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秋明
(景洪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學檢驗科 云南 景洪 666101)
貧血是臨床常見血液疾病,不同發病機制形成了不同類型的貧血,其中缺鐵性貧血、地中海貧血屬于常見貧血類型。臨床治療需要根據疾病發病機制及類型進行綜合評估,選擇最佳治療方案,因此有效、準確、及時的診斷及鑒別貧血對于臨床治療有著重要意義[1]。血常規檢驗屬于臨床貧血疾病診斷鑒別的常用手段,多種紅細胞參數聯合診斷效果更顯著[2]。基于此,本研究將對貧血患者的診斷鑒別應用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的檢驗價值進行分析,實驗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醫學檢驗科于2019 年12 月—2020 年12 月就診的120 例貧血患者作為觀察組,根據貧血類型分為地中海貧血(50 例)、缺鐵性貧血(70 例)。選取同期60 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地中海貧血 組 性 別 比( 男/ 女)21/29, 年 齡21 ~65 歲,平均年齡(41.25±2.37)歲;缺鐵性貧血組性別比( 男/ 女)34/36, 年 齡21 ~64 歲, 平 均 年 齡(41.57±2.14)歲;對照組性別比(男/女)31/29,年齡20 ~63 歲,平均年齡(41.46±2.28)歲。三組對照研究對象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納入標準:(1)貧血患者均符合《貧血診斷與治療》中分型標準;(2)體檢者各項指標均無異常;(3)所有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傳染性、中至重度臟器衰竭等影響檢驗指標的重大疾病;(2)妊娠期或月經期婦女;(3)近期服用影響檢驗指標藥物者;(4)患者依從性不佳。
所有研究對象均采用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診斷技術,具體操作如下:儀器選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來源:邁瑞BC-5380)及配套試劑(來源: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于晨空腹狀態下采集2 mL 靜脈血液,并按照相關標準進行儲存操作,將采集樣本送至檢驗科進行分析,充分混勻抗凝劑及血液樣本,并進行一系列標準操作,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進行紅細胞參數檢測,參數包括血紅蛋白(Hb)、紅細胞計數(RBC)、紅細胞分布寬度、平均體積、平均血紅蛋白、平均血紅蛋白濃度(分別為RDW、MCV、MCH、MCHC)。
(1)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參數包括Hb、RBC、RDW、MCV、MCH、MCHC。
(2)對比不同貧血組別的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參數包括Hb、RBC、RDW、MCV、MCH、MCHC。
(3)不同貧血組別診斷效能:診斷效能包括準確性、敏感性、特異性。
采用SPSS 23.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各項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RDW、MCV、MCH、MCHC)均與對照組有著顯著差異,其中Hb、RBC、MCV、MCH、MCHC 明顯更高,而RDW 明顯更低(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對比(± s)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對比(± s)
組別 例數 RDW/% MCV/fl MCH/pg MCHC/(g?L-1)觀察組 120 12.45±1.27 88.59±6.24 29.34±2.32 353.29±34.56對照組 60 17.25±1.83 73.29±5.43 19.17±2.45 282.83±27.49 t 20.522 16.172 27.210 13.759 P 0.001 0.001 0.001 0.001
地中海貧血患者的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中Hb、RBC、MCH、MCHC 比缺鐵性貧血參數更高,而RDW、MCV 參數水平顯著更低,兩組不同貧血類型在各項紅細胞參數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2 不同貧血組別的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對比(± s)

表2 不同貧血組別的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對比(± s)
組別 例數 Hb/(g?L-1) RBC/(×1012?L-1) RDW/%地中海貧血 50 97.47±11.34 3.25±0.47 12.38±1.23缺鐵性貧血 70 73.41±11.26 2.16±0.59 19.29±1.47 t 11.506 10.833 27.132 P 0.001 0.001 0.001組別 例數 MCV/fl MCH/pg MCHC/(g?L-1)地中海貧血 50 67.59±6.28 23.27±2.13 283.29±24.47缺鐵性貧血 70 78.49±5.32 20.17±2.48 265.83±27.32 t 10.259 7.152 3.602 P 0.001 0.001 0.001
地中海貧血中陰性(非地中海貧血)2 例,陽性(地中海貧血)48 例;缺鐵性貧血中陰性(非缺鐵性貧血貧血)6 例,陽性(缺鐵性貧血)64 例;兩組不同貧血類型診斷的準確性、特異性、靈敏度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且兩組采用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特異度較低,而靈敏度較高,見表3。

表3 不同貧血組別診斷效能對比情況[n,(%)]
缺鐵性貧血屬于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其形成機制是由于體內鐵元素不足,導致生產血紅素不足,繼而導致紅細胞再生障礙的貧血[3]。地中海貧血屬于遺傳學溶血性貧血,其形成機制是先天性珠蛋白基因異常引起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4]。兩種貧血類型的臨床癥狀及檢查手段相似性極高,出現誤診概率極高,因此有必要對貧血鑒別技術做進一步分析。
隨著臨床醫療技術的進步,基因診斷等手段也逐漸興起,但診斷經濟效益及價值不高,骨髓鐵染色屬于臨床缺鐵性貧血診斷金標準,存在較大創傷性,而血液檢驗具有診斷效率高、方便、安全等優勢,仍屬于臨床常用鑒別診斷貧血類型的手段[5]。本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各項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RDW、MCV、MCH、MCHC)均與對照組有著顯著差異,其中Hb、RBC、MCV、MCH、MCHC明顯更高,而RDW 明顯更低(P<0.05)。其原因在于貧血患者的紅細胞形態與健康者存在一定差異,血紅蛋白等含量也會出現明顯增加[6]。地中海貧血患者的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中Hb、RBC、MCH、MCHC 比缺鐵性貧血參數更高,而RDW、MCV 參數水平明顯更低(P<0.05)。其原因在于缺鐵性貧血患者是由于缺鐵導致體內無法合成足夠的血紅蛋白,且機體內鐵元素持續不穩定,加重缺鐵癥狀,降低紅細胞充盈度,繼而使得紅細胞異常生長,變得不均勻,RDW 升高;而地中海貧血患者是由于促使血紅蛋白中珠蛋白正常合成,導致機體內血紅蛋白顯著升高[7]。兩組不同貧血類型診斷的準確性、特異性、靈敏度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兩種貧血類型靈敏度較高,但特異性較低。
綜上所述,血常規檢驗篩查時應用紅細胞參數方法可對貧血患者作出初步診斷,具有較高的靈敏度,但具有較低特異性,可作為區分地中海貧血、缺鐵性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