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福堂
摘 要:隨著中國教育教學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推進,培育學生個體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高中各學科教學的基礎性價值維度,一定意義上是高中歷史學科教師設計和組織教學的出發點和著力點。核心素養語境下的高中歷史學科教學突出和強調對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育,是一種更加傾向于“以人為本”理念的教育教學模式,是中國以往多年新課程改革實踐的全面總結和優化提升,即有豐富的內涵和成熟的學科教學體系,探索核心素養語境下的學科教育教學新模式是當期高中歷史學科教師所面臨的宏觀性命題,對于優化學科教學、提升學科教學水平具有特定的價值和意義。文章緊密圍繞“核心素養語境下高中歷史學科教學”這一特定命題,重點闡述與探討實踐層面上的優化改革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歷史;策略;探究
優化與改革是推動實踐層面上學科教學的重要途徑之一,這是一個基礎性的命題,不同歷史時期學校學科教學水平的持續優化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育教學內部結構、教學管理機制等層面上的局部調整,而隨著中國教育教學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入推進,培育學生個體的“核心素養”業已成為高中各學科教學的基礎性價值維度,核心素養這一教育教學根本目標較之于以往的價值體系,更加傾向于落實和踐行“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其突出和強調了對學生個體綜合實踐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是對中國以往多年教育教學實踐的全面總結和理論升華,具有豐富的理論內涵和系統式的教學模式,是當前中國各學科教學的主要價值維度,一定意義上而言培育學生個體的核心素養是學校育人模式的出發點和最終落腳點。在上述特定語境下,高中歷史學科教學要踐行培育學生“核心素養”這一目標,充分發揮歷史學科在培育學生核心素養過程中的優勢,不斷優化學科教學機制,這是當前學科教學改革語境下的宏觀性命題。以下文章將緊密圍繞“核心素養語境下高中歷史學科教學”這一特定命題,在系統闡述培育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價值的基礎上,重點闡述和探討實踐層面上具有指導意義的優化改革策略。
一、 高中歷史學科教學中培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價值剖析
眾所周知,當前教育教學改革語境下,高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被定義為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理解以及歷史解釋、歷史價值觀等五個方面的內容,即高中歷史學科教學要以培育學生個體的時空觀念、歷史價值觀等為基礎性目標,這超越了以往緊密圍繞知識記憶為主的價值體系,從當前的學科教學實際而言,這樣的界定具有多方面的意義。
(一)切實優化傳統學科教學模式
眾所周知,歷史學科歷來是中國整體國民教育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較之于其他學科,歷史學科在培育學生愛國情懷、增強民族向心力等諸多層面上發揮著不可忽略的價值,一定意義上是國民特別是青少年群體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和關鍵陣地。不可否認的是,歷史學科教學也面臨著系列弊端,特別是在當前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的特定時代語境下,高中歷史學科教學的優化改革是一個具有緊迫性的宏觀命題,而核心素養語境下的高中歷史學科教學實際上是引領傳統學科教學模式優化更新的重要“引擎”,將學科教學目標定位在學生的時空觀念、歷史價值觀等層面上,有利于扭轉以往學科教學中以知識記憶為主的教學模式,在核心素養整體體系中,歷史學科知識是基礎性的元素,在知識基礎上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及素養的培育是學科教學重點關注的要素,這實際上是全新的教育教學實踐。
(二)賦予歷史課堂無盡的生命力
可以明顯地看到,在過去的歷史學科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是,整體學科教學過于死板和僵化,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以講述固化的學科知識為主,不注重學生素養與能力的培養,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師“一言堂”的不良現象,這從本質上而言是傳統應試教育模式的體現,而隨著“核心素養”基本理念在高中歷史學科教學中的不斷踐行,學科教學的活力將被激發,歷史課堂應有的生命力也將進一步具體體現出來。“核心素養”語境下的高中歷史學科教學一定意義上突破了知識這一基礎性的價值維度,基于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培育得到了突出和強調,這是教學價值層面上的優化改革,而學科教學過程中小組探究、自主學習等更加凸顯學生主體性的學習形式將被逐漸采用,歷史課堂中的活力無形中將得到體現。
(三)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在當前新課程教學體系中,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基礎性的價值維度,全面發展意味著學科教學不僅要關注知識層面上的要素,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素養與能力層面上的要求,而“核心素養”在高中歷史學科教學中的引入則強調和突出了對學生素養的培育,是實現學生個體全面發展的重要形式。可以看到,“核心素養”語境下的高中歷史學科教學體系中,學生個體的時空觀念、歷史價值觀等素養得到了高度重視,這意味著歷史學科知識扮演著基礎性的角色,網絡媒體語境下青少年學生中出現的歷史虛無主義等不良觀念將會得到扭轉,這是新課程改革語境下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
二、 核心素養語境下高中歷史學科教學策略探析
從宏觀層面上而言,核心素養語境下高中歷史學科教學策略依然是一個開放性的探究命題,需要各相關主體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探究。結合實踐層面上高中歷史學科教學的實際情況,文章認為當前主要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積極學習新課程改革理念,及時轉變教學方式
作為一線高中歷史學科教師而言,及時關注并踐行新課程教學理念是持續提高自身教學水平、推動自身專業化成長的重要保證,切忌坐井觀天、自以為是,不斷學習是不斷提高的基礎和前提,不學習就意味著落后,一線學科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基本理念,特別是在當前中國高中歷史學科正處于優化改革的關鍵時期,以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為價值維度的新一輪教學改革是對以往新課改實踐的全面總結,具有豐富的內涵和自身龐大的體系,因此學科教師要積極而系統地學習新課程改革理念,了解“核心素養”較之于以往三維目標等價值維度的獨特優勢,在此基礎上積極類似和踐行新課程教學理念,及時轉變教學形式。思想認識是指導實踐的重要因素,因此轉變教學理念在優化學科教學整體體系中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