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娟
關鍵詞:《水滸傳》;武松;初中語文;人物形象
實踐調查證明,若要問最喜歡的水滸人物是誰,絕大多數男女老少都會說出武松這個名字。且對人物形象具有分析能力也是學生所必須具備的。基于此,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不妨從“武松”這一人物出發,讓學生感受到課堂活動的精彩之處,從而引導學生學習如何對人物形象進行分析,提高學生閱讀名著的能力,優化學生的語文水平。下面,本人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對《水滸傳》中武松的人物形象做如下幾方面分析:
一、從“醉打蔣門神”分析
了解一個故事發生的前因后果是分析人物形象的關鍵。因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初中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分析人物形象的過程中一定要幫助其了解背景因素,點燃學生的閱讀熱情,從而使學生對武松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夠順利展開。
就“醉打蔣門神”這段故事而言,首先,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簡單介紹故事發生的背景,使學生了解到這是因為武松發現嫂嫂潘金蓮與西門慶通奸,為了給哥哥報仇,將二者殺死,并向衙門自首,被發配到孟州后認識了金眼彪施恩。施恩了解到武松是打虎英雄,想請他幫忙奪回被蔣門神霸占的快活林。于是便有了“醉打蔣門神”的故事。然后,教師可給予學生自主閱讀的時間,畫出描寫武松神態的句子。之后,教師可著重從描寫武松喝酒的狀態,以及進入快活林之后的表現,幫助學生了解到武松豪情壯志、酒中豪杰的人物形象。最后,可向學生拓展關于武松的更多故事,繼續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交流對武松這一形象的感悟。這樣從背景因素出發,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充滿興趣的學生展開對武松人物形象的分析,有效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從“大鬧飛云浦”分析
就“醉打蔣門神”這段故事以后,蔣門神將快活林還給了舊主施恩,施恩便對武松產生了更深的敬佩,一起吃酒,但此時蔣門神并沒有罷休,買通了官府,合謀將武松打入囚牢。施恩念武松恩情,上下打點,最后武松被脊杖二十刺配恩州牢城,于是就有了“施恩三入死囚牢,武松大鬧飛云浦”的故事。
在引導學生閱讀“大鬧飛云浦”這部分內容時,首先,教師可引導學生回憶在這之前發生了什么,從而調動學生的記憶儲備,加深學生對武松的印象,讓學生根據章節題目以及上一回對武松人物形象的分析,猜測武松將會在這一回中做一些什么事情。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從語言描寫中分析武松的人物形象,由此使學生了解到武松疾惡如仇、光明磊落的特點,也讓學生認識到了武松因爭強好勝得到的悲慘下場,給學生強調了哲學中的適度原則。最后,我引導學生歸納了閱讀內容,幫助學生整理了學習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這樣,我通過在“大鬧飛云浦”中引導學生分析武松的人物形象,從故事本身調動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學生充分理解了所學內容,有效促進了學生閱讀水平的發展。
三、從“獨臂擒方臘”分析
“獨臂擒方臘”是梁山好漢被朝廷招安后的故事。正是由于招安,導致很多讀者不再愿意將《水滸傳》這本書讀下去。那么在招安以后發生了什么呢?武松又有什么經歷呢?基于此,教師可采取設置疑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展開對武松人物形象的分析。
由于“獨臂擒方臘”在原著《水滸傳》中并沒有提到,但是在電視劇版的《水滸傳》中武松與方臘的打斗場面卻十分精彩。基于此,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對武松這一人物形象進行更為透徹的分析。
在初始教學階段,教師可先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歌曲《兄弟無數》的視頻,刺激學生的視聽體驗,激發學生觀看后續視頻的欲望。然后,我引導學生回顧對武松人物性格特征的了解,進而播放“武松獨臂擒方臘”的視頻,學生十分投入地觀看。之后,我和學生共同對武松的人物形象進行再分析,使學生充分體會到了武松俠義之心濃厚、重情重義的特點。最后,我給予了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交流了閱讀《水滸傳》的感受。這樣,我通過直觀情境的表現方式引導學生對人物形象進行分析,加深了學生對《水滸傳》這本書的閱讀興趣,也加深了學生對武松的喜愛,充分鍛煉了學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總而言之,武松具有俠肝義膽、爭強好勝、豪情壯志、酒中豪杰、疾惡如仇、光明磊落、重情重義的性格特點。但是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應引導學生從閱讀中去深入分析,從而培養學生的高貴品質,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李佳軒.《水滸傳》中武松人物形象分析[J].美與時代(下),2019(2):122-124.
[2]馬應軍.悲情英雄武松的人物形象分析[J].西部皮革,2016,38(4):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