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真措
一個人對國家的認同感不是與生俱來,而是經過后天潛移默化的教育培養形成的。在后天的教育培養過程中,學校教育擔負了主要責任,而愛國主義教育的主渠道----課堂教學。通過自己多年的數學教學實踐探索,認真挖掘數學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并結合教學對本地區的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一、結合學習環境,進行思想教育
在我們現行小學數學教材中,有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素材,在教學中適時地、自然地應用它們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成績。好比:一年級小朋友一進入學校,出示“可愛的校園”,老師通過讓學生察看圖中的情景,再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仔細觀察自己美麗的校園,并作新舊校園圖片對比,告訴學生國家對藏區的重視,從而告訴學生進行愛祖國、愛家鄉、愛學校、愛集體的教育,并且教育學生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美好的校園里團結同學、努力學習、長大為祖國建立更加美麗的校園。
在第一冊教材第16頁學習“高、矮”時,出示了兩個小學生送一位盲人老爺爺過馬路,在此老師就可對學生進行尊敬老人的教育,同時講藏族的故事---“和諧四瑞”,讓學生從心底明白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讓學生明白各民族之間需要和睦相處,才能建設更美好的國家。
例如,教學“讀數、寫數”時,可以介紹我國的地形概況,如我國地域廣大,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南北相距約5500千米,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我國境內有世界著名的大河長江,長6300千米等等。還可以介紹一些藏區有教育意義的數據,若爾蓋濕地自然保護區位于若爾蓋縣境內,總面積16670.6公頃,其濕地沼澤面積曾達3000平方公里,是我國面積最大、分布集中的泥炭沼澤區。
二、挖掘數學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滲透思想品德
愛國主義觀點是學校德育的主要工作之一,在我們現行的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中,有豐盛的愛國主義教育素材,在教學中適時地、自然地應用它們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成績。好比:一年級小朋友一進入學校,第一節課就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課文第2、3頁出示“可愛的校園”,老師通過讓學生察看圖中的情景,再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觀察自己美麗的校園,從而對學生進行愛學校、愛集體的良好品德教育,教育學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美好的校園里努力學習,學好本領,長大為祖國建立更加美麗的校園。在第一冊教材第16頁學習“高、矮”時,出示了兩個小學生送一位盲人老爺爺過馬路,講“和諧四瑞”的故事,不言而喻,在此老師就可對學生進行尊敬老人的教育,讓學生從心底明白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好比:教學“讀數、寫數”時,可以介紹一些藏區有教育意義的數據,(若爾蓋濕地自然保護區位于若爾蓋縣境內,總面積16670.6公頃,其濕地沼澤面積曾達3000平方公里,是我國面積最大、分布集中的泥炭沼澤區。)還可以介紹我國的地形概況,如我國地域廣大,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南北相距約5500千米,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我國境內有世界著名的大河長江,長6300千米等等。好比教學“應用題”時,能夠按照應用題中所反映的日常生活、工業、農業、衛生、交通、教育、科技等方面有說服力的數據,通過比較、剖析,進行愛家鄉、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教育。這樣的例子在數學中還很多,如課后的“數學萬花筒”“你知道嗎”等都是很好的德育素材,對激起學生的愛國激情、鼓勵學生為祖國繁榮而致力學習的遠大抱負是非常見效的,所以,只有老師能認真發掘教材,完全能夠找到教育的素材的。
例如:教學“應用題”時,能夠按照應用題中所反映的日常生活、工業、農業、衛生、交通、教育、科技等方面有說服力的數據,通過比較、剖析,進行愛家鄉、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教育。這樣的例子在數學中還很多,如:課后的“數學萬花筒”、“你知道嗎”等都是很好的德育素材,對激起學生的愛國激情、鼓勵學生為祖國繁榮而致力學習的遠大抱負是非常見效的,所以,只有老師能認真發掘教材,完全能夠找到教育的素材的。
三、組織數學實踐,培養學生的合作觀念
將來的社會不光需要競爭,更需要團結、協作。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許多事情須要大家集思廣益、構成合力,才能辦成,一個人單槍匹馬往往寸步難行。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強化學生的合作觀念,使他們認識到依靠集體和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同時,《數學課程標準》也將“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視為學習數學的重要模式,數學實踐因為其采納自主探索、小組合作的方式,因此十分適宜學生合作觀念的培養。在數學中,有很多規律和定律假如光靠教師口頭傳授是起不了作用,這時候就可以疏導學生進行討論,共同考慮、總結,這樣可以不斷培養學生的合作觀念。例如實踐活動“六一野餐”,這個活動要順利開展就需要全體同學積極合作,這樣就培養學生的協作觀念,養成了與他人合作的意識。
總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不能離開具體的載體,只需充分利用課堂四十分鐘的教學時間,培養興趣特長的第二課堂、有針對性的主題班會、內容豐富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活動,教育才不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