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鑫
◆摘? 要:經典古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也是我國幾千年來優秀文明歷史的見證與發揚。在新時期面對著新的生活環境社會環境以及在地球村的發展背景下,我們更應該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同時也借助于針對優秀傳統文明的學習以提升學生的素養,進而使學生能夠基于文化的熏陶獲得綜合素質的進步。本文主要研究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經典古詩詞的教學策略,以期為少數民族的初中語文經典古詩詞誦讀教學提供指導。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經典古詩詞;誦讀;策略
在我國優秀文化傳承與發揚的過程中,古詩詞誦讀一直是重要的組成內容,古詩詞也一直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的經典。針對這一優秀傳統文化結晶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同樣也需要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誦讀就是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方法。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少數民族學生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經典古詩詞誦讀教學策略進行分析:
一、正課學習與課外練習相兼顧開展誦讀教學
我們在初中進行經典古詩詞誦讀教學的過程中,其課堂時間僅僅只有45分鐘,因此要想使學生獲得良好的誦讀效果,使學生能夠更有效的感知古詩詞誦讀的韻味激發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興趣,還必須充分借助于課外的各種資源。因此在進行初中經典古詩詞誦讀教學時必須堅持正課學習與課外練習相兼顧的原則,使兩者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相互補充,共同促進學生獲得良好的誦讀學習效果。例如在教材中單元末尾所設置的課外古詩詞誦讀環節,就是要求學生也能夠注重對課外時間的應用進行古詩詞誦讀學習。這也進一步顯示出在教學課程設置的過程中也注重引導教師讓學生通過正課學習與課外練習兼顧補充你達到誦讀教學的效果。 例如在統編版初中語文教材八年級下冊三單元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了《詩經》兩首,同時在該單元結束部分與課外古詩詞誦讀環節引導學生在課外能夠針對《詩經—式微》《詩經—子衿》等與《詩經》相關的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首先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對《關雎》進行學習之后,能夠使學生對于詩經的重章疊句、回還往復的語句表達效果有深入的了解能,能夠充分感受到這兩首詩歌中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而課外的練習中進一步引導學生針對相應的詩經內容進行學習,需要學生結合自己所了解的知識,能夠對詩經誦讀進行體驗,能夠在品讀與體會詩經的過程中進行不斷的誦讀練習。進而使課堂正課學習與課外練習達到雙管齊下,共同促進學生誦讀效果得到提升的目標。
二、啟發誘導開展誦讀教學
我們在引導學生進行經典古詩詞誦讀的過程中,要注重應用啟發誘導原則。在進行經典古詩詞誦讀教學時通過啟發誘導的原則,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相應古詩詞時更有效的進行思維的開拓,同時也能夠使學生針對古詩詞進行深入研究以充分感受到誦讀的魅力,而且很多古詩詞都具有情感美語言美等眾多美的資源可以挖掘,因此通過誘導原則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挖掘,體驗詩詞的美感,是有效提高學生對古詩詞誦讀學習興趣的重要基礎。因此我們在進行教學時要以啟發誘導為原則,在為學生進行教學指導時做到適可而止,以更有效的激發出學生的自主探索與研究動力。例如在教學生學習王維的《使之賽上》,在教學的過程中不直接將這首古詩詞的寫作方式以及詩人所表達的情感告知學生,而是引導學生通過自我誦讀在一遍一遍誦讀的過程中,從古詩中感受到詩人的情感,讓學生結合古詩詞所描寫的情況進行想象。為了進一步發揮誘導的效果,教師還可以借助于多媒體將邊關的情景或者相關的音樂提供給學生,也使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更好的幫助學生渲染該首古詩所表達的情感,以此引導學生在自我誦讀自我研究的過程中感受到邊塞的奇特壯麗風景,感受到詩人偉大的愛國精神,體現出經典古詩詞誦讀教學的意義和價值。
三、因材施教開展古詩詞誦讀教學
在初中語文古詩詞誦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性差異同時還要考慮到相應教學文本的特點結合不同的教學文本設計出合理的教學環節,以滿足相應內容的教學需要。通過對教學內容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設計,能夠更有效的提升相應內容的教學質量,使學生在相應環節學習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在經典古詩詞誦讀教學時更應該注重結合不同的古詩詞情況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感悟到不同古詩詞在誦讀過程中所展現出的特點,也才能夠體現出古詩詞誦讀的魅力,否則異口同聲的古詩詞誦讀并不能稱之為經典誦讀。例如在教學生學習《登幽州臺歌》這首古詩時,陳子昂的這首古詩雖然只有短短的22個漢字,但是所表現出的情感確實非常豐富,詩人在寫作的過程中借助于文字不僅抒發了自身孤獨、郁悶的情緒,同時也表現出了自身無限的感慨。因此結合這首詩的特點在引導學生進行誦讀時應注重語氣沉重語調低沉,語速緩慢,才能夠更有效的展現出詩詞所應體現出的情感。這首詩并不適合全班齊讀,但是如果能夠培育輕柔的音樂讓學生進行個人誦讀卻能夠起到良好的誦讀效果。因此我們在進行古詩詞誦讀教學的過程中應基于教學內容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以提高誦讀教學效果。
四、結語
通過誦讀能夠指導學生更有效的感悟到古詩詞的韻味,提高學生誦讀過程中的語感,使學生對于古詩詞誦讀擁有更濃厚的興趣,進而借助于明靜而借助于對古詩詞誦讀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理解鑒賞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寫作能力閱讀能力邏輯分析能力的得到全面進步提升。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古詩詞誦讀教學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對于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倩.新課標理念下統編本初中語文古詩詞教法新探——以七年級為例[J].品位經典,2019(11):89-93.
[2]黃耀紅.古詩詞教學的文字立場、文學場域與文化取向[J].中國教育學刊,2020(06):34-38.
[3]陳香蓮.運用“六步法”,有序推進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活動的實施[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07):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