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艷
我擔任小學音樂教學工作已經很久了,回想起我的教學經歷,有許多地方值得反思和總結。
我校的孩子大多數都是從村屯來到縣里就讀的學生,而家里也以伴讀為主。來到小學開始,面對著一群對于音樂除了哼唱以外,毫無基礎的孩子,我就一直思索改如何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該如何充分利用學校內現有的教學器材和自己的專業知識,把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落實到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果不其然,充分的準備是必要的,教學初我一直把自己在師范的所學運用到教學當中去,可是我卻忽略了一個重點: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和大城市的孩子是不一樣的,如:接受能力、實踐能力、小學生自信力等等方面。在這一點上我沒有特別注意教學設計,因此呢最初的教學目標基本都沒有怎么達到的。在上了兩周之后我就發覺自己的設計怎么老是和學生不搭調呢?教學任務也無法完成,目標也是困難。要不斷改進,以求更貼近農村孩子的心理特征。
一、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認識
在與學生最開始的交流中,我發現學生對于音樂課的態度非常無所謂。學生都覺得,所謂的音樂課,只不過是跟著老師唱首歌而已,非常的簡單,跟不用講樂理知識了。有的同學把音樂課當成了娛樂課、自習課,甚至是作業課。當我看到學生把作業本堂而皇之的拿出來開始寫的時候,我就知道,必須要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才行。要貫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那就要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熱愛,讓學生們主動走進我的課堂,走到我的身邊。可是,理想是好的,落實到實際,到底應該怎樣操作呢?經過不斷的思考,查閱了大量的相關資料,我決定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做起。興趣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最基本保障,對應約的興趣,能讓學生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享受音樂,感受生活的美好。而一個合格的音樂教師應該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發展層次及審美特征,以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靈活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1.提高學生對音樂本身的興趣。例如在教學《大海啊!故鄉》這種富有情景的歌曲中,讓學生想閉上眼睛聆聽海風、海鷗、海浪的聲音,再描述描述心目中的大海的樣子。通過創設情境,學生逐步走入課堂。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認為,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 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比老師的叮囑更有效的催化劑。
2.增加學生對老師上課的興趣。良好的師生關系能拉近學生與教師所教學科的距離。受學生歡迎的老師,需要有較高的業務水平、幽默的人格魅力,更要用真心去打動學生,以理服人,用愛動人。“其身正則,不令而行”,教師要先正己身,在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參與放在首要位置,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自身的成長,自然就更樂于接受、樂于學習。
3. 運用鼓勵性評價語言。我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曾有過一個疑問:為什么有的班級學生對音樂情緒高漲,有的孩子卻不咸不淡呢?通過反思我發現,情緒高漲的孩子大多是我表揚比較多的學生。即使是同樣的班級,鼓勵的語言越多,收到的教學效果越好。反而言之,如果我對調皮搗蛋的學生批評的越多,接下來的課堂學生與我就會越為生疏,唱起來的歌也會無精打采。這一點特別是在年齡較小的年級表現尤其明顯。比如在教學《五十六只花》這首歌曲的時候,我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的表揚學生們:“你們真是太棒了,唱的真好”“你的聲音太美妙了,能不能再為大家示范一下,讓同學們再欣賞一遍?”“孩子們理解的真快,比老師都幫”“聽你們的歌讓老師充滿了干勁兒”……一節課的時間,再也不是那個學生們打瞌睡、說悄悄話的課堂了,孩子們的愉快的歌聲飄滿了整個課堂。無數次的實驗證明:老師營造的課堂氛圍越愉悅,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越高,學習的效果就會越好。當然必要的批評也要有,不過要考慮課堂氣氛及學生的承受能力,講究語言藝術。
二、改變固化思維,改變課堂模式,助力學生學習
剛剛接觸低年級學生的我,思考方式卻沒有很好的轉變。過于強調課標的要求和參考書上的教學任務,導致了學生的課堂承受能力與教學環節嚴重脫節。我先的孩子由于農村孩子居多,本就很少能接觸到專業的音樂知識,而孩子們在藝術方面的賞析能力更是有限。一節課的時間想要完成知識的傳授和音樂的賞析,以及游戲活動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此,我將知識的傳授和音樂的賞析分開設計,并穿插適當的游戲活動,并在每一節新課時進行及時的復習鞏固。學生在由淺入深的學習中,對音樂的興趣逐漸加深。
在唱歌課中,當學生走進音樂教室時,我會用先播放今天要學希的歌曲,讓學生隨著音樂簡單的律動,給學生們在聽覺上留下簡單的印象。在學習之前,注意歌曲的欣賞,感受音樂的音律美,再通過讓學生唱歌,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了歌譜中的難點,使學生在識譜時降低難度,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加深對音樂的熱愛。
三、將樂器、舞蹈帶進課堂,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由于對音樂器材的陌生,孩子在上課時總是離樂器遠遠的,充滿了膽怯和猶疑。有的孩子在多次的鼓勵下,也只敢輕輕碰一碰鋼琴的鍵盤。因此,我將樂器盡力融入到了每一節的教學中,讓學生彈一些簡單的節拍。在節奏感較強的音樂中,學生會伴著我的彈奏,一起用嘴和手打出節拍。通過我的反復引導,大部分學生建立了自信,能夠很快將音樂的節奏和樂器配合起來,感受到音樂的趣味。 在一些民族歌曲的學習中,我就會讓學生學習該民族舞蹈動作中簡單的手型或腳位,讓學生能隨著音樂而動起來。
教學的時間越長,越感受到自身和固化思維給我的課堂帶來的局限性。也讓我更見堅定了想要學習的決心。向老教師請教,向有先進教學方法的教師請教,多學習、勤實踐,在實踐中不斷反思、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