融合國家戰略,主動承擔退役軍人培訓,建立多元型、靈活型、服務型的退役軍人培訓體系;針對新舊動能轉換、產業升級急需緊缺工種,開展新錄用職工、就業困難人員和下崗失業人員培訓。
三是建立和完善服務社會體制機制。構建院級、系部兩個層面的服務體系,制定服務標準,充分利用好現有政策,加大對服務社會一線人員和部門的績效獎勵力度,推動服務社會能力建設。
4.4 構建產教融合機制
職業教育要健全產教融機制,推進與縣區政府、市直主管部門、行業的對接"工作,深化政、產、學、研合作,搭建教聯盟內部實習就業、創新創業、技術服務等信息服務平臺,擴大合作視野,豐富合作資源,助推產教融合向縱深發展。
4.5 深化工學結合,強力推進現代學徒制[6]
職業院校今后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大膽創新,深化教學改革,科學調配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時長,合理安排培養時段,采取工學交替、半工半讀、彈性學制等靈活方式組織教學,深化工學結合,強力推進現代學徒制。
4 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我國職業教育發展趨勢研究,把握世界職業教育發展趨勢,對促進我國職業教育發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張亞中,袁璨. 中等職業教育發展趨勢及問題分析研究[J].職教論壇,2020(1):16-21.
[2]鄧小莉. 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的主題及趨勢[J].西部素質教育,2020,6(22):25-28.
[3]Gambin L,Hogarth T. Employers and Apprenticeships in England:Costs,Risks and Policy Reforms [J]. Empirical Research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