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艷華
有人曾經這樣說過:“五天的學校教育,加上兩天的家庭教育,其結果等于零。”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結果。但如果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能有機結合,不能在教育目標上、內容上、要求上、方法上達到統一,那么,這個結果就會是一個無奈的現實。怎樣才能實現教育上的加法——使五天的學校教育加上兩天的家庭教育等于七或大于七呢?作為新任校長,這個問題引起了我深深地思考,也在無形中推動著我對家校教育工作的不斷探索。
【案例】
我校地處偏遠農村,家長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加之越來越多的學生家長陸續外出打工,留守兒童日益增多。農村學生家庭教育問題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2020年3月8日,我校抓住“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這個教育契機,組織各班召開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主題家長會。家長會結束后,我看到一年一班教室門口圍著幾個上了年紀的家長,班主任王老師正抓緊機會向他們反映學生的在校情況。事后我了解道:本次到會的家長有近三分之一是學生的爺爺奶奶、姥爺姥姥。這些學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請自己家里的老人代為照看。據老師們反應:在班級留守兒童身上存在很多問題。多數孩子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學習成績較差、愛說謊、自私、任性、愛打架罵人。還有的孩子不愛說話,性格孤僻。老師經常通過家訪、電話訪與留守兒童的監護人溝通,可是他們畢竟上了年紀,精力不足,且大多是文盲,只能在孩子的吃穿方面加以照顧。無奈之時,老師只得給遠在他鄉的學生父母打電話,但“遠水解不了近渴”,仍達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為了給每一個孩子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我校積極辦好家長學校,定期開展家訪、家長會、教學開放周等活動,開展形式多樣、行之有效的家長學校特色活動,建立了信任與合作的家校關系,逐步提高了家教水平,促進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2020年9月5日,全校學生家長齊聚一堂,前來觀看“魅力迷彩 愛在軍訓”會操表演。學生身著整齊的迷彩服,以優異的訓練成績向老師和家長們做了匯報。接著,我校邀請家長參加創建文明校園啟動儀式。家長和全體師生集體簽名,承諾雅言雅行,一路同行。
我校成立了家長委員會,定期召開家長委員會會議。向家長發放調查問卷和征求意見表,廣泛向家長征求意見,為家長搭建參與民主管理的平臺。問卷中反饋著家長對我校工作的滿意和期望,讓我們感到無比欣慰,也獲得了巨大的力量。當提到我校將帶全體學生走出鄉村開展研學旅行的計劃時,家長們當場表態,一致舉手通過。在家長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下,愉快的研學旅行活動圓滿成功。
【反思】
家庭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終身學校。只有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有機結合,采用正確的教育方法,形成良好的教育環境,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教師和家長在教育孩子問題上目標是一致的,應該建立彼此信任、相互支持的平等關系,只有平等才有利于溝通。學校要真誠地幫助學生家長轉變教育觀念,使家長的教育修養水平得到提高。指導家長做到既“肯教”,又“會教”。引導家長遵循養育兼顧、育重于養、情理結合、寓理于情,科學地選擇教育方法,潛移默化地影響教育學生,使之與學校教育緊密配合。只有在教師和家長之間架設起一座真誠溝通的橋梁,才能齊心協力教育好孩子。
今后,我校還要深入分析學生現狀,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更加細致周密地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一、加強家訪工作力度
深入學生家庭,交流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虛心聽取家長的意見,填寫好家校聯系單。家訪前考慮周到,做好準備,做到心中有數,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讓家訪真正達到實效。
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1.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在一至九年級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間周一課時。重點根據農村學生的具體實際選擇相應內容,以多樣化的授課形式對學生進行引導、教育,邀請家長參加活動課,共同促進學生健康活潑成長。
2.創新開展多彩活動。定期舉行講座、討論、演講、比賽等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吸引家長更多地參與到學校活動中,營造民主、平等、自信、競爭的氛圍,讓孩子和家長在喜聞樂見的活動中增強心理健康意識。
3.關愛弱勢學生群體。對于特殊學生、留守兒童和貧困學生,教師在學習上要多督促鼓勵,在生活上要多關心照顧。平時經常與學生談心,多與家長交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集體活動,團結同學,熱愛集體,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和同學愛的溫暖。
三、實行領導分工負責
各位領導分別負責每一個年級,集體輔導與個別教育相結合,與家長建立更密切的聯系,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教師和家長要齊心協力,耐心教導,力求學生的長遠發展。只有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步調一致,形成家校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