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美華
摘 要:小升初數學銜接教育是個困擾教師、家長和學生的問題。站在初中數學教師的角度給小學高年級家長一些中肯的建議:狠抓聽課習慣,一定要做到專注;強化計算能力,做到既準又快;注重孩子的思維方式培養,善用理解創造性思維解決問題。
關鍵詞:小升初;數學;銜接教育;家長;建議
在教育部頒發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寫道:“基本建成高校、中小學各學段上下貫通、有機銜接、相互協調、科學合理的課程教材體系;基本確立教育教學主要環節相互配套、協調一致的人才培養體制;基本形成多方參與、齊心協力、互相配合的育人工作格局。”它的提出,為不同學段教育斷層的現象指明了方向。
不知多少次跟初一家長交流時,大多認為孩子的成績下降明顯。家長不了解小學和初中的差異:一是兩個學段的難度不一樣,初中的知識點多,課容量大;二是初中科目多時間緊,讓學生反復的機會少。本文將從小學高年級家長的角度就如何引導孩子盡早適應初中數學的學習狀態給出幾點建議。
一、狠抓聽課習慣,一定要做到專注
聽課環節是孩子整個學習環節的重中之重。只有高效聽課,才能保證孩子的作業質量以及良好的成績。或許有家長會質疑這是老師的事,事實上光靠老師是不夠的,老師肯定會關注課堂上不認真聽課的學生,但是還有些學生表面功夫了得,人坐在教室思想不知飛哪兒去了。雖然家長在學校期間沒有辦法盯著孩子,但是孩子的作業質量能夠反饋孩子的聽課效率,如果作業質量很差,那孩子的聽課效率家長不就清楚了嗎。這時無論家長的水平有多高,都不要立馬去幫助孩子解決錯題,為什么呢?如果孩子天天如此,家長早晚被累倒,現在題目簡單家長還能教,題目難了教不了怎么辦?所以家長一定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首先要問清原因。孩子肯定會找各種理由,避重就輕,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自己說出主要原因:聽課不認真導致的。讓孩子自己回顧課本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此時家長可以根據情況適當給予幫助。這樣孩子就會體會到自學有點痛苦,還是認真聽老師講比較明智。對于低年級就沒養成好好聽課的學生來說,要想扭轉肯定要下大力氣,如果現在不扭轉,到初中幾乎不可能,一沒時間,二孩子大了不會再理會家長。希望家長要下定決心,堅持不懈,直到孩子養成專心聽講的習慣。當然孩子學習過程中還有很多環節需要家長幫助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希望家長能從抓聽課這個環節有所領悟:家長一定要找到問題的根源,幫助孩子徹底解決問題。
二、強化計算能力,做到既準又快
計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能力,它影響著所有理科成績。中考卷里的壓軸題對計算的要求很高,數據很難算,就算會做,算不對沒用。因為題目要求就是直接寫出結果。如何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呢?
或許家長還認為孩子計算出錯是因為粗心,其實不然,筆者認為主要有四個原因:一是沒有掌握算理就瞎做,再簡單的知識都要讓孩子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二是不能運用運算技巧,算的步驟繁不說,還算不對。要善用運算律、湊整法等運算技巧進行簡便運算,提高計算速度和準確率。三不能做到計算規范,總喜歡瞎跳步驟,甚至該列豎式的時候偷懶,自不量力。四沒有檢查的習慣,百密一疏,一定要好好檢查。根據以上四點,幫助孩子找到計算方面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訓練,不要貪多,天天堅持訓練,以準確率為主要目標,在此基礎上再求速度。
三、注重孩子的思維方式培養,善用理解創造性思維解決問題
具備較強的運算能力是取得數學好成績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如果小學的好成績是憑借記憶型思維取得,那到了初中成績很可能就掉隊,所以從小學高年級開始一定要鼓勵孩子從記憶型思維向理解創造性思維轉變。小學要不要學奧數或思維提優課?筆者認為很有必要學,學習奧數不僅鍛煉孩子的思維,對孩子來說還有更大的意義,在于培養孩子鉆研挑戰難題的精神。中考能夠取得好成績有三大要點:一仔細,不要失誤;二做題的速度快;三能否做對難題。認真努力的好習慣決定學習成就下限,鉆研挑戰的精神決定著學習成就的上限。學習奧數能培養孩子的鉆研挑戰精神,也能培養孩子學習的思維。但是如果孩子成績沒有達到優秀不建議學奧數,應該從日常作業中的思考題開始做。如果孩子數學還可以建議上網絡錄播課,能調控上課進程,孩子可以根據課程的難度和自身理解掌握情況調節進程。
家長一定要督促孩子端正學習態度。學會獨立思考,并在經驗總結和日常反思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進而為更高年級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王亞蓉.未雨綢繆,促進學生幸福成長:小升初銜接工作初探[J].中國教育學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