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煒
摘 要: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小學音樂歌唱教學逐漸重視音樂教育新體系應用的重要性。同時,為了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音樂素養,教師在開展音樂唱歌教學期間,應充分發揮教育新體系的優勢來對唱歌教學進行不斷的優化與創新,以此來有效激發學生的音樂潛能,進而引導學生構建出良好的音樂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養,實現對學生的全面培養。
關鍵詞:音樂教育新體系;小學音樂歌唱教學;實踐;探究
在整個小學教育教學體系中,音樂這一科學是能夠有效培養學生藝術水平的重要課程之一。為此,教師需要在全面了解音樂教育新體系作用以及內涵的基礎上,給予學生主體地位高度的重視與關注,從而實現音樂教育新體系全面落實在實際的音樂唱歌教學中的目標,進而有效增強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掌握程度,并為實現學生綜合素養水平提升構建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
一、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培養音樂歌唱興趣
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背景下,要想將音樂教育新體系全面落實在實際的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給予學生主體地位高度的重視與一定的尊重,從而確保在實際的音樂唱歌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明確掌握音樂教育新體系內涵以及教學重點的基礎上,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為學生創設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以此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引導學生感知相關歌曲蘊含的思想與情感,以此更加深入地理解歌曲內涵,進而感受音樂唱歌的樂趣與魅力。在具體的音樂唱歌教學中,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水平,教師不僅僅需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還應給予學生個體之間差異性高度的重視,以此集合各個階層學生的不同需求來全面解讀歌曲的內容與情感。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增強音樂唱歌教學過程的趣味性,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通過播放與歌曲相關的圖片、視頻與音頻等內容,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以此有效引導學生真正地融入唱歌教學。以湘教版一年級下冊《小雨沙沙沙》這一課時為例,在正式開展音樂唱歌教學前,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播放春天下雨時的相關視頻與音頻,以此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與此同時,教師應引領學生閱讀《小雨沙沙沙》這一歌曲內容,并引導學生在腦海中創設相應的情境。在學生對歌曲內容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以及歌曲內容,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使歌曲更加生動形象地體現在具體的唱歌教學中。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小雨沙沙沙》歌曲內容的理解,教師應在掌握學生認知水平的基礎上設置一系列的問題,以此調動學生自主思考、探究、分析的積極性,進而在有效提高音樂歌唱教學效率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構建良好、和諧的同學關系以及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二、巧用律動教學法,激活音樂歌唱思維
在音樂教育新體系在唱歌教學中逐漸得到更深層次應用的背景下,律動教學法是其中能夠有效優化小學音樂唱歌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說,律動教學法的應用對提高音樂歌唱教學效率與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小動物唱歌》這一歌曲教學內容為例,在開展歌唱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聆聽、理解這一歌曲的內容,教師應在音樂教育新體系作用下充分發揮律動教學法的優勢。在學生聆聽歌曲節奏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積極鼓勵學生做一系列的揮手、轉圈、拍手等動作,以此有效感受歌曲內容節奏中蘊含的律動,進而為順利開展歌唱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為了進一步幫助學生感受歌曲的節奏,教師需要以身作則,通過表演一系列簡單的身體動作,為學生參與律動教學提供良好的學習模板。同時,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歌唱思維,教師還應在學生律動期間鼓勵學生邊唱歌邊進行身體動作,使小學生的歌唱思維得到充分的調動。另外,相較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音樂教育新體系中的律動教學法能夠有效引導學生開展深層次的歌唱實踐教育活動。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實現對小學生的全面培養與發展,在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給予音樂教育新體系應用高度的重視與關注,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開展分層教學以及歌唱教學實踐活動,以此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以及音樂水平。在此基礎上,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通過增強教學內容的趣味性與生動性,來提高學生的歌唱興趣,從而為教師實現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進而充分發揮音樂教育新體系在音樂歌唱教學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褚一蓉.音樂教育新體系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新課程,2021(19):163.
[2]黃凱妮.音樂教育新體系在小學音樂歌唱教學中的實踐[J].當代家庭教育,2019(11):146.
[3]劉竹軍.音樂教育新體系在歌唱教學中的階段實踐與探究[J].甘肅教育,2019(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