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楠 張飛飛 劉楠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天津 300193)
目前, 對患有腦中風疾病肢體功能障礙的患者往往采用濕敷治療。 濕敷治療是將無菌紗布用藥液浸透,敷于患部的方法。溫敷治療時溫度過熱容易燙傷患者, 過冷達不到治療效果, 還影響患者的舒適度。而且治療時患者需要保持同一姿勢,造成患者的不適感。 筆者研究制作了一種結構簡單且能夠有效發揮中草藥理療作用的肢體康復護理加熱藥帶。 該藥帶結構符合人體生理曲線, 能夠安全有效地控制溫度,保證患者治療時肢體活動度。
肢體康復護理加熱藥帶包括藥帶的主體和調節開關兩部分(圖1)。 藥帶主體為等腰梯形,上底長度60 cm,下底長40 cm,腰長70 cm;側翼均勻分布在主體兩側,長15 cm,寬12 cm;側翼上設有分布均勻的尼龍粘扣,粘扣均為4 cm×15 cm 的長方形,以便于根據肢體的粗細進行松緊調節。 主體采用復合透氣面料,柔軟透氣,能有效去除靜電,且健康環保,防水耐磨。主體內設有傳導電路,內置過熱芯片,具有定時自動斷電、溫度>70 ℃自動斷電的功能。主體內側設有 7 個 10 cm×20 cm 的長方形中藥網袋(圖2),上面4 個、下面3 個均勻分布在主體上,以便于放置中藥藥包;中藥網袋外側間隔設有紅外線燈珠,且中藥網袋內設有傳導線路。 中藥網袋中內裝有中藥藥包,中藥網袋中間設有夾層為發熱導線層,發熱導線層外側間隔設有按摩氣囊; 按摩氣囊可以根據患者的舒適度和耐受度進行力度調節。按摩力度柔和,有力,持續。通過按摩氣囊充氣原理進行機械力擠壓中藥包完美貼合穴位,疏通經絡,促進中藥充分吸收。網袋內裝有中藥包, 中藥包內放置中藥研制成的粉末,便于藥力吸收。藥包可以根據患者病情選擇不同的中藥成分配方。 如腦中風恢復期患者選擇疏通經絡包和活血化瘀包;靜脈炎患者選擇清熱解毒包;痛風患者和關節炎患者選擇消瘀止痛包等。 連接主體部分設有外置電線,電線上設有調節開關,調節開關上設有總開關。 接通電源后,總開關打開,調節開關上分別設有時間顯示屏、溫度調節開關、力度調節開關及紅外線加熱開關;時間顯示屏顯示剩余時間,可設定該藥帶默認剩余時間為30 min,溫度調節開關和力度調節開關均設為高中低三檔, 根據患者不同需求選擇不同的檔位; 紅外線加熱開關根據不同治療需求進行調節。

圖1 加熱藥帶主體結構示意圖

圖2 中藥網袋剖視示意圖
在通電使用前,確保手柄式調節總開關處于關閉狀態。 藥帶電源插頭插入220 V、50 HZ 的電源插座上。 打開手柄總開關的同時將調溫開關的檔位調至最高檔位,將中藥藥包放置于中藥網袋內,預熱5~10 min 后,將藥帶置于患者上肢或下肢,尼龍粘扣根據患者的臂圍或腿圍進行妥善固定。 患者盡量選擇平臥位,以便更好地和藥物貼合,促進吸收。 藥包位置貼合人體穴位(上肢合谷、內關、曲池、手三里、尺澤;下肢足三里、三陰交、委中、豐隆等)沿經絡傳導,充分體現中醫特色。 根據患者的病情需要和舒適耐受度,選擇使用高中低檔進行溫度調節(高檔 60~65 ℃,中檔 50~60 ℃,低檔 45~50 ℃);選擇不同的力度進行肢體按摩(大-強勁、中-舒適、小-柔和);手柄上設有紅外加熱按鍵。 亦可根據患者需求進行選擇,以改善血液循環。通電加熱時,手柄式調節開關必須裸露在使用方便的位置, 以免開關過熱而損壞。藥帶使用完畢使用酒精擦拭后可反復使用。
該藥帶內置過熱芯片, 具有定時自動斷電,溫度>70 ℃自動斷電的功能。 有效保障患者的使用安全。藥帶設計貼合人體曲線,便于對患者進行中醫個體化康復護理,促進患者肢體快速康復。本藥帶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性能安全可靠,且能有效發揮中草藥理療作用,同時有助于提高護理人員工作效率,提高患者和醫護人員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