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浩亮,聞 瑜,朱 健,沈 宏,朱忠杰,張鳳梅,許冬佳,魯林杰,沈 賢
(浙江省海寧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 浙江 海寧 314400)
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是消化性潰瘍、胃癌、慢性萎縮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被WHO列為人類胃癌的第Ⅰ類致癌因子。我國成年人H.pylori感染率在40%~60%[1],目前推薦[1]使用含鉍劑的四聯療法(鉍劑+質子泵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2 種抗生素)根除H.pylori。西藥治療H.pylori感染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不良反應大,長期用藥可使病原菌產生耐藥性,且根除H.pylori 后難以逆轉萎縮性病變的進一步發展,易反復。大量實驗數據和臨床研究資料證實[2-3],中醫藥在根除H.pylori 和促進受損胃黏膜修復方面有良好的療效和獨特的優勢,可起到協同作用,減輕西藥的不良反應。養胃顆粒可緩解臨床癥狀、改善胃黏膜萎縮的病理狀態,對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療效可靠[4]。但對于四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的研究相關的研究較少。本次將對養胃顆粒聯合四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進行探索,揭示其起效機制,為其臨床應用和適應證的進一步擴大奠定基礎。
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在海寧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確診為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患者共300 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150 例,男76 例,女74 例,平均年齡(41.41±13.48)歲。觀察組150 例,男77 例,女73 例,平均年齡(42.91±13.16)歲。兩組間年齡、性別、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以給予以鉍劑為基礎四聯療法(阿莫西林1.0 g 2 次/d;克拉霉素0.5 g 2 次/d;膠體果膠鉍0.2 g 2 次/d;艾司奧美拉唑腸溶片20 mg 2 次/d。療程14 d)。觀察組在此基礎治療基礎上,給予養胃顆粒(5 g/次,3 次/d),療程14 d。治療前后均檢測碳14或碳13 尿素呼氣試驗。納入標準:(1)感染診斷符合以下三項之一即陽性:胃黏膜活檢行快速尿毒酶、組織學檢測、碳14 或碳13 尿素呼氣試驗。(2)根除診斷符合以下陰性:碳14 或碳13 尿素呼氣試驗。(3)年齡18 ~70 歲。(4)愿意參與本次臨床研究。排除標準:(1)存在消化性潰瘍、消化道腫瘤、消化道出血。(2)合并嚴重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病變。(3)明確表示拒絕胃鏡黏膜活檢、碳14 或碳13 尿素呼氣試驗及復查。(4)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5)明確表示無法堅持服藥。(6)對養胃顆粒、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鉍劑、艾司奧美拉唑腸溶片過敏。
(1)治療前檢測:PPI 至少停2 周;抗生素、鉍劑、抗菌作用中藥至少停4 周。(2)治療后復查:①服藥14 d 后,停藥至少4 周后復查碳14 或碳13 尿素呼氣試驗;②同時滿足:PPI 至少停2 周;③抗生素、鉍劑、抗菌作用中藥至少停4 周。陰性表示治療成功,陽性表示治療失敗。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檢驗進行比較,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H.pylori 根除率為85.33%,觀察組H.pylori根除率為93.3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2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H.pylori 根除率比較(例)
H.pylori 感染是一種感染性疾病,與眾多消化系統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根除H.pylori 可在一定程度上預防胃黏膜萎縮和腸化生,可作為預防胃癌的一級措施,國內外指南[1,5]均推薦四聯療法治療H.pylori 感染。但萎縮性病變難以因H.pylori 的根除而得到逆轉,且長期用藥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不良反應大,易使病原菌產生耐藥性。中醫藥[6]可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根除H.pylori,促進受損胃黏膜修復。部分中藥如黃連、黃芩、山楂、高良姜、烏梅、蒼術、苦參、陳皮、玄胡等已被證實在體外具有一定的抑制H.pylori、殺滅H.pylori的作用[7]。
養胃顆粒屬于中藥制劑,其藥物成分主要包括黃芪、黨參、陳皮、香附、白芍、玄胡、烏梅、甘草等中藥材。黃衍強等[8]研究發現黃芩苷對耐藥H.pylori 有較明顯的抑制作用,可以抑制耐藥H.pylori 生物膜形成。黨參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調節胃腸運動,具有抗潰瘍、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等作用。陳皮能改善平滑肌運動,甲基橙皮甙具有抗潰瘍作用。烏梅有增食欲、促消化、刺激唾液腺及胃腺分泌消化液、促進腸蠕動、消除炎癥的作用,體外實驗[9]發現烏梅對H.pylori 有抑制作用,且不易產生耐藥性。香附提取物具有解熱鎮痛、抗菌消炎作用。白芍的有效成分芍藥苷,具有止痛、抗炎、以及多途徑抑制自身免疫反應等多種藥理作用。玄胡的主要成分去氫延胡索乙素,能減少胃液分泌、保護胃黏膜,延胡索總堿及其醇提取物有抗潰瘍及較好的鎮痛鎮靜作用。甘草中的有效成分為甘草次酸對保護胃黏膜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將上述藥物配伍組成制劑的養胃顆粒可起到協同作用,能調整機體免疫功能,鎮痛、抗炎,具有抗潰瘍、抑制胃液分泌、調節胃酸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保護胃黏膜、促進受損胃黏膜修復、調整胃腸運動功能、改善胃的微循環的作用,不良反應較小,且不易產生耐藥性。
國內文獻顯示,目前養胃顆粒在臨床上用于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療效可靠無副作用[4]。相關文獻認為,養胃顆粒有利于降低H.pylori 陽性慢性糜爛性胃炎患者炎癥反應,促進胃泌素分泌降低,提高PG Ⅰ/PG Ⅱ比值,改善胃黏膜內環境,增加胃黏膜血液和營養供應,促進胃黏膜腺體的修復與再生,提高臨床療效和H.pylori 根除率[10-11]。本結果顯示,養胃顆粒聯合以鉍劑為基礎四聯療法的H.pylori 根除率明顯高于單純以鉍劑為基礎四聯療法的根除率,提示養胃顆粒抗H.pylori 的作用。
養胃顆粒聯合四聯療法能夠顯著提高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根除率,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阻斷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病的的發生,養胃顆粒的成分能對幽門螺桿菌有抑制作用,可以優化該類患者的治療方案,提高H.pylori 的根除率,為其臨床應用和適應證的進一步擴大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