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明
◆摘? 要:當學生進入初中后,學習任務日漸繁重,這一時期學生數學的學習難度也逐漸加大。初中八年級的數學教學,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數學教師就應該積極探尋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讓學生不斷提出問題,不斷發現問題,通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在解決一個一個數學問題的過程中,積累數學知識,鞏固數學知識。筆者在總結前人數學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培養學生提出和發現問題的實踐,分析了數學課堂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給出了培養學生提出和發現和提出問題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問題;策略
當學生進入初中后,數學知識的難度逐漸增加,尤其是當學生進入八年級后,數學知識的學習上接七年級的數學知識,下啟九年級的數學知識,在中間起著一個連接過渡的作用。因此,教師就應該積極探尋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教師尤其需要尋找讓學生愿意主動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方法,通過培養學生提問的能力,幫助學生學習數學知識,讓學生在提問的過程中查漏補缺,最終學好數學知識。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不注重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
提出問題對于學生來說十分重要,只有提出問題,學生才能發現自己學習中的盲區,才能根據提出的問題補齊知識短板。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卻忽略了培養學生提問的能力,許多教師依舊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自己在黑板上板書基礎知識,然后講例題,學生則在座位上拿出筆記本謄寫筆記。講例題和基礎知識固然是數學教學中必要的一環,但是,學生的提問能力也不能忽視,但許多教師卻顧頭不顧尾,只抓住了其中一個重點,沒有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學生對于自己存在的問題不敢講出來,甚至不明白自己究竟在哪些方面存在問題,這種教學方法會導致學生死記硬背,最終會存在很多的知識盲區。
(二)沒有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盡管在教學中一些教師注意到了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重要性,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但許多教師卻沒有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不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只會讓學生認為提出問題得不到回答,不提也無所謂,從而對提問的方式失去興趣。由于學生學習能力、基礎知識存在很大的差異,許多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是不同的,一些基礎知識、數學能力較好的學生,可能會提難度更大的問題,而基礎知識和能力較差的學生,連最基本的運算問題都無法解決,在提問的過程中,一些教師會認為基礎差的學生提的問題太簡單,而沒及時幫這些學生解決問題,從而打擊了學生提問的信心,久而久之,學生也就不愿意敞開心扉,不愿意再提出問題了。
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能力的策略
(一)通過數學故事、案例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在數學知識中,有許多經典的案例可為教學所用,教師想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就應該借鑒歷史上著名的數學家們的故事,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比如,教師在講八年級數學思考知識“費馬大定理”,就可以通過法國學者費馬的案例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可以運用這樣一個事例:在1637年左右,費馬寫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將一個立方數分成兩個立方數之和,或一個四次冪分成兩個四次冪之和,或者一般地將一個高于二次的冪分成兩個同次冪之和,這是不可能的。關于此,我確信已發現了一種美妙的證法 ,可惜這里空白的地方太小,寫不下。”費馬沒有寫出證明,因此引發了其他數學家的猜想,數學家們對費馬的陣法做了激烈的討論,采用許多數學手段,推動了數學理論的發展。關于這個事例,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提問,比如費馬的美妙的證法是怎么樣一種方法。學生提出問題后教師就可以結合課本知識解答,這個大定理的表達式為“x^n + y^n = z^n(n >2時,沒有正整數解)”
(二)及時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
想要提升學生提問的熱情和積極性,教師就應該及時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讓學生通過提問獲得成就感,在提問中感受到教師的尊重。由于學生的智力差異,學習習慣的差異,許多學生存在的問題各不相同,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可能會提出難度更大的問題,但是數學能力較差的學生會提一些很簡單的問題,面對這類學生,教師不應該忽視他們的訴求,應該及時幫助這些學生解決基本的問題,讓學生打好基礎。并且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尊重。比如,教師在講“全等三角形”時,一些學生可能連怎樣判定全等三角形都不明白,就更無法讓學生明白接下來的教學內容“角的平分線的性質”。面對這些問題,教師不應該歧視學生提出的問題,而應該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打牢基礎,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一視同仁。
(三)讓學生仔細分析數學題
數學書上,練習冊上,甚至試卷上許多列題都蘊含著豐富的數學思想,在練習的過程中,教師不能讓學生囫圇吞棗地閱讀,而應該讓學生精讀這些數學題,通過認真分析數學題,發現其中的問題,并最終理解這些數學題的中心思想。比如,“有19位選手參加舞蹈比賽,所得的分數互不相同,其中前10位選手能進入決賽。某個選手知道自己的得分后,想判斷自己能否進決賽,他只需知道這19位同學選手的:A.平均數B.中位數C.眾數”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分析該題的考點,即: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的比較。通過對例題的深度挖掘,培養問題意識,提升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三、結語
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是一個學生的基本素養。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要讓學生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首先,教師應該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比如不注重培養學生提問能力,沒有及時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這些問題。教師還應該努力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比如教師可以通過數學故事、案例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教師還應該及時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也應該讓學生仔細分析數學題,培養問題意識,通過這些方法不斷提升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升問題的能力,讓數學課充滿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1]董宇鈺.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8(04):148-149.
[2]李京梅.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6(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