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良,邵柳彬,王新杰
(佛山市高明區中醫院骨傷科 廣東 佛山 528000)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臨床上發生率較高的骨折類型,老年人是主要患病人群,尤其是近年來人口老齡化問題加劇,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遞增的發展趨勢。目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內釘(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內固定術是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常用方法,具有創傷性小、操作簡單、固定牢固等優勢,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髖關節功能。但在臨床工作中,雖然手術醫生的操作程度不斷提高,術中出血量也明顯減少,但患者術后仍會出現較為嚴重的和進行性的貧血癥狀,存在不可忽視的隱性失血[1-3]。西醫上對于術后隱性出血尚無較好的預防方法,中醫學上認為該病的病機特點為本虛標實,應以活血益氣為主要治療原則。本次研究共選取60 例患者,旨在進一步研究補陽還五湯的臨床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在我院接受PFNA 內固定術治療的60 例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各30 例。對照組:男17 例,女13 例;年齡61 ~84 歲,平均年齡(72.46±2.38)歲;AO 分型:A1 型12 例,A2 型18 例。觀察組:男18 例,女12 例;年齡62 ~86 歲,平均年齡(72.87±2.59)歲;AO 分型:A1 型11 例,A2 型19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4]:(1)均為我院骨科住院患者,符合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診斷標準;(2)年齡均在60 歲以上;(3)于骨折后的24 h 內入院接受治療;(4)對治療方法表示知情和同意,術前簽署知情同意書,且明確表示自愿參與研究。排除標準[5]:(1)合并其他部位骨折;(2)合并凝血功能障礙、肝腎功能障礙,或患有血液系統疾病、胃腸道出血疾病;(3)治療依從性差,無法遵醫囑配合完成質量;(4)同期行其他手術治療;(5)血糖和血壓不穩定。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均在入院后的48 h 內接受PFNA內固定術治療,兩組患者的手術操作均由同一醫生完成,選用的內固定物均來自于同一廠家。
對照組患者術后予以常規預防感染和護胃治療,給予1 500 U 低分子肝素鈣進行皮下注射,以預防深靜脈血栓。
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增加補陽還五湯口服,于術后第1 d 開始服藥。藥方組成:赤芍10 g、川芎10 g、當歸尾10 g、地龍5 g、黃芪60 g、桃仁10 g、紅花10 g。水煎服,雙煎,1 劑/d。所有中藥材均由北京同仁堂提供,并在我院中藥房內統一煎取。
(1)對兩組的術中出血量、術后出血量、隱性出血量進行準確統計,同時于術前、術后第1 天、術后第3 天、術后第5 天、術后第7 天、術后第10 天檢測兩組患者的血常規指標,包括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壓積,并將兩組的各項指標進行組間和組內比較。(2)于術前和術后評估兩組患者的髖關節功能,使用髖關節Harris 量表[6]予以評價,量表的總得分是100 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髖關節功能改善情況越好。
采用SPSS 23.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中、術后出血量比較(± s,mL)

表1 兩組術中、術后出血量比較(± s,mL)
組別 例數 術中出血量 術后出血量觀察組 30 92.13±2.18 115.46±3.35對照組 30 92.51±3.37 154.84±4.68 t 0.038 37.476 P 0.845 <0.001
術前兩組的髖關節Harri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 個月,評觀察組的髖關節Harris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髖關節Harris 評分比較(± s,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髖關節Harris 評分比較(± s,分)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 t P觀察組 30 42.15±3.37 85.61±4.45 42.644 <0.001對照組 30 42.55±3.46 62.53±4.94 18.145 <0.001 t 0.454 19.013 P 0.652 <0.001
觀察組患者的隱性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術后兩組隱性出血量比較(± s,mL)

表3 術后兩組隱性出血量比較(± s,mL)
組別 例數 隱性出血量觀察組 30 422.35±8.47對照組 30 505.41±9.69 t 35.348 P<0.001
兩組術前、術后第1、3 天的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壓積比較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5、7、10 天,觀察組的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壓積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術前、術后血常規指標比較(± s)

表4 兩組術前、術后血常規指標比較(± s)
組別 例數 時間 血紅蛋白/(g?L-1) 紅細胞壓積/%觀察組 30 術前 116.53±4.12 24.38±2.16術后第1 天 91.45±3.26 26.84±2.25術后第3 天 90.84±3.32 28.94±2.11術后第5 天 108.45±4.62 37.25±2.46術后第7 天 114.48±5.23 41.18±2.49術后第10 天 119.95±5.33 49.68±2.23對照組 30 術前 116.48±4.28 24.39±2.15術后第1 天 91.24±3.05 26.47±2.78術后第3 天 90.47±2.51 28.87±2.18術后第5 天 92.51±4.15 35.88±2.63術后第7 天 95.52±4.68 39.62±2.11術后第10 天 98.48±4.74 42.54±2.09
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劇,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發生率不斷提高,而PFNA 內固定術成為首選的治療方法,以微創、手術時間段、操作簡單、內固定牢固等優勢在各級醫院的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雖然PFNA 內固定術的治療效果較好,但術后隱性失血量大會延長患者術后身體的恢復時間,增加肺部感染、靜脈血栓等并發癥的發生風險,這也引起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西醫上預防PFNA 內固定術后隱性出血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中醫在“治未病”方面有多年的經驗和獨到的優勢。本結果提示,用補陽還五湯進行治療的患者其術后出血量和隱性失血量更少,髖關節功能的恢復效果更好,并且術后血常規改善。補陽還五湯是由代名醫王清任創制的益氣活血的經典方劑,方劑中的赤芍可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川芎可活血行氣、祛風止痛[7];當歸尾可補血、活血、調經、止痛;地龍可清熱定驚、通絡平喘;黃芪可補氣固表;桃仁可活血化瘀;紅花可活血通經、散瘀止痛。諸藥合用,有活血、通絡、補氣至功效。
綜上所述,將補陽還五湯運用在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PFNA 內固定術后的治療上不僅可以減少患者的隱性失血量,同時還可以改善血常規,促進患者髖關節功能的恢復,故可在臨床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