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瑩
【關鍵詞】社區慢性病管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護理效果
近年來,慢性疾病的臨床發生率不斷升高,例如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發病人群主要以中老年人為主,對于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均造成了嚴重損害。社區服務中心為重要的基層醫療服務中心,護理服務質量對于慢性病的管理具有重要意義[1]。本文選擇社區管理的80例患者進行對照分析,平均分組后采取不同護理措施,重點探討了社區慢性病管理中實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應用效果,具體分析情況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我社區接受管理的慢性病患者,共有80例,研究時段為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應用數字雙盲法將研究對象分為兩組,分別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組例數相等,均為80例。對照組40例患者中,男22例,女18,年齡是46歲~81歲,平均年齡(63.53±3.65)歲。試驗組40例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47歲~80歲,平均年齡(63.57±3.57)歲。采取專業數據處理軟件對于組間年齡、性別等基線資料分析后并未發現差異(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患者采取基礎護理,主要是指導患者合理采取藥物控制疾病,根據病情指導合理飲食和運動,促進病情穩定,減輕疾病損害。
1.2.2試驗組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主要內容是:(1)對于進行健康宣教,講述家庭醫生服務項目、意義等,依據患者主管醫院簽署《家庭醫生服務協議書》,嚴格建立檔案,真實填寫患者信息、微信、電話、疾病類型、病情控制情況、用藥情況等[2]。對于患者家庭風險和健康狀況進行評估,評估內容涉及飲食、血脂、血壓、血糖、健康狀態、飲酒史、吸煙史等,制定針對性的干預計劃;(2)以家庭為單位實施干預計劃,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意義、目的等,向患者講解慢性疾病對于機體健康的損害,告知科學運動、飲食、服藥對于疾病的影響,促進治療依從性提升。以目前生活狀況為基礎制定健康手冊,內容涉及疾病發生機制、誘發因素、并發癥、危害、治療措施、飲食、運動等情況,將手冊發放于家庭中;(3)可建立家庭微信群,每日進行1次健康指導,同時檢查患者對于飲食、用藥等方面的執行情況,積極、耐心回答患者疑問,叮囑家屬做好監督工作[3]。
1.3觀察指標
①護理滿意度:通過社區自行設計的滿意度問卷表調查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情況,主要判定內容是非常滿意(≥90分)、一般滿意(51分~89分)、不滿意(≤50分)。②生活質量:應用生活質量簡表(SF-36)分析患者生活質量,主要內容是情感職能(RE)、生理功能(PF)、生理職能(RP)、精神健康(MH),滿分均是100分,分值和生活質量呈正相關。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滿意度評價
試驗組與對照組間的護理滿意度存在較為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數據,見表1分析。
2.2生活質量分析
經分析發現,試驗組與對照組間的情感職能、生理功能、生理職能、精神健康評分均有明顯差異(P<0.05),具體數據,見表2。
3討論
慢性疾病具有反復發作、遷延不愈的特點,且患者需要長期,甚至是終身服藥治療,由于患者缺乏對于疾病和治療的正確認識,用藥依從性不高,且存在不良生活與飲食習慣,并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屬于臨床進行的干預模式,指的是社區衛生服務義務機構執業,以居民自愿為基礎,指導居民簽訂家庭醫生服務的一種模式。該種模式可為患者提供更為個性化、專業性、系統性的醫療服務,可促進患者治療依從性與滿意度提升,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同時還可有效提高生活質量,是一種較為理想的醫療服務模式,更具有應用價值[3]。
綜上所述,在社區慢性病管理中實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效果較為理想,可有效提高患者滿意度,有利于生活質量的改善,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