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隨著人類社會的高速發展,設計不僅要達到實用的目的,還要滿足人們的心理訴求。用設計傳達故事是滿足消費者心理需求的方式之一。設計是理性的,依靠人類的理性思維創造美的事物。故事是感性的,是設計師情感化的表達。一件物品一旦賦予它故事性,它便有了生命和靈魂,成為牽動人情感的引線。
關鍵詞:設計;故事;情感
一、設計與故事的關聯
(一)設計的概念
設計是一種有目的的創作行為,是人類有計劃和目的的將概念轉變為人類需求的功能性物品的過程。設計的形式和分類廣泛。設計的分類按照不同的劃分方式會有所不同。最常見的分類包括按照設計的類型和應用領域劃分。雖然設計的類型和領域繁多,但是設計要符合人的邏輯。設計師所創造設計的一切事物都是為人類提供更好的生活,不僅要滿足生理需求,還需要達到心理滿足的目標。
(二)故事的含義
故事是通過敘述的方式傳達一個帶有寓意的事件或者陳述一件往事。將傾聽者帶入演講者設置的情節中,使聽者更有畫面感,融入情節,進入對方創造的情景,陳述者與傾聽者在共同感受故事情節的過程中,陳述者會將自己想傳達的觀點或者故事的寓意內涵貫穿整個故事。通過故事,傾聽者就能簡單理解對方傳達的觀念。故事的分類包括生活故事、寓言或是童話故事、歷史故事等,這些故事可以傳達設計者要表現的情感。
(三)用設計說故事的含義
用設計說故事,是將故事融合于設計中,以物的方式傳達設計師的思想。物是設計師的設計創作,是故事的承載者,也是設計師與顧客之間傳達思想情感,產生共鳴的紐帶。故事性需要通過物品的顏色、材質、氣味、造型等來實現,通過這些傳達設計者的情感,講述設計物的深層含義。
二、設計中故事的重要性
故事賦予設計以情感。唐納德·諾曼在《設計心理學》中提出,對于一件物品大腦通常會有三種運作層次:本能層次、行為層次、反思層次。本能層次就是我們對產品外觀的反應;行為層次就是在使用中的愉悅和效用;反思層次即自我形象、個人的滿足和記憶。所以用設計說故事就是設計的最高層次——反思層次。產品蘊含的故事性,就是我們的回憶,從而引發我們的情感。
(一)故事是靈感和創意的來源
故事是我們靈感和創意的來源,不論是自身歷經過的故事還是歷史故事、童話故事或是他人口述的故事都會激發我們的創作靈感,成為我們創意的源泉。
以娃哈哈的包裝設計為例,娃哈哈AD鈣奶在2017年換了一次包裝,慶祝成立30周年,每個瓶子包裝上都印有一個故事。有一個小男孩吹著風扇打游戲的畫面,不論是風扇還是電腦都是80年代的物品,具有極強的年代感,或是上學路上背著書包和不完整的磚墻等這都是一個年代的記憶。設計來源于生活,來源于人們經歷過的故事,是兒時的記憶帶給我們的靈感。同樣這個包裝又會帶給許多人回憶,設計師通過包裝上的故事讓顧客和產品在情感上達到共鳴。
深澤直人為無印良品設計的壁掛式CD player深受消費者喜愛,這個產品的設計靈感來源于深澤直人童年的回憶。小時候的電燈、電扇都是拉線的,這款CD player也采用了同樣拉線的設計,通過拉線打開播放器的同時,也讓人擁有了熟悉的回憶。
(二)故事是設計的靈魂
設計是理性的,是人有目的的意識活動創造出的實用物品。故事是設計師情感化的表達。一件物品一旦賦予它故事,它便有了靈魂。近年來江小白成為風靡全國的產品,其成功的背后不僅是口感,更多的是產品的故事性。每瓶江小白的瓶身包裝都有一段文字,使每瓶酒都有一段特別的故事。每個人在挑選酒的時候也是在選擇適合自己的文字和故事。每一段文字、每一段故事都是江小白包裝設計的靈魂。
(三)故事使設計具有個性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征,不同的行為習慣、興趣愛好、人生履歷,使我們的故事各有不同,我們對一個事物的看法認知是由我們的經歷產生的,因此我們對同一事物也會有不同的觀念。不同的設計能引起不同消費者的情感共鳴。
如何使一件產品具有個性,從而得到消費者的青睞,那就是賦予它獨特的故事性,從而讓這件產品的內涵與消費者的經歷所產生的情感相吻合。以文創產品為例,每一個文創產品都有獨特的故事性和文化性。文創是故事的承載者,每件設計品都在講述一個故事,這些故事使文創不再是沒有生命的物品,而是一種精神、一種文化、一段記憶的載體。設計師通過文創傳達自己的想法觀點或者理念,與人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或心情,因此文創便成為歷史文化的承載者,故事的講述者。
三、運用設計說故事的方式
(一)用設計說故事的媒介
設計師的想法需要通過現實的物品呈現出來。產品是連接設計師與消費者的橋梁。設計師與消費者的認知、審美以及情感相吻合的產品便是成功的產品。吻合度越高,產品所傳達的內涵越豐富。產品所包含的情感是設計師賦予的故事所傳達出來的。
(二)傳達
原研哉曾在《設計中的設計》一書中提出設計的任務是信息傳達,但信息傳達的目的并不是通過強烈的視覺沖擊來吸引人們的注意,而是要慢慢滲透到五官中,通過五官對心理產生刺激,從而傳達產品的內涵與情感。
色彩是傳遞情感,表達設計師思想最直觀的元素,它是設計必不可少的元素。色彩是對人們視覺的刺激,也是一種精神內涵的象征。色彩可以表達情感、思想、記憶、心情等。人們對于色彩有基本的印象,這源于生活的積累。每個故事的主題,都要選擇合適的顏色才能準確表達設計師的情感。
造型是設計的基礎,它是設計的骨骼。色彩、材質等是設計的血肉,只有有了骨骼架構,設計才有最基本的框架,才能在這個范圍里做出準確的設計概念。造型可以是三維的立體造型,就像產品設計、空間設計,也可以是二維平面設計,像包裝、服裝、漫畫。
產品所選擇的材質不同,所傳達的故事也就不同。像服裝設計,棉麻的材質給人樸素感、柔軟的紗質面料給人浪漫感、柔順的絲綢給人高貴感。
(三)用故事喚起回憶
人的一生每天都在經歷不同的事情,發生很多故事,對發生過的情節我們不會每天回憶。記憶中傷心、快樂、感動或是驚嚇的時刻,需要通過一些輔助性的東西喚起。
設計師通過作品講述個人或他人經歷的故事時,往往會從生活中細小的切入點著手,以情動人。設計師通過作品傳達自己的思想情感,使作品有更多的內涵,而不是冷冰冰的產品,這其中就包含了設計師的情感、記憶。而設計傳達故事的目的就是通過產品傳達設計師的理念,設計師把自己的或者歷史的、神話的故事附屬到物品上,消費者感受到設計師傳達的內涵,并產生情感共鳴,通過物喚起消費者的回憶和感受。設計師通過反思行為設計讓顧客理解物品的精神內涵。
四、用設計說故事的特點
(一)概括性和象征性
概括性是指根據事物的特點進行總結歸納,將復雜的事物簡單化、系統化。很多設計表現的故事都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并不是毫無遺漏的闡述一個故事,而是傳達一種感情,引發共鳴的情感或引人深思的情感。象征性是指以某種設計元素為表象, 通過聯想的方式與真正表達的故事相聯系。這需要人參與并思考, 由于能夠給人以思考的余地, 因此也加深了觀眾的理解和記憶。而設計師選擇的故事也是具有象征性的,他包含了特殊的含義,這個故事不但可以觸動別人的內心,更可以讓其他人感受到物品的內涵,作品就是語言,可以代替設計師講述這一經歷。
皮埃爾·德·顧拜旦設計的奧林匹克標志,極具概括性和象征性。五環代表了五大洲,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膚色的人都可以平等、公正的參加奧運會,五環環環相扣,傳達著五大洲各個民族、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人都可以團結、和諧相處。設計師用五環的標志講述了世界和平、人民團結的美好故事與憧憬。
(二)幻想性
幻想性是指由設計師想象的事物,是根據現實聯想而來的。幻想性也是設計作品故事性表達的一種方式。幻想并不是天馬行空毫無現實依據的想象,而是根據現實所見所聞進行糅合,構造出具有主觀意識的故事情節。設計師給予一個主題,從主題引發人們的幻想和想象,有導向性的傳達情感。
(三)夸張性
夸張性是指對真實事情的擴大或縮小。在設計中常以夸張性表現作品,能夠更好地傳達設計者的情感,就像用放大鏡去觀察物體一樣,會看到很多細節或者觸動更強烈的感受,引起消費者或者大眾的關注。
西班牙Bro bron啤酒公司和Ink BadCompany公司合作,推出了Bron啤酒一系列的包裝。這些包裝設計是以手繪插畫的形式展現的,主體是潛水艇和潛水員以及河里的生物,是一個生動的、令人興奮的冒險故事。夸張性手法表現出的插畫,提升了這款啤酒的氣質,同樣這些夸張手法的插畫不僅奪人眼球,而且發人深省,引發我們對自然生態的關注與反思。
五、結語
用設計傳達故事,以設計師對故事的充分理解為基礎,將故事包含的情感和內涵與產品相結合,通過設計表達出內在的文化價值,喚起消費者的情感共鳴,實現顧客通過產品的表象理解深層內涵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鄧宇燕.淺談故事型廣告在社交網絡時代的傳播[J].科技信息,2011(24):108.
[2]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M].紀江紅,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黑川雅之.設計修辭法[M].張鈺,譯.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14.
[4]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耿瑜,南昌航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設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