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翠芳
(惠州市第六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 廣東 惠州 516200)
PCI 治療也稱為冠狀動脈介入手術,通常稱為心臟支架手術。手術是刺穿血管,使導管在血管中向前移動,到達冠狀動脈開口,使用特殊傳送系統(tǒng)將支架運送到需要放置的地方,然后放置和撤出導管,結束手術。是治療冠狀動脈疾病和血管閉塞的常用支架治療方法,擁有療程短,創(chuàng)傷小,療效顯著等優(yōu)點。本研究對應用手機APP 對PCI治療的冠心病患者進行心理干預的效果進行分析。
選擇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我院收治的74 例進行PCI(譯為冠狀動脈介入術)患者,隨機分組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37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心理護理,使用專業(yè)的心理輔導,應該耐心對待患者,啟發(fā)和安撫他們,幫助他們保持放松。讓患者感到溫暖,以減輕患者的不良情緒。以患者為本,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注意患者的心理變化,鼓勵患者,適當轉(zhuǎn)移他們的注意力。得到患者家屬的支持,通過音樂、娛樂等方式幫助患者放松。針對不同年齡、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的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幫助患者理解護理內(nèi)容。
研究組:設立手機APP,并且挑選專業(yè)醫(yī)護人員對APP 進行管理,每日進行冠心病術后相關內(nèi)容的視頻、文字等推送,并且APP 內(nèi)設立患者交流模塊,可以讓患者與患者之間進行疾病、生活等交流,并且有專人負責,要求交流內(nèi)容積極向上,在APP 內(nèi)可以設置音樂和影視內(nèi)容的推送,要求以輕音樂和歡快的電影為主,幫助患者放松和改善不良情緒。并且在APP 內(nèi)設置患者每日食譜推薦,以及每日運動打卡、睡眠鬧鐘等功能,促進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比較患者依從性、LVEDD、LVESD、LVEF、SAS 和SDS評分,護理滿意度和生活質(zhì)量。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頻數(shù)和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后研究組患者依從性高與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依從性比較[n(%)]
干預后研究組LVEDD、LVESD、LVEF 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LVEDD、LVESD、LVEF 比較(± s)

表3 兩組LVEDD、LVESD、LVEF 比較(± s)
LVESD/[mL·(m2)-1]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研究組 37 40.25±10.26 59.92±10.83 34.12±9.53 50.62±11.23對照組 37 40.18±10.16 48.01±10.34 34.29±9.44 44.97±11.15 t 0.0295 4.8383 0.0771 2.1717 P 0.9766 <0.001 0.9388 0.0332組別 例數(shù)LVEDD/[mL·(m2)-1]

表3(續(xù))
干預后研究組SAS 和SDS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SAS 和SDS 評分比較(± s,分)

表4 兩組SAS 和SDS 評分比較(± s,分)
SDS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研究組 37 63.59±11.65 28.56±6.88 61.13±10.79 29.25±8.83對照組 37 63.77±11.48 43.28±7.13 61.45±10.67 40.06±9.36 t 0.0669 9.0368 0.1283 5.1100 P 0.9468 <0.001 0.8983 <0.001組別 例數(shù)SAS
干預后與對照組對比,研究組護理滿意度較高(P<0.05),見表5。

表5 兩組護理滿意情況比較[n(%)]
干預后研究組生活質(zhì)量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兩組生活質(zhì)量比較(± s,分)

表6 兩組生活質(zhì)量比較(± s,分)
組別 例數(shù) 健康狀況 生理機能 情感職能研究組 37 74.64±10.11 76.03±10.18 75.29±10.67對照組 37 61.01±10.56 61.22±12.26 61.66±11.76 t 5.6711 5.6531 5.2212 P<0.001 <0.001 <0.001組別 例數(shù) 生理職能 社會功能 精神健康研究組 37 75.56±12.71 75.92±12.52 75.04±11.37對照組 37 62.64±12.07 61.65±11.92 60.39±11.53 t 4.4837 5.0212 5.5031 P<0.001 <0.001 <0.001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疾病的縮簡稱,指由冠狀動脈狹窄或痙攣、冠狀動脈疾病及缺氧引起的心臟病[1]。它嚴重威脅著患者的健康,是導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冠心病的預防和治療、降低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已經(jīng)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我國冠心病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健康[2]。PCI 是一種冠狀動脈支架手術,是一種治療冠狀動脈疾病和血管閉塞的支架療法。一般來說,PCI 包括經(jīng)皮冠狀動脈球囊擴張術、經(jīng)皮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和冠狀動脈內(nèi)旋轉(zhuǎn)切除術。對于PCI 術后的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是促進病情康復的關鍵,因此心理干預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PCI 治療也稱為冠狀動脈介入手術,通常稱為心臟支架手術。手術是刺穿血管,使導管在血管中向前移動,到達冠狀動脈開口,使用特殊傳送系統(tǒng)將支架運送到需要放置的地方,然后放置和撤出導管,結束手術。是治療冠狀動脈疾病和血管閉塞的常用支架治療方法[4],擁有療程短,創(chuàng)傷小,療效顯著等優(yōu)點。術后患者需要定期到醫(yī)院做心電圖、心臟超聲和功能檢查。如果心功能異常,及時到醫(yī)院治療,以免耽誤最佳治療時機[5]。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更多的休息,避免疲勞,特別是控制情緒,因此需要在術后進行心理干預,減輕不良情緒帶來的不良反應。
本研究證明應用手機APP進行心理干預的效果顯著。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手機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人們每日對著手機的時間達到8 h 以上,手機APP 也越來越多種多樣。而單純的語言上的心理干預效果也越來越差,有研究表面數(shù)字化心理干預手段,如基于電腦、手機、平板等開展的心理干預,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一問題,減輕社會負擔[5]。本研究通過建立手機APP 系統(tǒng),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干預,達到了顯著的效果。
綜上所述,應用手機APP 對PCI 治療的冠心病患者進行心理干預,臨床效果顯著,可以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治療和用藥的依從性,促進病情康復,提高臨床效果,進而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質(zhì)量,具有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