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茹
摘 要:理想信念是紅色文化的重要內容。要加強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理應發揮紅色文化的作用,以增強大學生的愛國意識,激勵大學生艱苦創業,樹立集體主義價值觀。河南省不僅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更蘊含著豐富的紅色文化。將河南省紅色文化融入思政課堂,融入課外活動,融入網絡平臺,可以有效地提高本地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效果。
關鍵詞:紅色文化;河南省;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在高等教育階段,大學生要實現由“學校人”向“社會人”的轉變。在這一過程中,樹立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不僅對大學生個人成長意義重大,而且對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至關重要。理想信念是紅色文化的重要內容,要加強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理應發揮紅色文化的作用,尤其要發揮本地區紅色文化的價值,將當地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之中。河南省不僅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更蘊含著豐富的紅色文化,為在河南省求學的莘莘學子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一、河南省紅色文化概述
河南省紅色文化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河南地區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等各種實踐中形成的文化,有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等表現形態。其中物質形態的河南省紅色文化主要是指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河南地區領導人民在實踐中所形成的革命戰爭遺址、重要事件發生地、紀念地及珍貴物品等。比如,新縣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和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林州紅旗渠、蘭考焦裕祿同志紀念館等。精神形態的河南省紅色文化主要是指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河南地區進行的實踐中凝聚和形成的革命精神、文化傳統、英雄事跡、價值觀念和道德準則等。例如,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一心、勇當前鋒的大別山精神,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是、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等等。
二、河南省紅色文化融入本地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價值
(一)有利于增強大學生的愛國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紅色文化本身就是愛國主義文化。在河南省紅色文化中,有著眾多體現愛國主義精神的遺跡、人物、事跡等,如豫西抗日根據地紀念館是河南省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場所。中共中央豫西抗日根據地作為在全國淪陷區建立的十九塊較大抗日根據地之一,它為全國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在這片戰場上還涌現了眾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事跡,展現了豫西軍民視死如歸、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因此,對在河南省求學的大學生而言,通過了解河南省的紅色文化歷史,追憶河南省的紅色人物、事跡,能讓他們身處濃厚的愛國主義氛圍之中,形成個人命運同祖國民族命運密切聯系的認知,生發強烈的愛國意識。
(二)有利于激勵大學生艱苦創業
在河南省紅色文化中,無論是大別山“28年紅旗不倒”、焦裕祿“夙夜在公”,還是林縣人民苦戰十個春秋,在太行山懸崖絕壁上鑿出震撼世界的人工天河——紅旗渠,這些事跡無一不彰顯了艱苦奮斗的精神。鄧小平曾說:“艱苦奮斗是我們的傳統,艱苦樸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緊,一直要抓60年至70年。我們的國家越發展,越要艱苦創業。”大學階段是大學生由“學校人”向“社會人”轉變的過渡階段。因此,大學階段除了要培養大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要培養大學生的工作和創業能力,避免其在走出校門后貪圖安逸、懼怕困難,甚至成為“啃老族”。相比學習,工作和創業的過程更加艱苦,所以學生通過學習前輩在河南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的艱苦奮斗精神,可以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從而激勵大學生艱苦創業。
(三)有利于樹立大學生的集體主義價值觀
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是社會主義社會人生價值導向的總目標,是處理國家、集體同個人關系時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集體主義價值觀實質上就是要把集體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個人的價值取向。河南省紅色文化中蘊含著眾多體現集體主義價值觀的內容。比如,焦裕祿同志制定的“干部十不準”規定,體現的就是集體主義的價值觀。大學階段是從未成年到成年人的轉變時期,這一時期是發展性價值觀,即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價值觀定型的過程。因此,在這一過程中,將河南省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大學生樹立集體主義價值觀。
三、河南省紅色文化融入本地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徑
(一)將河南省紅色文化融入思政課堂
河南省紅色文化中有眾多豐富且生動的思政教育資源。通過把河南省紅色文化融入思政課堂,不僅能夠達到思政課樹立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的教學目的,還能讓思政課更加“接地氣兒”,提升思政課的吸引力。
首先,本地高校可以深挖河南省紅色文化,編寫河南省紅色文化教材,豐富思政課堂內容。其次,本地高校可以創新思政課教學模式,開展電影教學,通過剖析有關河南省紅色文化的電影,如《五更寒》《焦裕祿》等,不僅能讓大學生對河南省紅色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還能讓大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樹立起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再次,本地高校還可以開展河南省紅色文化講壇、讀書會等專題教學活動,系統講述河南省紅色文化的歷史,并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史實和理論相結合,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達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的,讓大學生在更深層次理解河南省紅色文化價值的同時,身體力行地把這一價值體現到自己的人生實踐中去。最后,本地高校還應定期開展思政教師培訓,使思政教師加深對河南省紅色文化的了解和系統掌握,這不僅有助于增加思政教師的知識儲備,也有助于提升思政教師的政治素養,使他們更好地引導大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
(二)將河南省紅色文化融入課外活動
要充分發揮河南省紅色文化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價值效應,除了要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政課堂,還要融入課外活動。
首先,河南省紅色文化中包含眾多革命遺址、紀念館、烈士陵園、紅色教育基地等物質載體。本地高校可以在各種紅色節日期間,組織學生參觀河南省紅色教育基地,讓他們身臨其境地學習河南省紅色文化。大學生在聽取教師對革命遺址、遺物、照片等河南省紅色文化物質載體的講解過程中,能最大程度地拉近他們與河南省紅色文化的距離,使其體會到河南省紅色文化中蘊含的精神力量,激勵他們樹立崇高的理想。其次,大學生社團是大學生課外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本地高校可以支持大學生成立與河南省紅色文化相關的社團,思政教師也可以發揮自身優勢指導社團活動,開展一系列關于河南省紅色文化的活動,渲染校園的紅色文化氛圍,讓更多的大學生在校園內接受到河南省紅色文化的熏陶,將自己對河南省紅色文化的認知轉化為信仰。最后,高校是集學習與科研為一體的地方,針對在校大學生設立關于河南省紅色文化研究的科研項目,不僅有助于增強大學生的科研能力,還有助于大學生在研究過程中提升個人的思想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
(三)將河南省紅色文化融入網絡平臺
當前,互聯網在大學生學習生活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占領互聯網的意識形態高地,讓不法分子在互聯網上無處遁形,必然要積極推動紅色文化融入網絡平臺。
首先,本地高校可以聯合設立河南省紅色文化網絡圖書館,便于大學生在線瀏覽或下載河南省紅色文化方面的電子圖書。其次,本地高校可以在校園網上開設河南省紅色文化論壇,為大學生交流河南省紅色文化提供網絡平臺。再次,本地高校可以在校園網、學校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上開設河南省紅色文化專欄,通過各種獎勵形式鼓勵大學生積極投稿。最后,本地高校在推動河南省紅色文化融入網絡平臺,幫助大學生樹立紅色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的同時,加強與政府部門的合作,加大互聯網監管力度,及時引導網絡輿論,完善互聯網預警機制和管理條例,避免互聯網突發事件的發生。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9-05-01.
[2]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韓延明.紅色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責編:嘉 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