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曉莉
摘 要:當前,隨著教育體制的進一步改革與調整,音樂教學的地位有了顯著提升。而節奏訓練則是學生進行音樂學習的基礎?;诖?,首先簡要分析節奏訓練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價值;隨后分析了現階段節奏訓練存在的問題;最后,對加強節奏訓練應采取的有效措施進行分析。
關鍵詞:節奏訓練;初中音樂課堂;應用分析
一、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節奏訓練的應用價值分析
(一)有助于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將節奏訓練應用于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可以使初中音樂教學的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在實際的音樂課堂教學中,一些學生可能在傾聽音樂的過程中便可以哼唱出曲調,甚至唱出歌曲;還有部分學生可能是教幾遍也無法熟練掌握音樂節奏,這是學生個體間的節奏感知差異。如果學生具有良好的節奏感,則會使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高。因此,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節奏感訓練,使學生可以利用節奏去掌握音樂,進而使學生的音樂學習效率得到提高。
(二)有助于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
作為藝術的基本表現方式之一,在初中階段開展相關音樂教育活動,不僅要求學生對音樂知識與技巧進行掌握,還要求對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培養,而這也是新教育改革的目標與要求。在音樂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節奏訓練,可以使學生對音樂構成進行深入了解,并體會到音樂中蘊含的情感,進而對音樂的背景故事進行了解,從而使學生的音樂感知與審美能力得到提升。
二、現階段節奏訓練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應用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缺乏音樂學習的興趣
初中階段的學生,其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但創造能力與審美能力有所欠缺,且具有逆反心理,并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會對枯燥、乏味的教學形式產生排斥的心理,缺少學習的興趣,進而會放棄對知識的學習。因此,教師采用的教學形式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如果教師的教學方式不符合學生的特征,或教學方式過于單一、陳舊,則無法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有效調動,進而使初中音樂教學質量下降。
(二)教師的教學方式存在問題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化與創新,教師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地改進與調整。與此同時,教師的教學方式出現了明顯的兩極分化:一種是受“體驗教學”的影響和作用,使音樂教學的節奏訓練陷入誤區,看似內容充實的課堂教學,學生也踴躍參與其中,但過于表面化,使音樂課堂教學顯得極為“臃腫”,節奏訓練并沒有落到實處,使學生無法真正掌握節奏訓練的特征與要點。另一種則是,教師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較深,只遵循自己的思想與理念向學生灌輸音樂知識,不考慮學生的特點與實際情況,也不聽取學生的意見與想法,節奏訓練的教學融入過于牽強,沒有對音樂節奏的情感進行外化處理。雖然當前已有部分教師對節奏訓練的重要性有了充分認識,但因教師受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導致無法進行教學理念與方式的突破,不敢進行創新,導致節奏訓練達不到預期的理想教學效果。
三、加強初中音樂教學中的節奏訓練應采取的有效措施
(一)改進音樂教學理念與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需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其在整體的教學過程中,長期保持對學習的興趣與熱情。但前提是,教師突破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勇于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并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進行教學活動,才有可能獲得預期的教學效果。音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利用游戲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調動與激發。
(二)利用不同的音樂風格進行節奏訓練
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以教材為基礎,特別是音樂這種教學內容豐富、類型較多的學科,更需要以教材內容為依托。音樂由節奏開展,這表明節奏的訓練內容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節奏訓練應結合教材中不同類型的音樂,才可以顯示出節奏訓練的實際教學意義,促進音樂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高。在初中音樂教材中,音樂作品的類型極為豐富,如戲曲、民歌、童謠、古典樂等。而通過節奏,可以使學生對各種類型音樂的不同風格進行充分感受;節奏可以對音樂的情感進行有效表達,如喜悅、樂觀的音樂,其節奏是歡快與跳躍的,而悲傷、抒情的音樂,其節奏會較為沉重與緩慢。
綜上所述,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是極為重要的內容,它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技巧與理論水平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節奏訓練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可以使初中音樂教學質量得到提升,還有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并有利于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