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升
(菏澤市第二人民醫院檢驗科 山東 菏澤 274000)
2 型糖尿病的產生主要是由于患者機體胰島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糖代謝紊亂綜合征。近些年來,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升,2 型糖尿病的發生率也越來越高,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生命質量都會帶來一定的影響[1-3]。目前,已有研究表明,盡早診斷2 型糖尿病并接受治療干預,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并發癥的產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目前,我國判斷2 型糖尿病的病情程度主要依靠空腹血糖進行判斷,但是在這幾年來許多專家開始提出將糖化血紅蛋白(HbA1c)作為2 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之一,糖化血紅蛋白能夠將受檢查者經2 ~3 個月的血糖水平呈現出來,有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4-5]。
擇取在我院2018 年10 月—2020 年10 月治療的2型糖尿病800 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其中僅僅接受單純血糖監測的400 患者作為對照組,另外接受血糖監測、HbA1c 監測的400 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對照組中,年齡最小者38 歲、年齡最大者76 歲,平均年齡在(57.6±3.5)歲,男患者269 例、女患者131 例,病程時間為1 ~9 年,平均病程時間為(4.5±1.6)年。觀察組中,年齡最小者36 歲、年齡最大者78 歲,平均年齡在(59.2±3.1)歲,男患者251 例、女患者149 例,病程時間為1 ~11 年,平均病程時間為(5.6±1.5)年。
兩組2 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齡、病程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1)本次研究入院患者均知曉本次意圖并簽署相關協議;(2)所有患者年齡均<80 歲。排除標準:(1)將存在肝臟、腎臟功能障礙患者排除;(2)存在其他代謝性疾病患者排除。
1.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與觀察組2 型糖尿病患者均接受常規治療方案,主要采用降糖藥物進行治療,同時結合飲食護理和健康教育,若患者存在其他癥狀,給予對癥治療。
1.2.2 監測方法 80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在檢查前8 h 需要禁食禁水,清晨給患者服用葡萄糖進行耐量試驗,檢測HbA1c 和葡萄糖耐量試驗檢測糖尿病的靈敏度和特異性。給予對照組40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實施常規空腹血糖監測,每周進行2 次,根據血糖水平變化情況調整治療的方案。血糖測定,設備選擇貝克曼庫爾特公司生產的AU5800 生化分析儀以及相關配套設施,測定方法選擇己糖激酶法,抽取靜脈血液3 mL 作為樣本,在真空促凝管中保存,進行離心處理后,取出血清進行檢測。
給予觀察組40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在空腹血糖監測的基礎上實施HbA1c 測定,具體測定方法如下:血糖測定,設備選擇貝克曼庫爾特公司生產的AU5800 生化分析儀以及相關配套設施,測定方法選擇己糖激酶法,抽取靜脈血液3 mL 作為樣本,在真空促凝管中保存,進行離心處理后,取出血清進行檢測。HbA1c 測定,設備選擇伯樂D-10 糖化血紅蛋白設備以及配套試劑,測定方法選擇高效液相色譜法。抽取患者靜脈血液3 mL 作為樣本單后加入肝素抗凝,實施全血檢測。
分別為兩組2 型糖尿病患者實施了血糖及HbA1c 檢測,并給予相應治療后,對以下三個指標進行比較:(1)記錄并對比HbA1c 和葡萄糖耐量檢測糖尿病的靈敏度和特異性;(2)對比兩組2 型糖尿病患者治療前后的空腹血糖、HbA1c 水平;(3)對比兩組2 型糖尿病患者治療后的并發癥發生情況。
采用SPSS 17.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根據葡萄糖耐量標準對HbA1c 不同臨界點進行分析發現,當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超過6.0%,則說明結果呈陽性,患者患有糖尿病。
觀察組血糖指標、HbA1c 指標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對比(± s)

表1 兩組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對比(± s)
組別 例數 時間 空腹血糖/(mmol?L-1) HbA1c/%觀察組 400 治療前 8.52±2.19 8.76±2.36治療后 5.33±1.24 5.64±1.14對照組 400 治療前 8.57±2.04 8.74±2.62治療后 6.13±1.57 6.53±1.53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2 型糖尿病患者治療前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糖尿病屬于慢性內分泌疾病的一種,具有終身性的特點,糖尿病分為1 型糖尿病和2 型糖尿病,其中2 型糖尿病的發生率越來越高,若不及時對患者進行治療,則容易導致多種并發癥產生,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威脅。目前,已有研究表明2 型糖尿病越早診斷、越早治療的作用效果更為理想,其中血糖是常規檢測指標[6-8],為了提高對患者病情的了解程度,我們將HbA1c 應用于檢測的過程中,HbA1c 能夠作為長期監測標準,能夠了解過去3 個月患者的病情狀況,對血糖水平的控制有著理想的效果。
通過本結果上看,觀察組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標、糖化血紅蛋白指標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7.5%,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42%,兩組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結果充分證明了糖化血紅蛋白在2 型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能夠幫助醫生及時調節藥物使用劑量或者類型,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利用HbA1c 指標能夠對病情進行綜合性評估,提前預防各類并發癥的產生,提高2 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將HbA1c 應用于2 型糖尿病診斷以及療效監測的過程中,能夠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產生,對控制血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幫助患者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病情進展情況,提高他們的自我護理意識,是一項值應用指標[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