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軍霞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學生的發展與進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進行有效的教學創新,不僅進行知識的講解,同時還需要引導學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進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新課程改革理念有效地運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使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讓學生能夠用更加靈活的方式來解決數學問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中心,加強對學生的有效引導,能夠把素質教育落實在具體的教學當中。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新課改關于數學教學的發展也提出一些新的理念。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重視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組織有效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展開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從中獲得數學思想和數學技能。優化教學評價方式,靈活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提高數學教學的實際效率。
一、創設生活化的學習情境
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相對于小學而言比較抽象,需要學生調動理性思維來進行學習,難度比較大。而生活化的學習情境創設能夠降低學生學習知識的難度,而且非常有利于學生感知數學在生活中的魅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能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如何創設有效的生活化情境,初中數學教師首先需要透徹地理解教學大綱,這樣才能有的放矢,還需要立足學生實際所處的學習階段和學生教學的真實特點;再巧妙地借助多媒體手段,這樣才能夠將學生帶入真實的生活場景里去發現背后所蘊藏的數學知識,激發學生學習、分析、總結的興趣和能力。例如,在教學“生活中的立體圖形”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觀察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幾何體的組成,如蒙古包、筆筒、包裝盒,讓學生觀察分析這些立體圖形的側面和底面,結合所學知識認真分析。通過這種與實際生活相關聯的實物的展示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再如,在教學“統計圖的選擇”時,教師就可以結合生活中的一些實例,讓學生去選擇合適的統計圖,例如,統計學校近幾年人數的變化情況,調查學生的課余興趣愛好,調查學生的零花錢分配方式。通過這些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問題情境的創設,就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的欲望。這樣,在這一堂課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也會更加投入。
二、建立互動型的師生關系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加強和學生的有效溝通,建立互動型的師生關系,要能夠突破傳統師生關系的限制,公平公正地對待學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增加對學生的鼓勵,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要讓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還可以通過個別談話以及調查問卷的方式來了解學生在學習中的困難,以及學生對教師教學的評價。通過良性互動,不斷地優化數學課堂教學的方式,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讓學生能夠真正地信任教師,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與進步。
三、關注學生個體差異,促進學生發展進步
在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采取有效的方法,促進學生的發展與進步。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體現在方方面面,包括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數學解題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等,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考慮不同學習層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實際需求,采用分層教學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和進步,例如,在教學“圖形的全等”時,教師讓學困生觀察圖形并且能用自己的話去總結全等圖形的概念。而對于學習一般的學生,教師則讓他們完成一些簡單的證明三角形全等的練習題。而對于學習程度較好的學生,讓他們嘗試在解題的過程中一題多解,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數學問題,拓展知識面,發揮數學才能。
總而言之,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初中數學教師需要順應新課程改革發展的要求,創設生活化的學習情境,與學生建立互動型的師生關系。同時,教師還需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學生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馮捷.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的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0(5):108.
[2]歐陽洋.在新課程改革下對初中數學教學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3(8):64.
[3]儲永成.對新課改下的初中數學有效教學的初步探析和思考[J].黑龍江教育(綜合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