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良
1 突破技術分析
1.1 時機的判斷和位置的選擇
判斷準確是突破技術的前提。要做到判斷準確,運動員持球時應抬頭觀察防守的布局和同伴的位置分配情況,根據實在情況來選擇突破口。思想上要有接球后怎樣處理的初步打算。只有這樣,接球后才不會束手無策,或盲目行動而失去一次進攻的機會。
1.2 起動
突然起動是突破技術的關鍵。隊員在某一位置突破能否成功,很大程度取決于突破時起動的快慢,而起動的快慢主要取決于兩腿蹬地的力量。因此,突破時準備姿勢必須是兩膝彎曲。(從解剖學來說,膝關節處在130-150度之間進行發力或移動,它的收縮力最強,關節活動最有利和最靈活),上體前傾,重心稍前移,兩腿要積極有力地做蹬跨動作,非中樞腳積極向突破方向跨出。但單靠兩腿蹬跨的力量還不夠,還需要利用腰部和上體的力量來充實、協調和帶動,以加快第一步起動的速度。只有這樣,起動的速度才能突然加快。所以做蹬跨動作的同時必須做轉體、壓肩動作,利用上體占據空間的有利位置來超越對上第二步、第三步……
1.3 加速
加速是突破技術中的重要環節。也就是說,當持球者突破第一步超越或平行于防守時,還必須加速超越對手或使對手在不利的位置上。因為持球突破是利用突然起動或者防守者重心不穩的情形下進行的,如果第一步后不斷加速,防守者就會以最快的速度進行退防,搶占有利的防守位置來彌補防守瞬間的過失。從生理學上說,從防守者識破持球者的進攻路線和方向,到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補防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利用這零點幾秒之差,加速就可以給突破提供有利條件。相反,突破者如不在錢所獲得的初速度的基礎上加速前進,即使突破,仍可能再被防守者堵死去路,因此突破后的繼續加速是十分重要的。
1.4 保護球
持球突破與空切不同,它必須連任帶球一起超越防守者。因此,在持球突破中,保護球是很重要的。在突破前應屈肘持球于離防守者較遠的體側或頭頂,以防被對方搶去或打掉。起動后的運球不宜過高,要利用跨出的腿、非運球的手和轉體壓肩等動作來保護球。使球球在離防守者較遠的一側。同時運球速度必須與起動的速度一致,特別要注意球反彈的位置要便于下一動作的銜接。
2 持球突破的運用
持球突破的分類:從位置上來看,有正面、側面和背對防守者的突破。從運用的手段上來看,有利用速度、瞄藍、假動作等進行突破。從動作結構可分為:交叉步、順步、跨步和轉身的突破。
籃球運動本身是變化無常極其復雜的。因此,突破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突破者必須根據防守者的不同情況而靈活運用。一般說有以下幾種方法:利用跳起接球突然靠近防守者,落地后,在防守者來不及判斷自己的行動或防守者的位置不正確時,可直接突破。
但是,除了掌握突破技術的一般運用外,還要了解防守者的防守技術及特點,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靈活運用。防守者一般可分為三種類型:反應較慢、反應中等、反應快。
反應較慢:對反應慢的防守者,最好采用突然加速,接球后立即突破,做假動作不宜過多。
反應中等:對反應中等的防守者,可根據防守者的距離,做一次假動作引誘對方,然后以反方向突破。因為防守者往往可以堵截第一個動作,而對第二個動作就來不及了。如離防守者遠,可利用瞄藍的假動作引誘對方上步封蓋或跳起時乘機運球突破。
反應快:對反應快的防守者,由于防守者腳步移動快,一般防守距離較近,宜運用假動作或跨步、轉身等進行突破。
總的來說,持球突破技術要與其它動作銜接,才能不斷提高突破的成功率。
在掌握突破技術之后,若不能銜接下一個動作,就不能發揮突破的作用。
因為突破是進攻的手段,而投籃得分才是最終目的。所以做突破之后,首先要考慮的是投籃問題,要想在突破后獲得較好的投籃機會,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在突破之后要搶占良好的投籃位置和角度。
(2)有較多的投籃方式,要有右手高手、同側正手的投籃,也有左手低手、異側反手的投籃等等。
(3)要充分發揮腳步動作的作用,把條停、跨步、塔跳、改變方向和持球揮擺的假動作密切結合起來,擺脫對方防守。
3 要善于掌握自己身體平衡
以上四個方面是相輔而成的,必須根據對方移動的位置及其它情況靈活地把它們緊密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但是,在陣地進攻中,由于籃下防守比較嚴密,突破者不一定就能投籃得分,可能會受到其他防守者的保護和補位。這時突破者必須做爭取投籃的同時又能為同伴創造良好的時機,以便在投籃沒有把握時,將球傳給同伴。在位置的選擇上,要選擇既有投籃威脅,又易于分球的位置。同時其他隊員也要及時配合,移動到易于接球的位置上來,以便突破者不能投籃的情況下將球傳給自己。準備接球的隊員所選擇的位置,不但要易于接球,而且在接球后要有利于繼續進攻。
綜合上述,籃球運動是一項整體配合的運動。突破技術的運用,只有在發揮集體配合的基礎上,才能更有效地培養個人的突破意識和成功率,發揮更大的威力。
(作者單位:廣東省博羅縣橫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