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訓志
◆摘? 要:東西方之間的中國教育資源發展不平衡,城鄉之間的發展不平衡。我國一直重視農村教育。解決農村教育資源與城市之間的差距,支持農村教育是一個好方法。無論您是大學生還是鎮上的優秀教師,參與支持活動的學生都將為貧困地區的兒童提供更多幫助,給予他們愛心,并告訴他們在這個社會中有很大的幫助意愿。
一、支教活動的目的
作為支持學生提高整體素質的有效途徑,教學支持是他們提高知識,發展才能和接受教育的最佳途徑。這也是學生了解自己,改善和了解社會,為社會服務以及提高他們的素質和能力的重要途徑。對于山區的孩子來說,這是他們了解世界,了解山脈之外還有山脈的良機,也是人們遠離山脈的最佳途徑。
1.教學的目的不是教孩子課本上的很多知識,而是要改善他們的薄弱環節,如英語拼音、發音等,教他們一些新穎有效的學習方法,使他們將來能有意識地在生活中做和觀察,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2.活動期間,我們將為山區的孩子們提供照顧和指導。通過支持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糾正他們的學習態度,并指導他們從主動學習到被動學習。同時,我們還必須為他們樹立好榜樣,教他們一種技巧,一種認識自己的能力,一種了解世界的能力,一種照顧自己和他人的能力。讓他們明白,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陌生人默默地支持,關心和愛護他們。
二、支教活動的意義
有一件事,這么多人在做,一定有它的意義和理由是必要的。只是大多數人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怎么做。他們沒有考慮如何將“短期”教學轉變為“長期”教學。行為。帶著熱情去做。這種對公益事業的熱愛和你所做的一切都沒有問題。但是,如果不增加理性思維,進行合理化改造,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問題。
1.由于農村兒童與外界的接觸相對較少,因此大多數兒童甚至可以說他們與外界沒有任何接觸。這決定了他們對外界的了解幾乎為零。他們在學校接受的教育也極為有限。這項輔助性的教學活動可以幫助我們學校的學生接受教育,使本地學生可以通過大學生學習更多知識,并打開他們的視野和靈魂之窗,這對于他們的未來選擇非常重要。生活中,您可以了解學習知識的重要性。
2.在支持教育活動過程中的教育是相互的。當我們面對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臉時,我們面對著從他們那里獲得知識的喜悅。實際上,我們也是受過自己的教育。對我們來說,這也是一種精神上的凈化和價值的提高。對于參加這項支持性教育活動的大學生來說,他們可以擁有刻骨銘心的生活經歷,以充實自己并實現自己的生活價值,從而使大學生可以在支持教育的過程中釋放自己的壓力,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傳遞愛與責任是一種精神修養。
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教你說:“哥哥姐姐,我以前不知道為什么要學習。我每天為讀書而讀書。我認為讀書沒用,但現在我知道讀書很重要。它可以增加我們的知識。我將來會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多學習,多教像你這樣的孩子,這樣他們才能成功,“這句話的意思是,孩子們不知道夢想和未來是什么。他們只有讀了才知道。如果考試不及格他們就不讀。但多虧了你,你給了你榜樣的力量,你可能不知道你想要什么,但多虧了你,他們給了他們一個正確的人生方向。你是他們的夢想,你的存在對他們來說不再遙遠,他的夢想觸手可及,總有一天他們能走出大山,過上更好的生活。
三、支教活動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的實踐活動自二十世紀年代以來在全國各高校普遍實行以來,經過二十多年的探索、普及、發展、改革,已經受到全社會各個階層的重視,明確提出要建立大學生支教保障體系,探索實踐教育的長效機制。通過這么多年支教活動我發現其中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
1.支教時間過短流于形式
大學生支教活動的目的是支援基層教育事業期支教活動的目的是支援基層教育事業的同時,為自身接受實際鍛煉,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但是,部分支教活動還存在脫離實際的現象。有的打著支教山區的招牌投入較多資金,但是支教時間卻只有一周左右,時間較短,不能夠真正的做到與孩子們真正接觸、傳授知識。還有的沒有進行認真的組織動員和檢查驗收,只要交一份學校證明即可等等。這些現象違背了大學生支教活動的要求,偏離了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宗旨,使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流于形式,也讓被支援的孩子感到無措。
2.重策劃、輕實施,內容形式單一
據我了解,大多數暑期支教活動都會進行精心的策劃,針對社會實踐活動制定一系列的文件、規定。然而,過于重視對活動的策劃,忽視了活動的實際運作,以及對支教地點的實際了解考察。這就導致了一方面,沒有結合學生所學知識特長、技術技能和綜合素質,提出有效可行的支教計劃,以形成既對提高基層教育有益、又能提高大學生交際能力、創新能力的大學生社會實踐體系。另一方面,一部分支教活動形式過于傳統單一,缺乏創新。很多大學生的支教活動還局限于支教掃盲、政策宣傳、生產勞動等形式,缺乏向縱深方向發展的改革與創新,不僅不能讓支教者有收獲,同時短時期、單一的支教活動對于孩子的發展來講也是不理想的。
對于支教活動,僅僅只抱著三分鐘的熱度是不夠的。它需要我們時時刻刻保持著一份赤子之心,或許過程中會有不理想的情況,但是請相信,風雨之后一定會見彩虹。在新教育的道路上我們才剛剛起步,這條道路能走多遠、走多久還要靠上級領導的支持和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與幫助,只要我們全體師生共同努力,我們有信心、有決心通過我們的努力促進學校的發展、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把學校辦成師生幸福的樂園。
四、結語
最后還是感謝為我校無私奉獻的各位老師以及熱心的社會人士,正是因為有你們的存在讓我們的孩子能夠真正的體會到他們的未來不是夢!
參考文獻
[1]王萌,林雪雁.支教對貧困地區教育扶貧的影響探析[J].法制與社會,2021(01):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