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明暉
【摘 要】 學習力是指學生的學習動力、學習能力、學習毅力和學習的創新能力等四個方面,是學生學好高中物理知識的驅動力。高中物理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對學生的學習力要求較高,如果學習力低,物理成績就很難提升。筆者通過實踐發現學生通過自我診斷的方法進行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及時發現物理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于是明確努力方向,改進學習方式方法,提升學習力。
【關鍵詞】 高中物理? 自我診斷? 學習力
“學習力”最早是在1965年由美國教授佛睿斯特于提出,講的是人們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知識、分享知識、運用知識和創造知識的能力。當前教育背景下,分數取代學生的學習目標,學生一味地為考好的分數而學習,沒注意自身內在能力的提高,呈現出學習力弱化的趨向。首先,分數高低影響到了學生的信心,造成了學習動力的不足;其次,教育的現代化使得課堂教學和學生廣泛應用互聯網技術,獲取知識的容易使得學生缺少對知識的整合這一過程,造成綜合能力的下降。要培養學生物理學習力,就需要教師站在學生的立場,尊重學生的個體,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創造符合學生物理的情境場,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高中生物理自我診斷法是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在教師的指導下,用科學的方法對自身的學習成效做出判斷,總結出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進行改進,優化學習過程,得出科學有效的方法,并反復訓練,內化為自身的能力,為高效學習物理打下基礎。
一、課前自診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
物理學習動力是學生自覺形成的發自內心的對物理學習的熱愛與需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學習的動力,就能目標明確,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讓學生從學習的開始就參與到物理的教學中,了解自己要學什么?能做什么?需加強什么?教師設置預習自我診斷表,內容包含預習的重點、難點,知識存在的漏洞、預習效果評價以及如何優化方向等,讓學生根據自診表,先閱讀物理教材,理解物理概念,分析物理過程,并對知識作出初步的判斷,逐項完成老師設置的課前診斷題目,這學生提前了解到自己所要學習的知識,建立與新知識初步聯系,明確自己知識的缺漏處,無形中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吸引學生積極加入到接下來的學習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由淺入深,由不懂到懂,慢慢地進入物理學習的狀態,學習成績穩步提升,自信心回升,從要我學過渡到我要學,獲得了學習的動力。
二、課堂自診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物理的學習能力主要包含物理學習所需的觀察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是學生接受物理新知識,解決物理問題和積累物理學習經驗的重要因素。傳統的物理課堂教學,受上課時間及課堂容量的限制,學生的參與程度不高,教師不能更好地進行針對性教學,學生學習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養,學習效率不高,教學質量就上不去。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向課堂要效率,通過課堂自我診斷能很好地提高課堂效率,課堂自診包括聽課狀態、對重難點的理解、筆記情況、整節課的掌握情況等。一方面教師基于物理學科生活性及科學性特點,充分利用物理分組實驗和演示實驗,結合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把生動形象的物理情景展現給學生,激發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學生在課堂上有計劃有目的跟著進度進行學習。教師根據學生反饋回來的結果,充分了解學生的上課時的狀態和學習習慣以及對課堂內容的吸收程度,結合本班學生情況,精心設計編排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課堂中合理運用教師提問、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等多種方式進行學習,促進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課堂自我診斷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監督自己,并反思自己,然后進行自我調整和自我改進,在這過程中學生實現自身觀察能力、邏輯推理能力、語言組織表達能力和合作探究等能力的提升,學習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課后自診提高學生的學習創造力
物理學習的創造力就是指學生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能把已學過的的物理知識內化為自身的能力,并能用來解決其它問題。學生上完新課后,對一些知識并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這就是通常很多學生所說的“聽得懂,不會做”,學生還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這時教師圍繞課堂教學的內容結合學生情況對某個特定的知識點進行課外作業進行精心挑選與設計,設計相應的拓展練習,對學生的遷移能力和解題能力進行訓練,讓學生針對自己存在的知識缺漏整理,完成相應的課后自診練習。這樣學生既可以反思自己的聽課效果,進行答題技巧的總結,又可以糾正錯誤的知識,又可以積累錯題資源,同時自我診斷的過程也是領悟解題方法、獲得物理的解題經驗,達到觸類旁通,融會貫通,提高學生的學習的創造力。
在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課前、課堂、課后自我診斷這一完整的學習,發現自己在學習中知識的不足以及解決問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身的努力,找到學習的方法和提高成績的策略,獲得進步,找到學習的動力,提高了學習能力、內化了創造力,而學生在認真完成這一系列的活動過程中,學生要不斷克服困難,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鍛煉了學習的毅力,學習力整個獲得了提升,成績自然就上去了。
參考文獻
[1] 裴娣娜.學習力:詮釋學生學習與發展的新視野[J].課程·教材·教法,2016,36(07).
[2] 馬亮亮.初中生物理學習力發展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11):102.
*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讀思達”開發課題“核心素養視域下提升學生學習力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KCZ2020093)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