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柳斌
摘 要:中職學校通過與企業合作培育人才,可以使畢業生在未來的人才與專業技能的競爭之中處于有利地位。中職學校應通過確定教學目標與方法、構建互聯網合作平臺、制定實習制度、保障合作內容有效落實等方式,提高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使學生成長為社會需要的技術型人才。
關鍵詞:中職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養;職業素養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21-0074-02
中職學校是國家培養技能型專業人才的重要場所,而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核心和關鍵環節,有利于中職學校培養高素質技術型人才。但目前中職學校的校企合作仍然存在企業參與度不高、教學改革措施不配套、人才需求量不確定等問題。中職學校應與企業搭建校企協同育人平臺,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還需要通過創新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形式等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知識應用能力,使學生快速適應崗位需要,將校企合作落到實處。本文對如何實現中職學校與企業的合作教學進行分析與闡述。
一、教學背景以及意義
中職學校畢業生與高等院校同專業的畢業生相比,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較低,理解也不夠透徹,在實際操作中動手能力弱,對新工作的接受期與適應時間較長,因此在人才市場中常常處于劣勢。而在實習崗位或者工作崗位中,畢業生要通過應用自身所學習的知識與掌握的技能來處理實際問題,因此對中職學校如何通過有效方式解決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展開研究迫在眉睫。
校企合作符合職業教育發展的內在規律,能使中職學校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有利于職業教育發展。校企合作符合企業培養人才的內在需求,有利于企業實施人才戰略。而采用學校與企業有機結合的全新型人才培育模式,讓學生在學習完理論知識后到企業進行知識應用,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觀念、良好的職業道德、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以及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堅定樂觀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成為綜合型人才。
二、中職學校校企合作教學現狀
1.企業參與度不高
企業的經營目標是獲得更多的經濟回報,提升自身的經濟價值與社會地位,而在開展校企合作的過程中,企業需要提供實習基地、設備、原料等支持,但參與實訓的學生實踐能力較差,常常浪費實訓原料或影響工作效率,造成企業的經濟損失或經濟收益下降。同時,中職學校的科研水平以及師資力量都相對較差,不具備提供技術更新和科技研究的能力。企業與中職學校一同開展人才培育活動,就無法在合作進程中獲得相應的回報。因此,企業在與中職學校共同進行人才教育活動時,積極性不高,不愿意主動加入到與中職學校的合作教學工作中。
2.教學改革措施不配套
中職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標準存在很大差距,按照學校的教學計劃培養的人才只能符合大眾化的需求,遠遠不能滿足企業的需要。中職學校的專業建設基礎薄弱,缺乏“雙師型”教師,教學能力不足,教學水平有限,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單一。因此,學生的接受度不高,知識儲備不足,很難提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更無法滿足工作崗位的要求。
3.人才供需不匹配
中職學校教學計劃的制訂以及對學生的培育通常是依照國家教育部門統一規定進行,而在企業的發展進程中,企業的經營計劃通常是由市場所決定的。如此一來,中職學校在與企業合作育人的過程中,就有可能出現所獲取的信息不一致的狀況。或者出現企業在前期經營階段需要大量的某一種技術類型的人才,中職學校開始對這一類型的技術人員進行培訓,而當中職學校學生知識與技能基本符合到企業工作的要求后,企業相應所需的技術人員數量卻已經飽和的情況。這樣,就導致中職學校的學生在畢業以后依舊面臨就業困難問題。
三、中職學校校企合作教學的措施
1.確定教學目標與方法
在學生未來步入社會以后,會面對具體的業務問題,因此,中職學校的教師在校企合作前應前往企業進行實地考察,根據企業情況和學生特點擬定相應的人才培育措施及教學目標,并依照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嚴格要求學生。首先,教師應在確定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前提下為學生進行相應的實際問題拓展,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實用技能,從而能夠快速適應工作環境。其次,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模擬企業環境教學,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再次,教師還應與企業及時溝通,對學生在企業實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分析,找出解決辦法,并給予企業反饋。這樣的校企合作,可以促進學生理論知識與專業能力的提升,使學生在實踐中提高就業競爭力。
2.構建互聯網合作平臺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中職學校與企業的合作教學方式迎來了嶄新的發展,中職學校通過互聯網可以使與企業之間的互通更有成效,對于中職學生的學習動態也可以更有效地掌控。為了有效培育專業人才,解決中職學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中職學校可以通過構建基于互聯網技術的合作平臺,提高與企業互通交流的實際效果。中職學校可以在校園中為企業創建相應的專業型人才培育基地,企業也可以建立培育中職學校學生職業素養的有效機制。中職學校可以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與企業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保障人才培育方案可以依照企業的需要進行及時調整。這樣,中職學校所培養的人才才可以切實與市場接軌,有效提高就業競爭力。
3.制定實習制度
為了確保校企合作的順利開展,中職學校應做好相應的制度制定工作,確保中職學生在企業實習的過程中可以快速適應企業的工作環境和工作崗位,并且可以在企業實習中掌握更多的實用知識與應用技術。首先,中職學校教師應深入企業調研,了解企業人才需求情況、用人標準、技術研發狀況。其次,中職學校應給予企業選擇人才的權利,并給予企業根據能力對人員進行淘汰的自由。再次,中職學校應與合作企業一同制定管理制度、考評制度,使人才的管理和選拔透明化。這樣,中職學校所培育出來的人才才可以具備強大的責任心與自信心,才能在未來的工作中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