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玉花
摘 要:在新課改的推廣下,各個教育單位開始重視小學大班額學生的教育問題,積極采取各項措施優化大班額學生的學習能力。就小學大班額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作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大班額;數學計算能力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我國社會經濟在全球經濟的推動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為了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就必須大力發展教育事業,促進教育的健康發展。隨著新課改的推出和普及,教育部門更加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現在要求在職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為主”的教育原則,切實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和實際學習能力,創新學科課堂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大班額通常是指在城市化發展的過程中,農村人口不斷涌入城區,導致城區的教育資源日益緊張,在優質教育資源需求日益增長的情況下,教育資源的供給已經難以負荷,城市學校承受的教育壓力越來越大,從而出現每個班級的人數急速劇增,超出了額定人數。為了有效提升大班額學生的數學能力,就必須重視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優化教學方式。
一、小學大班額學生數學計算能力培養的現狀
(一)教師方面
在小學數學中,計算能力是一項較為基礎的數學技能。在日常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時常只重視學生其他數學能力的培養,對學生基礎性數學技能的培養有所忽視。認為學生計算出現錯誤是粗心大意造成的,只需要在計算時稍加注意就可以避免,不需要專門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這種教學觀念導致學生的計算能力長期處于低迷的狀態,無法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只有摒棄傳統的教學思維,審視自身的教學方式,在實踐的課堂教學活動中不斷優化自身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能力,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1]。
(二)學生方面
在小學階段,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對于學習的自控力較差,往往不會對數學知識進行系統學習和鞏固,這就導致他們會無法理解錯題產生的原因。同時,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較弱,在計算數學問題的過程中,由于思維不夠縝密,很容易陷入數學應用中的“陷阱”,往往只看到數學問題的表面,而無法看見數學問題的
內在[2]。
二、培養小學大班額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有效對策
(一)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
在義務教育階段,不論是初中還是小學,興趣的培養都是尤為重要的,興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望,更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主動去學習、去探索、去思考。由此可見,數學的教學,其第一步就必須建立在如何培養學生對數學計算的學習興趣上,讓學生樂于數學、樂于計算,自發地對數學知識進行學習、進行計算,這樣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才能得以提升。因此,在日常的數學計算訓練過程中,數學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采用簡便運算、口算等技巧來快速計算出數學題的答案,同時確保計算結果的準確。例如,在每天的數學教學活動中增加一些口算練習題,同時優化練習題的形式,使訓練的形式多樣化。此外,在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還需要注重引用數學小故事來營造數學課堂教學的氛圍,如列舉華羅庚演算數學題的故事,華羅庚誤將答案當成棉花的價格,導致客人將其草稿紙帶走后,又追買回來[3]。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有些學生的習題出現錯誤是由計算能力薄弱導致的,但是有些數學題的錯誤則是由學生粗心大意導致的。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必須嚴格要求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認真聽講,對問題主動思考,認真完成課內課后的作業,同時對數學學習做到優先復習,其次練習。此外,在數學題的練習過程中,數學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數學題目進行仔細推敲,不要急于計算答案,要養成仔細審題、算后檢查、有錯必改的良好數學計算習慣。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大班額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必須重視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積極創新課堂教學的方式,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去學習數學。有效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培養學生數學計算的學習習慣,讓學生養成先審題后計算再檢查的計算習慣,從而促進其數學能力的提升,進一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咸禎.芻議小學數學計算教學價值取向與學生計算能力培養[J].天津教育,2020(2):73-74.
[2]凌璐予,徐丹紅.直面核心知識 關注理法相融:小學數學運算能力培養例談[J].教學月刊小學版(數學),2020(3):113-114.
[3]邱琴.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與提高[J].國際教育論壇,2020,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