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偉彪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101-5640-8303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建筑行業也尋找到了相應的發展契機,各種新型高層建筑越來愈多,這也給我國的防火設計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難度系數,為了能夠保障居住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降低各種火災問題的發生率,相關設計人員需針對建筑的特點做好全面分區防火設計工作。本文圍繞當前建筑防火設計中分區存在的問題展開了探討,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建議。
關鍵詞:建筑? 防火設計? 防火分區? 問題? 建議
中圖分類號:TU8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1)03(c)-0107-03
Some Views about Fire Partition in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Design
FENG? Weibiao
(Beijing Dongcheng District Fire Rescue Detachment, Beijing ,100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social economy, construction industry also found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all kinds of new high-rise buildings more to the more, it also for fire protection design work in China increased a certain difficulty coefficient,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personal property safety of people in living,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various fire problem, related design personnel should b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ilding to do a good job of comprehensive partition fire protection design.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design are discussed, 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re proposed.
Key Words: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design; Fire partition; Problem; Advice
1? 當前建筑防火設計中分區存在的問題
1.1 防火設計規范不完善
根據實際情況來看,當前我國部分建筑工程設計單位在開展設計工作時,因缺乏相應的規范性,只考慮到了建筑的高度、類別、材料的耐火性能等方面,并未認識到分區設計的重要性,以至于在發生火災時,無法及時有效地發揮出隔絕作用,導致火情大范圍蔓延,給居住群眾的人身安全帶來巨大的威脅,所帶來的財產損失更是無法估量的。而且現階段一些民用建筑居住人員分布情況較為密集,裝修方式具有復雜性等特點,對于此類繁雜性建筑結構需采取相符的防火分區設計方案,若還是采用與簡單建筑結構同等的防火設計方案的話,所起到的效用并不明顯[1]。
1.2 防火方法與建筑空間功能要求存在矛盾
因各建筑在裝修情況、功能上有著較大的差異性,因此在防火分區及防火法上有較大的差異,設計人員在劃分區域時,需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及發展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防火分區方案。根據以往設計經驗來看,防火墻的運用也有著一定的講究,對于一些工藝流程具有連貫性特點的廠房建筑,其一般會對使用空間的整體功能性有一定的要求,若在該建筑內采用防火墻分區防火方案的話,可能無法起到有效的隔離作用,有些單位會退而求其次采用防火卷簾,但由于受到規格型號上的限制,防火簾無法滿足所有區域的防火需求,這也給設計單位帶來了相應的難度[2]。而且部分工廠建筑因受到生產所需的要求,需要有完整的空間,若設置防火墻的話,會直接打亂整個建筑結構,并呈現出多區域性特點,給工廠的生產帶來較大的不便,而且防火墻是直接設置在建筑物基礎上的,設計難度系數相對較高;防火卷簾本身重量較大,因此會對建筑結構的承載力有著一定的要求,若安裝設計不夠合理的話,可能會直接影響到建筑整體的穩定性;同時部分建筑會采用消防水幕進行防火分區,但是消防水幕區域性局限特點較為明顯,而且在開啟使用時會消耗大量的水資源,這也導致防火與空間功能產生了一定的矛盾問題。
1.3 防火分隔時間不明確
為了能夠有效降低火情的蔓延速度,最大程度避免其對居住群眾所帶來的影響,部分建筑會采用多種防火設計方案,所使用的分隔物類別上也有較大的差異,多數為防火墻、防火門、卷簾門、水幕等,此類分隔物在材質上有著本質的區別,因此對火情的耐受度也不盡相同,所展現出的阻隔火勢蔓延的極限時間也有差異。現階段所存在的問題是,防火分區設計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有效防止火勢蔓延,避免影響其他區域的功能性,而阻隔時間卻會由各防火結構的耐受程度所決定。但是在我國消防相關規定中,對防火墻以及卷簾的耐受時間有明確的要求,其應當不低于3h,而對于樓板等豎向隔絕物的耐受程度要求需不低于1.5h,設置在防火門上的門、窗的耐受程度應當符合甲級標準,一般為不得少于1.5h,但是在規范中存在“一定時間內”模糊性定義,該定義中并未明確告知實際耐受時間,在廣義上是要求設計單位需根據建筑實際情況來設定,這也是設計單位需考慮的問題[3]。
2? 防火分區劃分方案
2.1 水平防火分區劃分
水平防火分區主要指的是利用防火門、防火墻等相應的隔絕物在建筑的水平面上分隔出不同的區域空間,防火空間的大小應當結合建筑結構方案來定。在劃分水平隔絕區域時,應當根據該建筑整體的平面結構以及人流分布情況設置好相應的位置,若該建筑結構不適用防火墻的情況下,可采用防火卷簾以及防火水幕的方式,在此需注意的是,需保證兩者的耐受度能夠滿足相關消防要求[4]。
2.2 豎向防火分區劃分
豎向防火分區顧名思義就是在建筑的垂直方向,也就是所謂的樓層之間的樓板所分隔出的區域空間,其所起到的作用是為了避免層與層之間的火災蔓延,若未能做好相應的隔絕工作的話,可能會形成上下連通導致火災大范圍蔓延,給滅火工作的順利開展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在開展設計工作時,應當考慮到防火分區的整體面積,并在相應的位置上設置防火水幕、防火墻及卷簾,將其有效地分隔開,還應當在管道井中填入相應的不易燃燒物質進行封堵,以此來降低火勢通過管道井向各層間蔓延,將火情控制在同一層面,從豎向逐漸轉變為水平狀態[5]。
3? 建筑防火設計中有關防火分區設計建議
3.1 實施性能化的防火設計方案
防火性能化設計方案的設定主要是根據建筑的各項情況進行綜合性評測,并制定出科學合理的防火系統模式,以便于在發生突發性火情時,能夠將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最大程度的降低建筑結構中居住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因不同的建筑在結構、功能、裝修情況、人員分布、安全疏散通道、耐火性能、建筑材料等方面有著較大的區別,因此設計單位應當充分考慮多種因素,做好相應的防火分區工作,確保該區域的劃分能夠在阻擋火情蔓延上發揮出最大效用價值[6]。經過實踐證明,采用該方式制定的防火分區方法可能會與我國相關消防法對沖,而且當前在防火分區方面還缺乏相應的實踐技術指標,因此若想實現性能化防火分區設計,還應當以國家規范為基礎并圍繞現行的指令性規范展開,將性能化設計作為輔助規范,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當前防火分區設計中所存在的問題,保證其科學合理性。
3.2 建筑中庭的設計
現階段,隨著社會群眾的生活質量水平越來越高,對居住環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單單要求建筑物具有安全穩定性特點,對建筑的舒適性及美觀性愈發重視,因此為了滿足群眾的需求,部分建筑會采用中庭式設計,該方式能夠有效提升建筑的通透性,保證建筑物的采光效果[7]。針對該建筑結構,工作人員可將每一個層級作為防火區域劃分,若該層級的整體面積超過防火區域劃分空間的話,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合適的分隔手段,以此來起到有效的分隔作用。首先可將各房間與中庭的走廊分離開,在此可采用防火門、窗的方式,控制火勢蔓延;其次對于與中庭相同的過道口,可以設置相應的防火卷簾及防火門,并保證其耐受度應不得低于3h,為其它空間內人員的疏散以及滅火工作的開展提供相應的時間;同時回廊區域應當設置自動煙霧感應及報警裝置,在煙霧達到相應的濃度時能夠自動開啟噴水系統,并觸發警報,以便于排煙設備及防火門的迅速感應并及時作出控制操作;最后若中庭兩邊的間距大于6m時,可以將頂部玻璃去除,改為天井的方式,以此來保證煙霧能夠快速排除,同時在必要設置頂棚的情況下,可在四周預留出洞口,洞口的面積應當不小于天井的總面積,才能從根本上保證防火設計方案的可行性。
3.3 建筑內防火帶須符合規范要求
防火帶也稱之為防火區,主要是利用一些不易燃燒的物質將其有效劃分,以便于在發生燃燒情況時,該不可燃物質能夠起到有效的阻隔與切斷火勢的作用,以此來防止火情大范圍蔓延,該方式也可為滅火工作的開展爭取相應的時間,最大程度降低火勢所帶來的損失[8]。因機場、工廠、商場、電影院等建筑對空間結構的連續性有一定的要求,若單純采用防火分區法可能會直接影響到該建筑的性能,而防火帶的運用就可以有效解決此問題。在此需注意的是,在設計防火帶寬度時,應當考慮到所存放的物質的易燃性,若該物品難以燃燒,防火帶的寬度可在6m左右,但是若所存放的物品燃燒性較強的話,需適當的調整防火帶寬度,一般情況下需不得小于9m,防火帶的具體寬度可視建筑物內物品耐火情況來定。同時防火帶設計的合理性會直接影響到人員的疏散情況以及消防工作的開展,因此工作人員應當對此加強重視度,并運用科學手段全面考慮到多重因素展開可行性試驗,確保該方案能夠滿足建筑對防火的實際需求。
3.4 設計人員需嚴密設計防火分區
在建筑防火分區劃分主要是以建筑的水平及垂直為基礎,因此設計人員在開展設計工作時,應當將重點放置于樓板、防火墻等基本構件上,在不破壞建筑結構功能的原則上,可采用防火墻,并保證防火墻的完整性,避免因門窗孔洞影響其隔煙性,而且防火墻需與建筑的整體結構為一體,以此來提高防火墻的整體穩定性,避免因火勢較大出現倒塌問題。同時需控制好層間樓板的耐火性,在此可適當增加樓板鋼筋保護層的厚度,或者是在樓板表層涂刷適量的防火材料,從根本上提高樓板的耐受度。
4? 結語
綜上所述,不同的建筑在結構上有一定的區別,而且因受到性能上的局限,對空間有一定的要求,因此相關人員在開展設計工作時,應當充分考慮到該建筑的實際情況及發展需求,制定合理的防火分區方案,并與實際相結合采取靈活多變的方式進行設計,確保該防火分區計劃的相符性與可行性,以此來提高建筑區域的阻斷性及整體防火性,才能提高建筑的安全穩定性,為群眾的生活提供可靠保障。
參考文獻
[1] 張馨儀,王亞坤,欒婷婷,等.大型活動火災風險評估方法研究及應用——以北京某大型活動為例[J].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學報,2020,28(4):62-67.
[2] 王季鵬,王妍,周汝,等.“T”型地鐵換乘站多點火災工況下綜合火災危險性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20,16(1):151-157.
[3] 杜文華.特殊消防設計在城市商業綜合體室內步行街建筑消防設計中的運用——以蘭州鴻運金茂綜合體工程為例[J].城市住宅,2020,27(2):88-93.
[4]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學技術計劃項目“基于物聯網、大數據的建筑防火技術研究”研究進展[J].安全,2020,41(2):7-8.
[5] 吳奕潔,李彤,溫小軍.校園建筑防火與安全疏散問題研究——以江西理工主教學樓為例[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9(3):81.
[6] 張旭峰.高層教學建筑防火設計探究——淺析山西能源學院綜合教學樓防火設計[J].建材與裝飾,2019(19):77-78.
[7] 葉淇穎,袁富貴,區彥恒,等.基于BIM技術提高薄壁輕鋼裝配式建筑防火系統的安全性的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9(24):51-52.
[8] 吳文雯.對《建筑高度大于250m民用建筑防火設計加強性技術要求(試行)》的理解和思考[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21):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