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林
摘 要:班級管理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管理形式,而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在良好的班風建設中起到主導作用。特別是初中生正處于性格和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班主任的正確引導將會對學生未來發展起到決定性的影響。因此,一名優秀的初中班主任不僅要有崇高的品質,還要用教育智慧精準有效地提升班級管理質量,使每位學生在健康、和諧、向上的班集體中得到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工作原則
一、堅持“管”和“理”的統一
班級管理是“管”和“理”的統一。“管”重在推動學生的常規習慣養成教育,班主任通過組建強硬的班干部隊伍,制定精細的班級管理制度,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做具體規劃,然后公平公正地去執行,使學生嚴于律己,養成良好習慣,從而形成良好的班風。“理”重在引導,班主任可以通過“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方式教育學生,也可以利用各種感化技巧引導學生,使學生自覺維護班集體利益,增強班級凝聚力。在管理中,“管”和“理”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但很多班主任重視了“管”,而忽視了“理”的作用,其實針對后進學生,“理”比“管”更有效。
二、堅持表揚與批評的統一
表揚和批評是班主任在教育過程中最常用的兩種方法,也是一門承載班主任智慧的藝術。在傳統教育中本著“恨鐵不成鋼”良苦用心的老師更多使用了批評,好讓學生引以為戒,按照老師規劃的前景努力奮斗,但過度使用會壓制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拿破侖曾說過:“領袖就是一個販賣希望的商人。”而班主任更應該是“給學生販賣希望的商人”。只要給學生設計適當的目標,并指導學生朝著目標努力前行,班主任在教育過程中找準時機恰當地表揚、鼓勵,學生會更加拼搏奮斗,但表揚也不能用得太多、太過,如果太多、太過,則會降低表揚的效力;批評也不能沒有,適當的批評既可以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也可以提升表揚的效果。因此,班主任要用智慧使用好這把雙刃劍,發揚學生的優點,改正學生的缺點。
三、堅持德育和教學的統一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老師都急功近利,采用各種方式努力提高學生的成績,而忽視了學生思想品德和情感的教育。這種重教學輕德育的方式只能在短時間內提高成績,但會影響學生的長遠發展。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德育為先。道德品質和行為永遠比學習知識更重要,培養學生要從情感開始,而不是從知識開始。因為只有學生道德品質高尚,內心情感豐富了,他們的學習成績才會提升。如果只重教學而忽視道德品質和情感培育,教育效果只會事倍功半。因此,立德樹人既有利于提高教學成績,又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在很多學科的教學中都有德育的成分,但也不能過分重視德育,把每節課都上成思想品德課,這樣會影響教學效果。老師要做到以德育為首,教學為主,全面提升學生發展。
四、堅持常規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統一
初中生正處于叛逆期,如果沒有健康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校教育將處于艱難的境地。所以,班主任從學生入學之時便要重視學生的常規教育,使學生建立遵守規范的意識,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但在嚴格的規范教育中學生會因老師教育方法的單一陳舊而產生厭煩,從而滋生叛逆心理。所以,我們要做一個創新型的班主任,及時追蹤學生的思想動態,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方法,以便更有效地管理學生。但創新教育必須是尋找更有效的教育方法,而不是追求新奇,也不能丟下常規教育,使教育失去“主干”,只留“枝葉”。
五、堅持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統一
邊遠的農村家庭大都把教育看成是學校的職責,好多家長只供孩子生活,隨其自由成長,不管其教育,只盼孩子入學,把孩子的教育全盤推給老師。但學生的很多思想與行為習慣都來自家庭。因此,農村班主任不僅要做好學校教育,還要指導家庭教育,班主任要加強家訪活動,及時和家長溝通,了解學生家庭生活,有的放矢地做好孩子的思想教育。老師和家長有共同的目標,都希望培育好孩子。只要老師能經常鼓勵家長、指導家長,他們也會重視家庭教育的。一位優秀的班主任曾說過:“家長與學校配合得越好,教育就會越成功。”只要家長和老師共同協作,將會發揮出十倍、百倍的力量。
總之,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必須發揮自己的智慧,靈活運用教育方法,打造良好的班集體,從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出最佳環境。
參考文獻:
[1]李雪.初中班主任的困惑與破解[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
[2]趙萍,袁雪梅.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藝術[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34):72-73.
[3]高云.新時期初中班主任素質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