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沖

摘 要:一直以來,農業都是我國發展當中的重要基礎,而農業大多數還會受到地勢的影響。對于那些地勢較為低洼的地區而言,發生澇災是無法避免的。如何進行排澇不僅是每一位公民所關注的問題,也是城市管理者應當承擔的責任。尤其是杭嘉湖地區,澇災十分嚴重。雖然其作為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給當地帶去了很多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但是其還應重視生態效益。杭州市、嘉興市以及湖州市作為杭嘉湖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應承擔起排澇的責任與義務。文章針對平原河網圩區城市化對排澇的影響展開了一系列調查與研究,并提出了相應的排澇措施,最后也對我國為來城市化的發展作出了一定的思考。
關鍵詞:河網圩區;排澇;措施;思考
中圖分類號:TU9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064(2021)03-125-02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1.03.058
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城市化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但是,在城市化建設過程中,會受各種各樣的因素影響。尤其是對于那些地勢較為低洼的地區而言,排澇就成為最主要的障礙之一。對于杭嘉湖地區而言,排澇是城市建設的主要工作之一。河網圩區城市化排澇會對農業以及工業和人們的日常生活都會產生影響。因此,做好排澇工作是城市建設者應當承擔的責任。一旦排澇工作順利開展,不僅會促進糧食產量的增加,而且還會推動工業的進步,使得人們的日常生活回到正常軌道,有利于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所需,推動杭嘉湖地區經濟的發展。與此同時,也有利于杭嘉湖平原地區的城市化建設,為其現代化建設注入更多新鮮活力[1]。
1 平原河網圩區概述
在我國,每個地區的地勢都不一樣,尤其是對于南方平原地區而言,其降水量遠遠高于北方地區,這也就導致南方地區出現澇災的概率高于北方地區,排澇也就成為其城市化建設過程中極為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因為杭嘉湖平原地區是重要的商品糧基地,所以對糧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排澇成為該地區所面臨的難題之一。有效排澇不僅會保證商品糧的質量問題,還會減輕城市的交通壓力,以及減少澇災對城市基礎設施所造成的損壞。平原河網圩區的地勢極為低洼,一旦降水量過多,便會導致雨水無法排出。雨水長時間堆積在一起,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麻煩,不利于該地區的城市化建設。因此,一定要開展排澇工作,然后制定出相應的排澇措施,實現對雨水的合理利用,不斷改善平原河網圩區現狀,從而推動杭嘉湖地區的城市化建設。
杭嘉湖地區近年來的雨量較大、分布廣泛,平均降雨量在1 000mm左右。其中,東部的降雨分布量達到800mm,一些地區甚至達到1 200mm以上。常年的雨水量積聚,導致平原河網圩區產生。按照杭嘉湖區域分布,建設排水泵,根據需求配置灌溉引流3億m3,確保達到洪水泄洪標準。
2 平原河網圩區城市化對排澇的影響
在以往的杭嘉湖平原地區內,由于受地勢或者天氣影響,發生洪水是無法避免的,但往往在治理過程中便會導致澇災出現,這多多少少還會影響到該地區的農業生產以及工業生產。但是,由于現在平原河網圩區城市化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更是改變了以往的排澇系統,使得排澇水泵也發生了變化,對排澇系統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改善排澇系統是杭嘉湖地區管理者所應思考的問題,應當正確認識到城市化建設給排澇帶來的影響。
一方面,平原河網圩區城市化對排澇帶來了積極影響。隨著經濟條件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也不斷提升,能夠不斷地為城市化建設出言獻策。這也就導致排澇系統不斷得以優化,一旦發生洪水,就會啟動排澇系統進行排泄。在排澇系統上,使用了更多的高科技。將計算機技術、液壓技術、氣壓技術以及電子技術有機融合在一起。當洪水來臨時,會由于液體不斷增加導致壓力過大,從而啟動液壓技術,使得洪水得到有效控制。與此同時,也會通過氣壓技術或計算機技術及時反饋到排澇系統當中,使得工作人員能夠及時了解到排澇的具體情況,然后進行數據分析作出正確選擇,及時進行排澇。還能夠對澇災進行預防。通過城市化建設,使得杭嘉湖平原地區的基礎設施不斷優化,城市硬實力不斷增強,能夠通過高科技或其他設施對澇災進行及時預防[2]。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有效避免澇災對農業及工業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所帶來的損害。
另一方面,平原河網圩區城市化對排澇帶來了消極影響。在城市化建設過程中,勢必會不斷增加建筑物的數量,這也就導致用地面積越來越少,土壤面積也會越來越少。城市都被鋼筋水泥所覆蓋,綠地面積更是少之又少。植物和土壤對洪水都有一定的吸附作用,當洪水來臨時,缺少了綠地和土壤的吸附,會導致洪水停留在水泥表面造成雨水郁積,久而久之便會擾亂城市交通系統,給人們的日常出行帶來極大不便。如果伴隨著降雨量的不斷增加,則會對城市的一些基礎設施造成破壞,有時則會威脅到人們的住房安全。這些都是由于城市化建設速度的不斷加快,導致無法及時進行排澇,從而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因此,要不斷完善排澇系統,制定出科學有效的排澇方案,從而推動杭嘉湖地區經濟的不斷發展。
采用調洪演算方式,可以為平原河網區域選定水工建設標準,確定設計規范方式。充分考慮下游防護對象,做好防洪指標分析。通過防洪全過程分析,校對洪水過程線,確定設計過程標準。通過調整范圍內的區域空間,結合實際的城市建設范圍,可以實現對洪水過程線設計的準確評估,調洪演算分析圖如圖1所示。
3 具體排澇措施
3.1 做好預防
在杭嘉湖平原地區發生澇災是無法避免的。因此,只有不斷進行預防才能夠準確預知洪水周期,從而做好一系列防護措施。由于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可以不斷優化預防系統,天氣預報就是一種很好的具體措施。通過天氣預報,人們能夠對天氣的基本情況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做到安全出行、安全生產以及安全農耕等。因此,人們應當更多關注天氣變化,從而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動時間。
3.2 做好引流
澇災最主要的表現就是雨水大量堆積,如何將這些雨水進行排放,就是排澇當中最重要的問題。可以適當進行引流,不斷優化引流系統。在每一個建筑物當中,都應該安裝水管進行引流。與此同時,在街道兩側一定要預留綠地面積,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利用土壤的吸附性,將部分水吸收到土壤中。
3.3 做好水資源利用
農作物的生長離不開水的灌溉。在北方,水資源短缺現象十分嚴重。尤其是對于農作物而言,更是出現了干旱以及干枯現象。面對南方出現的澇災,可以通過相應的調水工程對這些洪水進行有效利用,將其灌溉到農田,從而減輕北方水資源短缺的壓力。與此同時,也可以通過深層凈化方式對洪水進行凈化,使其轉變為工業用水,從而帶動杭嘉湖平原地區工業的發展。甚至也可以將這些凈化水用到日常生活當中,實現對水資源的有效利用[3]。
4 思考
時代在不斷進步,社會也在不斷發展,加快城市化建設也勢在必得。如何使城市得以全面發展,是每個人都應思考的問題。因此,要不斷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城市建設獻言獻策。尤其是對于杭嘉湖地區而言,更要考慮到自身地勢現狀,學習和借鑒一些優秀的排澇系統,然后制定出符合該地區發展的排澇方案,推動杭嘉湖平原地區的全面發展。
5 結語
平原河網圩區城市化是社會發展的趨勢,只有緊跟時代發展,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因此,要不斷完善該地區的排澇系統,解決排澇過程中所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保證商品糧的產量,為我國提供更多高質量的糧食。與此同時,也能夠帶動當地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生態效益能夠有機融合在一起,促進該地區的全面發展,最終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曹宇航,袁文秀,李衛東,等.基于MIKE11模型的平原感潮河網城市防洪規劃研究[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7(4):17-21.
[2] 陳璇,果利娟,管桂玲,等.平原混合圩區排澇模數理論模型的研究與改進[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8(12):8-12.
[3] 劉晗,王坤,候云寒,等.基于MIKE11的山丘區小流域洪水演進模擬與分析[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9(1):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