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都成
摘 要:現在小學語文教學不再只注重課本知識的講解,也注重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在傳統語文教學中,朗讀能力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往往會被教師所忽視,但朗讀能力對學生以后的發展意義重大,因此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小學語文教學是學生接觸語文教學的開始,加強學生朗讀訓練有助于學生對文本內容所蘊含的深層次情感的進一步把握,同時還能間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趣味性,使學生融入課堂教學中。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朗讀訓練的重要性進行具體闡述,并總結一些措施有助于加強朗讀訓練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朗讀訓練;重要性
小學語文教學在社會快速發展下在不斷發生著改變,從原來教師向學生授業解惑到現在教師向學生指明方向,讓學生自己去不斷探索,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朗讀訓練,有助于學生在朗讀中更好地把握文章中主人公的情感脈絡,提高學生的情感感悟能力,同時提高閱讀能力,有助于其未來更好地自主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增加學生朗讀,使課堂教學富有感染力,使學生更容易沉浸在課堂中,完全發揮朗讀訓練對提高課堂效率的作用。
一、朗讀訓練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
(一)充分鍛煉小學生的語言能力
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開端,對其未來發展至關重要,其能力培養比對課本知識的掌握更加重要,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加強朗讀訓練可以充分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水平,一舉多得。小學是學生終身學習的開始,由于學生對很多事物都充滿好奇,因此這一時期在語文教學中加強朗讀訓練,有助于激發學生對朗讀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優勢,幫助小學生對這個世界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知,感受文中所流露的情感,提高其整體閱讀水平,為以后其自主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有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
在新課標改革下,小學語文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文本閱讀,且課本中所涉及的內容更加廣泛,不乏趣味性,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加強朗讀訓練旨在讓學生自主探索課本內容,通過朗讀讓學生對課本學習的內容更加熟練掌握,同時學生通過對課本內容的朗讀,能夠發現課本中蘊含的內容,在語文學習中產生興趣,有利于今后在其他方面更好地學習。學生只有遨游在知識的海洋,才能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及時查缺補漏,拓寬學生看待世界的視野。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朗讀訓練的相關舉措
(一)教師提高自身朗讀水平,為學生拓寬朗讀范圍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作為小學生前進路上的指路人,教師自身朗讀水平的高低對課堂教學效果會產生巨大影響,所以教師要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積極探索課本教學以外的內容,豐富自身的視野,從而實現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對課本內容的精確講解,同時讓學生對課本以外的內容進行朗讀,以此來拓展學生的朗讀視野,使其在拓寬自身視野范圍的同時鍛煉自己的朗讀
能力,并且拓展自身的朗讀視野,有助于其以后更好地
發展。
例如,教師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課堂給學生做朗讀課文示范時要帶入自己的情感,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使自身語氣與文章的整體氛圍相符合,才能增加學生對朗讀的認識。如在朗誦《背影》的時候,要加強對文中背影的感情投入,使學生能感受到作者對父親背影寄托的感情。
(二)創新傳統的朗讀方式,注重朗讀技巧的掌握
由于小學生處在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時期,所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難免注意力會分散,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一成不變,容易使學生產生疲倦感,不利于激發其對朗讀的興趣。所以作為小學生學習路上指路人的教師,應當注重對傳統語文課堂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且大多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往往只是給予示范,不注重對其深層次朗讀技巧的講解,讓學生不知其所以然,自身朗讀能力也無法得到很大的提高。
例如,在教學《小木偶的故事》一課時,要注重對朗讀文章預期的強調,給學生具體分析相關語氣的作用,并讓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課上課下不斷練習來熟練掌握這一朗讀方法,在朗讀時教師還應該強調學生朗讀發音的準確性,在鍛煉發音的同時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還能鍛煉普通話朗讀文章,對以后的發展大有益處。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朗讀訓練不是短時間能實現的,需要多方面長期的努力,教師在語文課堂講解中要多融入朗讀訓練并傳授相關的朗讀技巧,學生在課下也要多練習,對閱讀技巧反復實踐體會。同時教師也要注重自身閱讀能力的提升,創新課堂教學方式,設計一些適合學生的朗讀教學,最終實現朗讀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海娟.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加強朗讀訓練的研究[J].讀寫算,2020(36):179-180.
[2]楊利輝.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語言訓練[J].清風,2020(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