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基于行動研究的護理人員科研能力培訓模式的構建與實踐*

2021-07-29 05:53:12朱麗梅楊麗全葉碧琴鄭玉仁鄭建盛
天津護理 2021年3期
關鍵詞:培訓能力研究

朱麗梅 楊麗全 葉碧琴 鄭玉仁 鄭建盛

(1.莆田學院附屬醫院,福建 莆田 351100;2.莆田學院護理學院;3.莆田學院基礎醫學部)

目前,醫院的護理人員以本專科畢業生為主,他們的科研能力較為薄弱, 獲得科研立項機會甚少,科研產出率不高,從而影響護理人員高效地、正確地運用科研成果或通過循證實踐結果的科學有效護理措施來促進病人的恢復、提升照護質量[1-2]。目前,多數醫院采用“請進來講座、走出去培訓”的方式對護理人員進行科研訓練的繼續教育, 但存在教學內容不夠系統、學習互動延續性較差、個人學習費用較高等缺點[3-4]。 有些學者也在嘗試探索一些較為經濟、有效的培訓學習模式,如:體驗式學習模式[5]、工作坊科研培訓模式[6]、團隊合作模式[7]、應用目標管理模式[8]和小組分層培訓[9]等,取得較好培訓效果。 但仍存在對科研能力薄弱的護理人員未能在“講授-學習-指導”和“理論-上機實訓-寫作實踐”充分融合,且在應用性、系統性、延續性存在較大的不足。 行動研究是指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基于實際問題解決的需要,與專家合作,將問題發展成研究主題進行系統的研究,以解決問題為目的的一種研究方法[10],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護理科研管理和健康模式構建等方面[11]。 為提高護理人員科研能力培訓質量, 我院從2018 年9 月起針對護理人員科研實踐中遇到的問題為課題,目的是注重護理人員科研能力現狀的改變,在行動研究中不斷地探索和改進教育模式,進行科研能力培訓新模式的構建和實踐,以期探索出系統、經濟、有效和互助的提高護理人員科研能力的培訓方案。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行動研究第1 循環小班制于2019 年1 月至3 月選擇莆田學院附屬醫院10 名護士作為探索培訓模式的研究對象。 行動研究第2 循環大班制于2019 年6 月至8 月便利選擇莆田學院附屬醫院100名護理人員作為驗證培訓模式的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單位在職護理人員。排除標準:進修生和學生。第2 循環培訓前基線信息收集脫落7 名, 培訓前收集到的93 名護理人員年齡為27~53 歲,平均(33.73±5.54)歲,工齡(12.78±7.00)年,第一學歷為中專 20名(21.5%)、大專 33 名(35.5%)、本科及以上 40 名(43.0%);職稱為初級 29 名(31.2%)、中級 45 名(48.4%)、高級 19 名(20.4%);編制為干部 61 名(65.6%)、合同制 32 名(34.4%);發表過論文 36 名(38.7%);平時閱讀期刊論文頻次為每周至少1 次4 名(4.3%)、每月至少 1 次 12 名(12.9%)、每月少于 1 次 77 名(82.8%);平時閱讀科研訓練書籍頻次為每周至少1 次1 名(1.1%)、每月至少 1 次 13 名(14.0%)、每月少于 1 次79 名(84.9%);平時閱讀網絡科研培訓內容頻次為每周至少 1 次 6 名(6.5%)、每月至少 1 次 19 名(20.4%)、每月少于 1 次 68 名(73.1%)。

1.2 研究設計 基于行動研究法的框架基礎上,按照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形成計劃、實施計劃、效果評估和反思與修正計劃等6 個步驟[12],通過查找文獻、量性問卷調查法、 質性訪談法和頭腦風暴法等多種方法相結合,構建護理人員科研能力培訓新模式,并將該模式在我院實踐后評價其培訓效果。

1.3 行動前準備工作

1.3.1 設定目標 根據發現的問題構建護理人員科研能力培訓模式的培訓內容、學習時間、培訓目標、教學媒體和培訓實施方法, 最終達到提高護理人員科研能力的目的。

1.3.2 成立行動研究小組 行動研究小組包括高校護理學專業教授1 名和副教授1 名、 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專業副教授1 名、醫院主任護師、副主任護師和主管護師各1 名。分工:①所有成員共同設計和制定科研培訓方案;②有13 年《護理研究》課程教學經驗、指導本科生發表論文30 余篇、具有副教授職稱的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專業教師作為撰寫培訓材料負責人和授課教師; ③護理部主管護師負責各組學員培訓工作的過程組織和學習監管, 并協助在線上發放培訓內容; ④小組5 位高級職稱成員參與學員線上互動和線下互動指導與反饋; ⑤高校3 名教師負責課后作業修改與反饋; ⑥護理部主管護師負責收集學員培訓過程的效果評估和反思建議。

1.4 行動研究步驟

1.4.1 發現和分析問題 通過查找文獻分析護理人員科研能力培訓方案的優缺點。 通過量性問卷調查法了解醫院護理人員科研能力現狀。 通過訪談法按照行動研究小組設計的半結構式訪談提綱, 使用質性研究的步驟分析和整理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培訓方法等需求。 訪談提綱包括:①您認為培訓效果應該達到哪些目標? ②您認為現階段最需要學習的是哪些內容? ③您認為學習這些內容的時間應該如何分配? ④您認為學習這些內容應該采用哪些教學方法比較合適? ⑤您認為當前培訓存在最大的問題是什么? 應該如何解決? 分析存在的問題,主要有2 個, 一是醫院護理人員科研能力現狀較為薄弱,包括:①選題難創新;②數據難分析;③論文撰寫下筆難。 二是醫院護理人員科研能力培訓工作的主要問題包括:①講座內容未能系統詳細介紹,培訓缺乏層次性;②培訓內容過于理論化,數據分析和撰寫論文未能深入淺出,與實踐應用距離較大,缺乏實用性; ③培訓專家未能考慮護理人員科研能力現狀和需求來授課,以培訓專家為主體的教學方法,缺乏護理人員的學習主體性。

1.4.2 形成計劃 行動研究小組在文獻分析基礎上,采用頭腦風暴法列出培訓各方案和細節后匯總,討論合議形成培訓學習材料設計方案和培訓學習計劃。

1.4.2.1 學習材料設計思路 不以教材為學習材料,自制的培訓材料是基于已發表的論文為基礎, 進行論文分解和論文組合的基本思想, 把護理研究基本知識點融入論文中講解。①論文分解:授課教師不提供理論性較強的參考書,重視以結果為導向,從《中華護理雜志》《護理研究》等期刊上選擇10 篇近期發表的有代表性的論文作為培訓材料制作案例, 提供給學員。 之后發放的各模塊培訓材料均為以上案例中引出相關概念和知識點, 對案例論文的設計對比指明差異性,同時對論文題目、摘要、關鍵詞、前言、對象與方法、 結果 (資料類型、 統計方法和表達方法)、討論、參考文獻等各要素進行分解。 ②論文組合: 以授課教師的研究課題和撰寫過的論文作為案例,提供課題或論文的設計思路、模擬數據。 采用這些資料用來解釋撰寫論文各要素的寫作模版, 并如何對這些要素進行組合。 運用模擬數據要求學員線下在面授前自學上機操作實踐。

1.4.2.2 護理人員科研能力培訓學習計劃制定 培訓學習計劃見表1。

1.4.3 實施計劃

1.4.3.1 實施計劃方案 培訓開始成立互助小組。 培訓前每5~6 個學員自由組合成互助小組, 推選1 位組長組織小組的互助討論和互助學習。

培訓實施過程。 培訓學習基于“自學反思、討論總結、指導反饋、面授實踐”多個階段循環進行,每個過程均包括線上和線下學習。 培訓學習中同步要求互助小組合作完成一項科學研究。 見圖1。

培訓學習實施步驟。表1 學習計劃的第1 階段、第4 階段和第5 階段采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進行自學、討論和指導等教學手段交替進行,步驟為:①線上發放自編案例材料(微信群和公共郵箱)和公眾號帖子; 線下學員必須在規定時間內自學材料里的相關內容。②線上全體學員互相討論疑難問題,互相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線下各組學員互相討論,并提出問題。 ③線上指導老師采用微信語音或微信遠程視頻點評學員所提出的問題, 并采用微課進行歸納總結;線下學員針對老師的反饋,互相討論和理解。 ④線下學員獨立完成作業; 線上指導老師對作業進行反饋,線下個別學員面對面溝通指導。⑤自學全過程由護理部負責學習監管。 表1 學習計劃的第2 階段和第3 階段采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進行自學、 討論和指導的基礎上,額外增加面授4 次共16 學時的教學手段交替進行,步驟為:①②③同第1 階段,④線下學員在醫院國際會議中心集中, 由授課教師現場面授理論內容:研究設計思路、常見統計方法的適用條件、相關案例論文各要素的分解、相關設計論文撰寫各要素的寫作模版和組合。 現場面授的上機實踐操作演示內容有2 個方面:常見的單因素分析、常見的多因素分析, 要求學員在線下自帶筆記本電腦現場模擬演示, 并當場錄音和錄像, 便于之后能夠復習。 ⑤線下面授期間,學員和指導老師隨時互動,現場解決疑難問題。 ⑥線下要求學員對老師提供的研究設計和模擬數據撰寫出1 篇論文。⑦線上和線下各組學員互相討論, 分組合作自行完成1 個科研設計,并在之后開展研究。 ⑧線下學員獨立完成作業;線上指導老師對作業進行反饋,線下個別學員面對面溝通指導。 ⑨自學全過程由護理部負責學習監管。

表1 護理人員科研能力培訓學習計劃

互助小組科研實踐實施步驟。 互助小組培訓期間共同合作完成1 項科學研究, 邊培訓同步運用所學知識從事科學研究,具體研究步驟為:①由各小組根據熟悉的研究方向確定1 個選題,并確定該選題的理論框架。②針對該選題寫出具體的研究設計。③明確該研究的變量和測評工具,并收集相關變量的數據。 ④在培訓學習過程中,與SPSS 軟件講授過程中, 同步對自己的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⑤撰寫研究報告。實踐實施時增加監督或指導環節,具體是:學員不定期討論從事研究中出現的學習目標和知識點; 學員定期匯報研究進展;學員進行反思,并說明學習和研究中存在問題,提出相應的需求或建議;教員在研究各階段用微信APP 群語音進行線上遠程集體討論或線下面對面指導。

1.4.3.2 實施階段 2019 年 1 月至3 月為行動研究的第1 個循環,選擇10 名護理人員進行小班制探索,2019 年6 月至8 月為行動研究的第2 個循環,選擇100 名護理人員進行大班制驗證。

1.4.4 反思與修正計劃 反思和修正是貫穿于行動研究的全過程,包括第1 循環和第2 循環。行動研究第1 循環, 行動研究小組結合護理人員培訓實施過程進行評估,主要問題有:被培訓者對數據分析不能靈活應對, 對變換性質的變量數據出現頭腦短路辨別不清的現象; 被培訓者對論文組合各要素撰寫時感覺詞窮,不懂得歸納和表達;自學和授課時間分配上不甚合理。 針對上述問題,行動小組討論決定,把數據分析和論文撰寫培訓材料均用截圖加要點解釋方式詳細說明,便于隨時比較模仿,另外合理確定自學和授課時間的頻次和間隔時間。 第1 個循環小班制探索后,對流程進行修改,在第2 循環的大班制驗證過程中采用以上的修改方案。 在第2 循環實施過程中,主要問題有:同一期的培訓學員偏多,指導和反饋時較為困難;培訓學員反映選題難以創新。這將在以后的研究中進一步探索。

1.4.5 效果評估 按照柯氏評估模型[13]確定培訓效果,評估分為4 層:①第1 層為反應層級,使用自制滿意度問卷對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安排、培訓材料、培訓方法等進行評價,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4 級評定,最終以滿意(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不滿意+非常不滿意)評定。 ②第2 層為學習層級, 采用自制的完成撰寫論文能力和完成課題研究自信心進行自評, 采用潘銀河制定的護理人員科研能力自評量表[14]測評學習前后的科研能力情況,該量表 Cronbach’ s α 系數為 0.861,有 30 個條目6 個因子,分別是問題發現能力(3 個條目)、文獻查閱能力(5 個條目)、科研設計能力(5 個條目)、科研實踐能力(6 個條目)、資料處理能力(5 個條目)、論文寫作能力(6 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Likert 5 級評分,計0~4 分,總分為0~120 分,分數越高其自評科研能力越高。③第3 層為行為層級,考察被培訓者在學習前后應用于實踐的行為評估, 考察指標為申報課題學員所占比例和撰寫論文學員(不一定發表)所占比例。④第4 層為成果層級,考察應用于實踐的具體效果, 考察指標為獲得課題立項學員所占比例和論文成果獲獎數。

1.5 資料收集方法 行動研究第1 循環為小班制探索,以質性研究訪談法分析研究的反思。行動研究第2 循環對培訓學員進行效果評估, 在問卷星網站錄入反應層級和學習層級的條目, 為了提高數據填寫的可靠性, 在培訓前和培訓后2 周由研究對象自行在手機端通過二維碼鏈接打開后匿名填寫問卷,共100 名研究對象, 培訓前回收93 份問卷, 回收率93.0%;培訓后回收92 份問卷,回收率92.0%。 并收集培訓前和培訓后當年的申報課題學員所占比例、撰寫論文學員所占比例、 獲得課題立項學員所占比例和論文成果獲獎數, 統計時以100 名研究對象為基數。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軟件包進行t 檢驗和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反應層級 護理人員對培訓前醫院實施的科研能力培訓工作和培訓后的滿意率比較見表2。 護理人員對科研能力培訓滿意率較高。

表2 培訓前后護理人員科研能力培訓滿意率比較[n(%)]

2.2 學習層級 培訓后的問題發現能力與培訓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文獻查閱能力、科研設計能力、科研實踐能力、資料處理能力、論文寫作能力和科研能力自評總分均高于培訓前,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培訓后的完成撰寫論文能力得分、完成課題研究自信心得分高于培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 4。

表3 培訓前后護理人員科研能力自評比較(分,)

表3 培訓前后護理人員科研能力自評比較(分,)

組別 n 問題發現能力 文獻查閱能力 科研設計能力 科研實踐能力 資料處理能力 論文寫作能力 自評總分培訓前 93 5.73±1.89 7.39±2.89 6.02±3.11 8.00±3.54 5.81±3.16 8.03±3.73 40.98± 4.46培訓后 92 6.33±2.28 8.50±3.63 7.91±3.88 9.83±3.62 8.30±4.08 11.39±5.07 52.26±19.25 t 1.932 2.306 3.661 3.470 4.656 5.133 4.509 P 0.055 0.022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表4 培訓前后護理人員撰寫論文自信心和能力比較(分,)

表4 培訓前后護理人員撰寫論文自信心和能力比較(分,)

組別 n 完成撰寫論文能力 完成課題研究自信心培訓前 93 3.52±2.32 3.97±2.40培訓后 92 4.41±2.11 4.67±2.12 t 2.723 2.116 P 0.007 0.036

2.3 行為層級 培訓前1 年申報課題人員為2 名(2.0%),低于培訓后當年申報課題的25 名(2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2.650,P<0.001),培訓前 1年起草撰寫論文有12 名(12.0%)低于培訓后當年起草撰寫論文的35 名(3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843,P=0.001)。

2.4 成果層級 培訓前1 年課題立項為0,低于培訓后當年的6 名(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186,P=0.013); 培訓當年撰寫的論文有8 篇獲得市級優秀護理論文獎。

3 討論

3.1 基于行動研究的培訓有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科研能力 結果顯示,培訓后文獻查閱能力、科研設計能力、科研實踐能力、資料處理能力、論文寫作能力和科研能力自評總分均高于培訓前(P<0.05),培訓后申報或獲得課題立項學員比例、 撰寫論文學員比例均較培訓前高(P<0.05)。 提示基于行動研究的培訓有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實際科研能力, 且被培訓者對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安排、培訓材料、培訓方法的滿意率均較高。 從業護理人員的第一學歷為專科和中專占57%, 她們多未經過系統的科研訓練,對于流行病學、 醫學統計學和護理研究等課程內容進行系統自學難度較大。護理人員工作較為繁忙,在忙于工作和家庭之余, 能夠利用學習的時間多是碎片化的時間。 如何在有限的碎片化的時間里學習好難度較高的護理研究課程和學會護理科研實踐, 讓她們邁出通向科研道路的第一步, 這是影響護理人員科研培訓成效最難的兩個點。 本研究培訓模式主要創新優化有2 個方面:一是授課內容大膽改革,不以教材為授課內容,重視以結果為導向,從期刊上選擇論文分解出各知識點, 從授課教師的研究課題和撰寫過的論文作為案例, 詳細解釋論文各要素組合模版, 從而使科研能力薄弱的護理人員盡量脫離難以理解的理論內容, 盡快熟悉科研設計和科研實施操作的全過程。 二是教學過程大膽改革,教學遵循“自學反思、討論總結、指導反饋、面授實踐”4 個階段,每個階段均在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進行有機整合、優勢互補的混合式教學模式[15]。 教學中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原則,第1 步是利用電腦端的公共郵箱和手機端的微信群和公眾號作為輔助的教學媒介平臺, 學生利用相對自由且不定時的碎片化時間對教學材料和教學任務進行自主學習、 師生互動、小組互動、遠程視頻指導和微課反饋[16-17],使學員能夠在同伴和教師指導下激發學習興趣, 完成學習任務,初步掌握實際應用。第2 步是在學生基本初步掌握知識點后,學生集中一起,面對面聽老師串講式授課,進一步深入掌握實施過程的注意點,進一步深入掌握論文撰寫的規范性和技巧性, 面對面學習使用SPSS 軟件對模擬數據的現場上機實踐,進一步掌握幾種常見的數據分析方法,并做到反復復習,從而加深學員的護理科研訓練自主學習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提升護理人員的科研能力。

3.2 基于行動研究的培訓有利于提高護理人員研究自信心 結果顯示,培訓后的完成撰寫論文能力、完成課題研究自信心高于培訓前(P<0.05)。 提示培訓模式有利于提高護理人員完成撰寫論文能力和完成課題研究自信心。 護理人員進行科研活動的動機主要有對科研感興趣、自我價值提升、有心解決護理問題等內部因素,以及職稱晉升、繼續教育、成果獎勵、職務提升等外部激勵因素。因此,多數護理人員開展護理科研的意愿很高, 但完成課題研究的自信心卻較低。 主要原因有:①平時無法系統學習,單位聘請專家的講座多局限在某個主題, 總是有某些方面難以面面俱到的學習。②平時學習中常常遇到困惑,卻無法得到專家即時指導, 一旦在某研究過程出現困擾,就可能無法進一步實施,導致研究終止。 ③平時學習所接受的知識多以理論為主, 由于科研基礎薄弱,難以將理論與實踐應用結合起來,導致無法邁出第一步。④基層醫院護理人員的科研能力普遍不高,導致團隊合作互補意愿不足, 單打獨斗難以有效開展科研活動。 ⑤外出培訓,需要請假時間較長,花費成本較高,大量護理人員無法做到,且他們在外培訓后無法得到進一步的延續性跟進指導。 本次的培訓教學,從多個方面優化設計,能夠解決培訓內容不夠系統化和培訓內容過于理論性的問題, 也能夠解決無時間和花費較為昂貴的問題, 還可以解決小組團隊合作和課外得不到教師的延續性指導問題, 使得護理人員不再擔心平時研究中遇到的難題, 從而有利于提高護理人員完成撰寫論文能力和完成課題研究自信心。

綜上所述,基于行動研究構建的護理人員科研能力培訓新模式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和以教師為主導的教與學交互, 是護理人員科研培訓理想的培訓方法。 且開展科研培訓所需要的媒介極其簡單,僅需各學員有一部安裝微信APP 的智能手機、 能夠正常接收郵件可以打開公共郵箱的電腦、單位的會議廳和自帶的筆記本電腦,并不需要專業技術人員花高價制作的專業網絡平臺或慕課等, 非常適合在基層醫院開展。 培訓中可以邀請授課教師到醫院會議廳集中培訓,基層醫院護理人員無需要大規模請假,保證護理工作正常開展,同時培訓費用也大幅減少,單位或個人均能承擔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基層醫院護理科研基礎較為薄弱的護理人員眾多, 可以分批開展培訓,每期每班50~100 人, 在一段時間內全院護理人員全員培訓。這種教學模式是一種經濟的、方便的、系統的且能延續指導服務的教學模式,能夠使基層醫院全院護理人員的科研應用能力得到提升,從而提高醫院護理人員的科研水平,推動護理學科的發展。

猜你喜歡
培訓能力研究
消防安全四個能力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培訓通知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從五方面做好引導培訓
勞動保護(2019年7期)2019-08-27 00:41:26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大興學習之風 提升履職能力
人大建設(2018年6期)2018-08-16 07:23:10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抄能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看|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成年av福利永久免费观看| 中国成人在线视频|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青草热| 久久免费视频6| 好久久免费视频高清|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gif| 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 | 国产第一福利影院| 爱色欧美亚洲综合图区|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国产精品性|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内射人妻无码色AV天堂| 香蕉在线视频网站| 色婷婷啪啪| 很黄的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日韩不卡在线在线观看|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尤物视频一区|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免费人成又黄又爽的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试看120秒男女啪啪免费| 2021亚洲精品不卡a| 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AV无码无在线观看免费|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9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精品久久|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国产乱肥老妇精品视频| 91美女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广东一级毛片| 亚洲一区二区黄色|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四虎永久在线视频| 丁香综合在线| a级毛片网|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男人天堂网址|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国产黑丝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欧美| 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九色免费视频|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91激情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午夜视频免费一区二区在线看| 天堂网国产|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 婷婷激情五月网| 狠狠亚洲五月天| 黄色免费在线网址| 国产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www.youjizz.com久久| 欧美亚洲激情|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 国产精品色婷婷在线观看| 她的性爱视频| 国产精品hd在线播放| 成人小视频网| 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第页|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亚洲第一成年网|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视频大全| 福利一区在线| 欧美精品H在线播放| 青青操国产| 国产欧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