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愛琴
【關鍵詞】個性化護理;肝膽外科;生活質量;并發癥
肝膽外科是醫院重要的科室之一,收治的病例主要包括患有肝膽管結石、胰腺炎、膽結石、膽囊結石、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的患者,常見的手術包括膽結石、膽道切除等[1]。對于肝膽疾病,手術是其常見的治療方法,能有效切除病灶,但該治療方法屬于創傷性治療,患者會有一定的應激反應,術后有一些并發癥,不利于患者的恢復。因此,需要對肝膽外科患者實施良好的護理,有效改善其預后,提高其生活質量,減少并發癥發生率。此次的研究,選取64例肝膽外科患者,以不同護理方法分組,分別討論常規護理干預、個性化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時間: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選取病例:肝膽外科患者共計64例,納入標準:①病歷資料完整;②自愿參加研究;③生命體征穩定;排除標準:①有交流、認知障礙;②有凝血功能障礙患者;③有手術禁忌癥患者;④拒絕參與研究。分析患者資料:對照組32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齡31歲~58歲,平均年齡(42.76±5.32)歲;觀察組32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齡32歲~59歲,平均年齡(43.83±5.46)歲;兩組資料實施比較,差異小,無統計意義(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干預,按照肝膽外科治療及護理標準來實施。
1.2.2觀察組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具體為:(1)個性化健康教育: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及生活習慣,實施健康宣教,講解疾病知識,強調手術注意事項,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制定健康手冊,發放給患者。(2)個性化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實施針對性的疏導和安撫,積極與患者溝通,安慰、關懷患者,講解手術成功的案例,增強治療的信心。(3)個性化圍術期護理:第一,術前采集并檢測患者的血液,了解患者的過敏史,準備好急救藥品、手術器械,檢查設備;第二,進入手術室時核對好病患的資料,提前將手術室的溫度、濕度等調節好,幫助患者調整最佳手術體位,配合醫師進行手術,密切關注患者的各項生命指標;第三,術后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幫助患者排便,保持大便通暢,觀察患者病情恢復情況,積極預防相應的不良反應及并發癥,定時測量體溫,做好各種引流管的護理,觀察手術切口的敷料情況,為患者實施個性化疼痛護理,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實施個性化早期康復護理[2]。
1.3觀察指標
(1)觀察患者生活質量,包括情緒職能、社會功能、軀體功能、健康情況四個維度,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好。(2)觀察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生活質量比較
觀察組四個維度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對比兩組生活質量,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
2.2 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6.25% 顯著少于對照組的25.00%(P<0.05)。
3 討論
為了提高肝膽疾病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預后,需要實施良好的護理,減少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常規護理缺乏規范,流程重復、混亂,護理不全面,易忽視患者的個體需求,臨床應用效果不佳。個性化護理干預是一種針對性、科學先進的護理模式,強調各項護理措施的規范化、個體化。此次的研究結果為:觀察組生活質量顯著優于對照組,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6.25% 顯著少于對照組的25.00%;從研究結果也可看出在肝膽外科的護理中,個性化護理干預顯著優于常規護理干預,個性化護理通過個性化健康教育、個性化心理護理、個性化圍術期護理等全面的護理措施,積極減輕機體應激反應,疏導患者負面情緒,增強患者健康意識,提高其治療依從性,使各項針對性的護理項目貫穿整個手術過程,積極改善患者的預后,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其康復速度[3]。
綜上所述,個性化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肝膽外科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并發癥發生率,應用價值高,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