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積極心理學是當前心理學研究的一個重點問題,與傳統心理學不同的是,積極心理學要求人們關注人的積極品質,而不是僅僅注重于對人的缺陷和問題的研究,試圖通過人的積極力量,帶動自身以及環境的共同發展。中學教學階段是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時期,在此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積極心理學的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積極的認知品質和特性。本文在此基礎上,對積極心理學的基本觀點,以及實施的具體方式進行研究,希望能提高我國中學教學水平。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中學教學;基本觀點;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6-0082-02
An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High School Teaching
(School of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China)WANG Yushan
【Abstract】Positive psychology is a key issue of current psychological research.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psychology, positive psychology requires peopl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ositive qualities of people, instead of focusing only on the research of peoples defects and problems, and trying to pass people the positive force of the country to drive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itself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high school teaching stage is an important period for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n this process, positive psychology education for students will help cultivate students' positive cognitive quali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basic viewpoint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the specific methods of implementation, hoping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of high schools in my country.
【Keywords】Positive psychology; High school teaching; Basic viewpoints; Application strategies
中學階段的教學包含的內容較多,學生不僅需要進行知識的學習,同時也需要注意到個人心理發展、個人性格的塑造等問題。并且在新課改發展背景下,加強積極心理學在中學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認知,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所以把積極心理學的理念以及知識應用到中學教學過程中,無論對于學生還是教師來說,都是一個積極的嘗試。
一、積極心理學的基本觀點和認識
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研究中基于傳統心理學發展而來的一個新模式。在傳統的心理學研究過程中,主要以人的心理問題、心理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為中心,主要研究重點是人。積極心理學主要是從積極的主觀體驗、積極的個人品質以及社會關系出發,進行相應的研究。
主要內容包括了幸福感、人的勇氣、對未來的關注以及責任感,研究表明在這些方面具有合理性的認識,可以讓人們發現生活中的樂趣。如果學生能具有積極的觀念,那么就有助于形成較高的道德水平,以及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在面對壓力和順逆境時也會更加輕松,可以創造出更多的社會價值。因此我們在中學教學過程中,需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并且在課程中融入積極心理學的內容。中學教師也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為學生提供合適的教學任務以及內容,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正確的分析以及處理。
二、積極心理學中教學中的具體實施
(一)教學目標的制定
我們可以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應用到積極心理學的內容。對于教師來說,教學目標應該是多元化的,不僅要求學生能掌握更多的書本知識,同時也需要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能力的發展;而對于學生來說也不能只將學習成績的提升作為目標,同時還需要促進自身在其他方面的發展。例如在中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從學生的特點出發,根據學生自身心理、情感以及能力水平的不同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提高學生個人認知水平以及情感技能,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心理品質。
(二)教學內容的選擇
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也可以應用到積極心理學的內容。在中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將書本知識的教學作為唯一的教學內容,還需要從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角度出發,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首先我們需要在中學課堂教學中,為學生留有更多的時間進行積極心理學知識的教學,讓學生了解積極心理學所創造的觀點,掌握積極心理學的知識。教師既要充分地為學生介紹理想、樂觀、勇氣以及寬容等積極的主觀體驗和個人特質,同時也需要和學生探討積極的家庭、學校以及社會氛圍,提高學生對自己和環境的正確認識。其次在實踐課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選擇有趣又有鍛煉價值的項目進行教學,例如常見的集體項目,包括籃球、足球等。
(三)教學語言的使用
我們也可以通過教學語言的使用,為學生介紹積極心理學的內容,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參與教學過程。研究表明,如果教師的語言充滿了鼓勵、贊揚以及肯定,將能為學生提供更好的課堂體驗。而如果教師的言語比較悲觀,則不利于學生積極心理的發展。所以中學教師要能細致地對學生進行觀察,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并且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言語指導,在循循善誘下給學生以溫暖。
三、實施積極心理學對教師的要求
(一)教師需要全面了解積極心理學的內容
要想提高積極心理學在中學教學中的運用效果,首先要求教師能全面掌握積極心理學的內容、知識以及意義等,并且教師也能自身對積極心理學進行正確理解以及客觀認識。其次能準確快速地判斷出學生的行為,明確了解哪些做法符合積極心理學的要求。最后根據學生的不同行為和表現,進行積極的教育和引導。此外,教師也需要以身作則,通過自身積極的行動和行為,對學生進行心理學知識的教學。
(二)對學生有全面的認識和了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學生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了解,由于學生個體數量較多并且差異較大,每個學生的教育背景、家庭環境等有一定的區別,因此教師在實施積極心理學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全面了解學生的特點,不僅要能掌握學生的行為,還要把握學生的心理。中學階段的學生在心理上具有一定的變化,教師需要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發展和變化,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和教育,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認識和了解,既包括了解學生的學習,同時也需要對學生的家庭環境、教育背景等有一個大概的認識,從而對學生因材施教,提高積極心理學在中學教學中的應用率。
(三)理論聯系實際進行教學
在應用到積極心理學的內容時,教師還要采取聯系實際的方法,既要讓學生明白積極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同時也要讓學生了解積極心理學的做法,為學生創造出有利的外部條件,對學生的心理品質進行鍛煉和培養。而且在實施積極心理學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具備一定的心理治療能力,尤其對那些存在心理問題或者心理障礙的學生,更需要采取相應的心理治療。因此要求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引導學生發掘自身力量解決問題。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中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對積極性心理學的運用,及時發現和了解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教學改進,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章春.淺析積極心理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指導作用[J].中學生英語(高中版),2014(09).
[2]王潔.淺析積極心理學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27).
[3]邱鈺景.淺析積極心理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幸福生活指南,2019(22).
[4]余德幫.淺析積極心理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與應用[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8(09).
[5]陸瑛.淺析積極心理學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J].教育觀察,2019(42).
作者簡介:王雨杉(1999.04-),女,漢族,湖南永州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心理學在初中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與研究。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