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瓊
摘 要:概念教學對于數學教學來說至關重要,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首先要樹立起數學概念的意識,數學概念教學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數學課程教學的質量。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數學概念教學,能夠幫助學生記憶零散的概念,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數學;概念教學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推進,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下學生的學習需求。數學學習需要學生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學習,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概念,讓原本零散的知識點更加條理化,從而形成屬于學生自己的知識框架。
一、利用實例導入概念
概念作為一種理性的表達,是對生活現象的一種高度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初中生在抽象思維能力上的欠缺,導致其在面對抽象概念時,常常無所適從,只會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學習。因此,在對學生進行概念的教授時,教師要帶領學生理解概念的意思,了解概念的形成過程,用理解的方式來記憶概念,可以引入思維導圖,讓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帶領下明晰思路,明確學習的方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概念,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以提高其理解能力。比如,在進行“三角形的概念”教學時,老師在課前準備好三角形的實物,并且在課堂中向學生展示出來,讓學生自己在草稿紙上繪制出三角形的形狀,以提升學生對概念學習的積極性。用這種方式進行教學,既能夠減輕老師的教學負擔,又能夠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
二、揭示概念的本質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向學生展現概念的形成過程,數學概念大多來自生活實踐的總結,因此,概念來源于生活,學生清楚了概念的來源之后,可以加深對概念的理解,概念的形成包括了解、分析、掌握、總結,老師如果忽略這一過程的教學,將在無形中提高學生學習的難度。比如,在教學“面積概念”這一單元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先了解面積的產生原因,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利用思維導圖,帶入生活中的例子,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其學習水平、理解能力、認知水平等,適當擴充教學內容,幫助學生積累所學知識,提高思維能力。
三、加強實際應用
概念的形成從特殊到一般,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學習的方式是不同的,老師要結合學生記憶的特征深入講解和引導。在特殊階段,學生學習起來會比較難,對于概念的理解也流于表面,所以,不能很好地把握概念的核心,而在概念學習的一般階段,則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因此,老師在這一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通過引入實際問題來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加強實際應用的能力,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結合已有經驗,開展更為有效的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意識,培養較高的獨立學習水平。老師要依據學生的基本學情,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借由學生熟悉的事物來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并且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發現新的問題,進而產生新的認知,讓學生學會利用數學概念來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創造能力。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概念教學能夠讓學生完成完整的概念學習,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更好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四、明確教學目標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老師按照教材順序進行教學,知識點之間的連接性不強,在缺乏較強整合能力的情況下,部分學生無法很好地將知識點整合起來,導致學生的知識點學習比較零散,沒有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記憶也容易混亂。利用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老師的教學意圖,明確學習的方向,構建起完善的知識框架,依據思維導圖做好學習反思工作,優化學習策略,提高英語水平。同時,老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開展個性化的教學。比如,在教學“圓”這一章節時,學生可以先自行學習相關知識點,依據預習成果完成思維導圖的繪制,依據思維導圖明確學習內容,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對所學知識點進行大致了解,準確抓住重難點知識,為之后的課堂學習打下基礎。
五、結語
在利用思維導圖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探索概念的本質,加深學生對概念的掌握程度,并且為學生制訂好學習的目標,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提高其獨立學習的水平,培養學生較高的綜合素養。另外,使用思維導圖開展初中數學概念教學,能在提升學生數學成績的同時,讓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以充分發揮出思維導圖的輔助教學作用。
參考文獻:
楊凌.概念圖、思維導圖的結合對教與學的輔助性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6(6):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