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
◆摘? 要:作為語文教師,在注重對學生進行課本內容知識傳授的同時,還應該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知識學習習慣。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產生深遠的影響,這樣可以達到學生與教師雙重獲益的教學效果。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是促進語文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加強實踐,培養學生語文知識學習興趣,并且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行語文知識的深入探究學習。
◆關鍵詞:語文教學;學習習慣;有效養成
俗話說,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從小學階段語文知識的教學開始,就應該注重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在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過于注重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教學,而學生在家庭中也會受到家長的溺寵愛,從而養成了一種不良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如果這樣的不良學習習慣,任其發展下去,必然會影響學生日后的健康成長。因此,在語文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通過教學細節引導學生養成認真記筆記,做好課前預習的學習習慣。
一、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習慣,提高語文學習效率
在進行語文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應該養成課前預習的學習習慣,提前獲得教材中所呈現的學習內容,并且結合之前所積累的經驗,認真研讀課本上的文章。然后,結合重點字詞和段落進行理解,并對自己不理解的部分作出相應的標記,從而提前發現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幫助自己在教師講解的過程中認真聽講,從而輕而易舉的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還有利于學生快速的掌握新的知識。例如:教師在對學生教學課文《鯨》時,由于本篇課文是一篇說明文,在說明方法的呈現中,本文涉及到一個新穎的知識點是分類別,此時教師要重點幫助學生區分類別和舉例子的區別。通過細微知識點的區分能夠那學生清晰的掌握本單元所涉及到的說明方法,而學生在進行相關知識學習之前,需要認真的閱讀課文內容,找出本課中所涉及到的說明方法。
二、培養學生勤于動筆習慣,養成積累素材能力
要想培養學生進行語文知識學習的習慣,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積累習慣。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尤其是作文的開頭即使通過冥思苦想,也無法寫出優美的文章,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學生頭腦中比較空,導致沒有優美的詞匯來組織自己的寫作語言。積累可以從語言積累和文字積累兩方面入手,學生平時在遇到的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一些精彩的詞句、優美的句子,就可以馬上摘錄下來。因此在進行語文知識學習的過程中,要幫助學生養成勤于動筆的學習習慣。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文《背影》知識講解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閱讀與父愛有關的文章。一篇文章當中或多或少會涉及到一些描寫父愛的經典名句,讓學生進行摘抄記錄下來,這樣通過日積月累,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就會變得有話可說,而且還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積累學習習慣,有利于豐富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認識,加深他們的文化底蘊。
三、培養學生不懂就問習慣,達到事半功倍效果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難以理解的知識點,遇到自己不懂的問題時,要敢于發問,勇于提問,千萬不能因為膽怯而不敢開口說話,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大膽的進行提問。在每篇課文講解之前,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從文章的題目入手,深入的分析題目中所表達的含義,并且讓學生根據題目進行提問。學生在提問之前需要積極動腦,自己需要對課文內容進行預習梳理才能夠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最終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對學生教學課文《桂花雨》時,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提問。看到這篇文章的標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呢?此時學生就會在閱讀課文的基礎之上進行提問,為什么把桂花比作下雨一樣呢?也有學生會進行提問,為什么課文的作者以“桂花雨”為全文題目,但最終卻要表達自己的思鄉情感?教師要讓學生們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文,在學生提問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講解和歸納總結并且深入的理解文章課文所表達的內容,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得到提高。
四、培養學生廣泛閱讀習慣,幫助學生終身獲益
要想學好語文知識,單純的依靠課堂有效的時間學習是遠遠不夠的,語文教師需要鼓勵和督促學生展開廣泛的閱讀。教育工作者也可以為學生精挑細選適合義務教育階段孩子閱讀的經典名著和國學經典等相關書籍,引導學生對于教師所推薦的書籍進行積極的閱讀。學生在完成閱讀任務的過程中,需要重點把握相關內容,采取正確的閱讀學習策略,養成廣泛閱讀的學習習慣,這能夠使學生終身獲益。例如:教師在對學生教學民間故事相關單元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民間課外故事書籍的閱讀,了解我國古代流傳的經典民間故事,讓學生對于古代的神話傳說有全面的認識。這樣能夠激發起學生對于民間傳說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帶領之下,進行課外閱讀知識的思考和分析,提高自己語文知識的學習素養。
五、結語
語文是一門很有魅力的學科,在每篇課文中都滲透著語言藝術。而且課本內容不拘于固定的形式,語文知識的學習也并不是通過簡單背誦和積累就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要想學好語文知識,一方面要深刻的掌握課文中所體現出的內容,另一方面還要依靠學生日常的課上課下積累。這就需要學生在教師的長期教學帶領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行課外閱讀學習。
參考文獻
[1]郭蕊.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培養探究[J].亞太教育,2020(03):127.
[2]董心歡.小學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策略與實踐[J].新課程導學,2020(15):92.
[3]馬桂菊.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J].學周刊,2020,1(01):98.
[4]毛建德.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J].讀與寫,2020,17(14):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