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佳
(鄭州科技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出現較晚且目前處于快速增長時期的跨境電商既面臨宏觀市場需求量大和信息技術條件的支持,也承擔著自身發展跟不上市場需要、監管機制不健全等挑戰[1]。雖然跨境電商平臺的用戶規模在不斷擴大,但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消費者信任度不高、交易信用和安全等影響消費者購買意愿的問題阻礙著平臺的進一步的發展步伐,故如何提升消費者的購買意愿進而增強跨境電商平臺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成為研究重點。
雖然在跨境電商領域,已有很多學者對行業趨勢、目前狀況及現存不足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但缺乏以消費者角度切入的相關研究。以TAM 模型為基礎,整合消費者信任、平臺信譽和感知風險等多方面要素,探索跨境電商平臺消費者購買意愿的影響因素,以及這些因素之間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和預測跨境電商的市場反應,并能為未來跨境電商行業的長足發展提供基礎依據。
當TAM 模型被用于消費者行為的研究時,被定義為用戶使用跨境電商平臺進行購買商品時可以獲得績效或效率的提升[2]。隨著TAM 模型在消費者行為領域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有理由相信感知有用及感知易用是用戶使用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進行購物的變量之一,提出如下研究假設:
H1:跨境電商平臺中感知易用性對消費者購買意愿具有正向影響。
H2:跨境電商平臺中感知有用性對消費者購買意愿具有正向影響。
消費者信任是指當消費者本人選擇某平臺進行商品交易時出于對平臺商品、服務、或應用的綜合考量后內心有一定程度信賴的決定,愿意承擔在此過程中發生的支付、商品丟失或損壞、質量無法保障的風險。趙天水就曾在其研究中采用回歸分析驗證了消費者信任正向影響其購買意愿[3]。因此本研究將消費者信任加入研究模型,并提出如下研究假設:
H3:跨境電商平臺中消費者信任對消費者購買意愿具有正向影響。
平臺信譽是指消費者綜合在平臺上的購買體驗對平臺商品和服務做出的客觀評判。以天貓國際為例,由于天貓國際的價格優惠性,以及溯源碼和螞蟻區塊鏈正品追溯的質量保障和速度優勢在跨境電商領域具有強勢地位。以往的研究著作里,李奉慈通過對研究輕奢品的用戶網絡購買意愿得出網站的聲譽對其購買意愿具有正向影響。將平臺信譽納入研究模型,并提出如下研究假設:
H4:跨境電商平臺中良好聲譽對消費者購買意愿有正向影響。
感知風險是指消費者在跨境電商平臺購買商品時所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風險,如財產風險、個人信息安全風險、物流風險等,當人們不愿或無力承擔遇到的不確定的風險時,他們就會拒絕在此消費。崔健峰通過實證研究證明感知風險對沖動購買意愿有著負向影響,宋稚琦亦通過研究指出感知風險負向影響購買意愿[4]。將感知風險作為模型的變量,并提出如下研究假設:
H5:跨境電商平臺中感知風險性對消費者購買意愿具有負向影響。
感知娛樂性是指消費者在跨境電子商務平臺購物時,因其購物過程感受到的有趣、開心、滿足等情感。劉洋[5]等通過研究發現,一些有的較為個性化、娛樂性以及經濟性的購物節日會顯著正向影響人們的情緒及愉悅感知進而影響他們的沖動購物行為。結合以上論述,進一步提出如下假設:
H6:跨境電商平臺中感知娛樂性對消費者購買意愿具有正向影響。
國家政策是指國家為保障跨境電商的規范、健康發展而出臺的一些鼓勵或者引導性的政策,這些政策將對其在售商品類目、價格、質量以及運營等方面產生影響。2019 年1 月1 日起,國內調整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收政策,提高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商品限額上限,擴大清單范圍[6]。這對跨境行業而言具有重大影響,長期來看,新政策下商品質量的管控將更加嚴格,商品的通關也會隨之加快,從而減少人們等待物流的時間,滿足人們的需求進而增強其對平臺的信任感,從而刺激消費。因此,本文將國家政策加入到了研究模型中,并提出假設:
H7:跨境電商平臺中國家政策對消費者購買意愿具有正向影響。圖1 為提出的理論模型:

圖1 跨境電商平臺消費者購買意愿影響因素假設模型
模型通過調查問卷檢驗研究模型與假設是否成立,各研究變量的測量指標如表1。為提高正式問卷科學性,對問卷進行預試分析并進行問卷修正。修訂完成之后形成的正式問卷以網絡問卷的形式進行發放,共收回174 份,其中有效問卷148 份,問卷有效率為85.05%。

表1 各研究變量的測量指標
采用Cronbach’s Alpha 來衡量信度內部變量的一致性,用Cronbachα 系數來對問卷進行信度分析。結果顯示:整體量表的Cronbach α 系數值為0.902,遠大于0.8,這表示整體量表的數據可靠性程度較高;各自變量的Cronbach α 系數值0.7-0.9 之間說明各變量都有較可靠的信度。采用KMO 和Bartlett 檢驗進行效度驗證,研究數據顯示:整體量表的KMO 值為0.888 大于0.8,說明整體樣本數據的效度很好;八個自變量的KMO 值都大于標準值0.6,并且Bartlett 球體檢驗的顯著性概率水平均也都小于0.001,說明數據可用于對模型的檢驗。
在有效樣本中,男性占45.95%,女性占54.05%,可以看出女性依然是跨境電子商務消費的主要群體,男性購買力有所上升仍顯著不敵女性;年齡階段方面,18-25 歲的被調查者占比為73.65%,26-35 歲的被調查者占比為11.49%,36-45 歲的被調查者占比為6.76%,46 歲以上的被調查者比率為2.71%,可以看出跨境電子商務消費者普遍是在18-35 歲左右,比例越過80%,說明消費者較年輕化;學歷方面,學歷在本科以上的人群更喜歡選擇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進行購物,比例為69%左右;在職業方面,學生占到了很高的比例,共計63.51%。每月可支配收入方面,2000 元以下比例最高,為56.08%,其次是2001-4500 元,占比為25.68%。
利用SPSS 軟件對問卷數據進行相關分析,分析結果發現各自變量與購買意愿之間的相關系數值依次為0.555、0.521、-0.273、0.525、0.583、0.590、0.732,并且呈現出0.01 水平的顯著性,說明除感知風險與購買意愿為負相關關系外其他變量都有著正相關關系,這也證明了研究假設的正確性。相關性分析數據如表2:

表2 Pearson 相關
消費者信任正向影響其購買意愿,這表示跨境電商平臺要想在市場站穩腳步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就必須擁有自己的獨特優勢,必須在一些根本性的模塊如產品品質、支付安全等方面加強消費者信任;平臺信譽對購買意愿具有正向影響,表明了平臺的用戶評價和口碑對用戶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評斷方面;感知風險對購買意愿具有負向影響,表明了消費者在平臺瀏覽和購買商品時可能會遇到的個人信息泄露、支付風險以及商品丟失等風險,這些風險的發生將令消費者對平臺失望;感知有用性對購買意愿具有正向影響,表明了平臺帶給人們便利的生活體驗和生活享受使得他們愿意在此購物;感知易用性對購買意愿具有正向影響,表明了跨境電商網站或APP 的界面設計是否美觀,操作是否簡單便捷,購物推薦及優惠信息是否針對消費需要的重要性;感知娛樂性正向影響購買意愿,說明人們對于在跨境電商平臺購物不僅要求基本的流程便利和商品質量保障性,增加了對跨境電商平臺的趣味性和娛樂性的看中,購物不僅是買到自己需要的商品更是在購物過程中享受線上購物快樂的過程;國家政策對購買意愿具有正向影響,表明了國家的一些政策的實施如相關法律條約的出臺,相關產品稅費的調整等將直接影響人們對于該領域和某一類產品的關注。
通過以上研究分析,結合跨境電商的具體特點,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研究結果表明,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對跨境電商消費者的購買意愿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跨境電商平臺應從完善商品信息,簡化購物流程,提升物流速度等方面縮短消費者在購買一件商品所要花費的時間,為用戶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務[7],滿足用戶的多樣需求,同時,商家在保證商品質量的基礎上,應綜合考慮成本、利潤、競爭對手、市場環境等多種因素制定合理的價格,以增加消費者復購率。
由研究結果可知消費者信任對購買意愿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增強消費者信任的一個重要方面在于增強消費者異國文化認同感。跨境電商企業可以利用文化和商品糅合的方式進行營銷,使商品糅合海外優秀元素,賦予商品文化感,這樣消費者購物時既可感受商品的內在文化價值又可增加商業價值,從而激起消費者內心的購買欲。
由研究結果得知,感知風險對購買意愿產生負向影響,所以跨境電商企業要采取相應對策降低感知風險,嚴格選品把好質量關以保證商品品質安全,推出定制商品服務以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完善售后服務體系打造服務閉環,提升用戶購買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