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娜
◆摘?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創新,素質教育成為更加適應新發展的教學模式。與應試教育不同,素質教育鼓勵學生動手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讓學生綜合全面發展。數學相較其他科目而言邏輯性強,更加需要以多元化的方式進行教學創新。本文就素質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展開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素質教育;三年級;人教版
一、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現狀
(一)理論教學無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目前的小學數學尚處在傳統課堂階段,教師還是以理論教學的方式為主,對于小學生而言,枯燥的理論知識并不能夠有效的幫助他們提高對數學的領悟和理解,長久以往學生會缺乏應用的意識和能力以及他們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的長遠學習發展。所以教師應該創新課堂,以做數學游戲、實踐等方式幫助學生在娛樂的同時進行數學的學習,做到樂于學習、主動學習,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傳統教學理念無法提升學生三維想象能力
很多學生還處在應試教育模式當中,認為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只要學習考試范圍內的知識就行了,其他的內容沒有必要去學習。這種觀念就會導致學生學習數學只停留在表面,沒有鉆研的精神,也就使得學生數學成績難以提高。而現如今的教育模式在慢慢改變,從前的應試教育弊端逐漸顯露出來,而素質教育的優勢在慢慢增加,在新理念教學之下學生的綜合能力將會得到提升。這就使得那些沒有深入學習的學生劣勢展現出來。而學習數學不僅僅是為了考試,更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三維能力,為日后學生進入中學的學習打下基礎。所以教師們要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增強學習信心。
(三)課程缺乏實踐性,無法激發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紙上談兵終究無法學到精髓,只有把理論實踐相結合,通過實踐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真正讓學生參與進來,讓學生做課堂的“主導者”。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教學模具來培養學生的動手觀察能力,學生在此過程中大腦充分思考,更好的激發他們的邏輯思維。幫助學生真正理解所學知識的內容。
二、素質教育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
素質教育強調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個性發展以及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素質教育的實施讓小學數學的教學方式不再具有局限性,教師用更多元化的課堂教學幫助學生打開數學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面以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教學為例,淺談素質教育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
(一)運用微課教學,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方式
微課教學是集聲音、圖片以及動畫為一體的教學模式,可以將教學知識點以圖片、動畫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生動形象、色彩鮮明且豐富的視頻影音可以起到增強視覺效果的目的,同時還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自覺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突破教學重點難點,而數學教學中的重點問題往往是學生不容易理解的難點問題。在這些關鍵節點,學生的思維容易“卡殼”,導致課堂教學不能順暢進行。而針對重難點問題錄制的微課視頻則能幫助學生理清思路、答疑解惑,進而順利完成學習任務。以“分數的初步認識”為例,三年級的小學生很多都不理解平均分,也不明白“一半”怎么表示,教師的語言講解又有些蒼白無力。為此,教師可以制作一個八分鐘左右的微課視頻:熊大和熊二一起吃早飯,有四根香蕉、兩個蘋果和一塊蛋糕,香蕉和蘋果分完后,又將一塊蛋糕平均分成兩份,這樣的一份蛋糕該怎樣表示?用熟悉的情境吸引學生去思考,然后動態演示怎樣平均分,引導學生直觀感知數學中的“一半”是什么意思、怎樣表示;接著在視頻中展示折紙過程,請學生跟著一起折,在動手操作中親自體會平均分的含義。這樣的微課既有趣又深入淺出地講解了重難點問題,使三年級學生愉快地接受了這個知識點,學得輕松又扎實。
(二)以游戲導入的方式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以游戲的方式導入數學課堂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學生便于理解的方式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很多學生在剛接觸《位置與方向》的學習時會因為缺乏“方向感”而難以確定物體的位置和方向。所以在三年級《位置與方向》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們找鉆石的游戲復習之前學過的方位詞,順勢揭開“寶箱探秘”游戲,激起學生的興趣和探索的欲望。通過找寶箱1,發現確定具體位置需要方向、角度、距離三要素,緊接著確定寶箱2的位置相當于即時練習,而寶箱3的位置確定則突出觀測點這一概念,最后,蔡老師還通過雙人游戲的方式將練習層層次遞進開來,整節課學生們都參與其中。學生在尋寶箱的過程中一次次的嘗試,在獲得寶箱的同時其實也收獲了滿滿的數學知識。從而感受由具體思維到抽象概況的數學思想方法,有效滲透函數思想。
(三)設計問題情景導入,幫助學生沉浸式學習
一個好的問題導入具有啟發性和趣味性,能夠有效的喚起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夠使學生盡快的投入到學習過程中。例如在講解中學等差數列求和公式時候,就可以從一個實際問題出發,設計問題情境導入,如何快速的計算?這樣學生就會急于探索、交流,尋找其中的規律,為引人等差數列求和公式奠定基礎。在講解二次函數最值問題時,也可以設計一個實際問題情境:利用一個菜園地旁的一堵長為10米的墻,用50米的籬笆圍成一矩形菜圃,怎樣設計可以使菜圃的面積最大?該問題看似一般,實則有一定的探究價值。常規思維是圍成正方形面積最大,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因為墻的長為10米,而正方形的變長應為米,不可能取到。這樣學生就會產生認知上的沖突,急于設計出合理方案,激發了探究興趣。
三、結語
現階段的課堂教學還停留在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當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方式,以打破傳統課堂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教學,積極響應素質教育的發展,以此來實現初中數學課堂效率和學生的接受度,以一種學生愿意接受的教學方式進行課堂教學,會有意想不到的課堂反饋。
參考文獻
[1]葛梅.素質教育背景下互動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大世界(下旬),2020(02):93.
[2]朱靜妮.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J].知識窗(教師版),2020(02):40.
[3]王軍.素質教育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施[J].山西青年,2019(2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