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倩倩
(杭州市濱江區白金海岸幼兒園,浙江 杭州 310051)
在學前階段貫徹落實愛國主義教育是學前教育的應有之義,而當前愛國主義教育在學前階段的落實情況是不容樂觀的,存在邊緣化、表面化和單調化等問題,值得教育界予以重視、思考和改進。
幼兒在各方面正處于成長的第一高峰期,特別是在精神層面,需要有一個正確的方向標。因此,在幼兒園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是一件十分有價值且有意義的事情。第一,愛國主義教育有利于幫助幼兒在學前期形成正確的道德判斷標準,能夠判斷基本事件的對與錯、好與壞;第二,愛國主義教育可以幫助幼兒從小就開始認識中國,建立愛國主義情感,從而在心中產生強烈的祖國認同感和心理歸屬感;第三,愛國主義教育有助于塑造幼兒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養成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和平的優良品質。
通過對杭州幼兒園的初步調查,筆者發現愛國主義教育在當前幼兒園的教育實踐中情況不容樂觀,普遍存在以下三種共性問題:首先,很多幼兒園愛國主義教育被邊緣化了,存在有名無實的現象;其次,幼兒園愛國主義教育缺乏深度,幼兒并不能深刻了解愛國主義;最后,幼兒園愛國主義教育存在著形式單一、重點雷同的實踐性問題,很多幼兒園都采取比較單一且相似的方式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影響了教育效果。
筆者對杭州市30所幼兒園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開展了簡單的調查,發現以下幾種情況(如下表所示)。

30所幼兒園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情況總結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大多數幼兒園是不重視愛國主義教育的,而且從形式和頻率來看,很少有幼兒園將愛國主義教育作為幼兒園的一項固定、長期的活動來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被邊緣化,通過結構性訪談筆者發現,其原因主要來自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由愛國主義的特質所致。愛國主義從本質而言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崇高的思想品質,內涵豐富且抽象,屬于比較抽象化、政治性、嚴肅性的內容,距幼兒的認知經驗較遠,與幼兒的興趣脫節。不僅如此,作為愛國主義教育主要的傳播者和教育者,不少幼兒教師對帶有政治色彩的愛國主義教育存在一定的距離感。
另一方面被教育對象的年齡特點影響。幼兒園的教育對象處于3~6歲,心智尚未發育健全,認知和思維尚處于實踐階段,他們大多通過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的方式來獲取知識和能力。
愛國主義教育是一種濃烈而深沉的愛,其核心是“愛”。一個人的情感與認識是緊密聯系的,是在認識過程的基礎上發生的,幼兒也不例外。但幼兒有自身的特點,要想愛國情感在幼兒心中永駐,教師需要進行深刻而特別的教育。而當前幼兒園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時更多的是采用表面形式,將周一的“升旗儀式”稱為“愛國主義的典型代表”,但往往升旗對象固定,或者升旗只停留于熟悉出旗、走步、卷旗、甩旗、拉旗幾個動作,并沒有從根源上去理解這件事情的必要性,忽略了升旗儀式與愛國主義教育的聯系。因此,愛國主義教育更多時候是形式多于內涵,且時間分散,導致幼兒的情感共鳴沒有被真正喚醒,這樣的愛國主義教育是低效且乏味的。
當前幼兒園愛國主義教育形式主要有固定性、常規性、特色性幾類活動,比如升旗儀式一般作為固定性活動在每周一晨會進行,利用升國旗、奏國歌的形式來營造莊嚴的愛國氛圍,是大多幼兒園普遍采用的方式。個別幼兒園會利用節日弘揚中華文化,通過參觀博物館等形式培養幼兒的愛國情感。大部分幼兒園會選擇用集體教學的方式傳播愛國主義思想。
由上圖可見,幼兒園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形式更多集中在升旗儀式和集體教學上,這種比較嚴肅、平靜且教科書式的方式帶來的活動成效不理想,幼兒心中的愛國情感并不能很好地得到陶冶。
第一,可以通過開發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題,提高愛國主義教育在幼兒園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剖析愛國主義教育中內容、提要、最核心的三點,從而豐富愛國主義教育的內涵;第三,利用幼兒園的優勢,采用多樣化的形式從多種角度來落實愛國主義教育。充分運用這些策略,幼兒園的愛國主義教育會更加活潑生動、讓人印象深刻。
主題是幼兒園中最常見且能豐富幼兒認知、能力和情感的一種教育途徑,具有系統性、完整性的特點,可以幫助幼兒更為深刻、全面、有效地感知和理解事物。愛國主義教育作為一個抽象性的主題,需要突出實踐性、操作性,讓幼兒能夠從真實的環境和實物中去感知、內化。
1.表達創造階段:進行《祖國我愛你》教學時可開展繪畫類“我心中最美的祖國”、實踐“走進大好山河”、建構類“我最難忘的中國建筑”、藝術類“愛國舞臺秀”等主題活動。
2.認知內化階段:進行《祖國真棒》教學時可開展親子互動類“收集共享祖國棒的信息”、語言類“小腳走中國”、合作類“垃圾分類小隊”等主題活動。
3.親身感知階段:進行《祖國的寶貝》教學時可開展“參觀各類文明展館”“觀看中國宣傳片”“走進解放軍營地”等主題活動。
考慮到幼兒園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特殊性,活動內容應該要謹慎篩選,而內容的選擇要基于教育目標。在幼兒園階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最重要的是培養幼兒熱愛祖國、珍視和平、團結友善等精神品質。根據以上三點目標制訂了以下的愛國主義內容。
1.熱愛祖國:祖國古代文明(四大發明、京劇、功夫、陶瓷、雜技、皮影戲、《西游記》、漢字等)、祖國現代科技(激光、雜交水稻、5G通信技術、高鐵、航空航天、軍事裝備等)、祖國大好河山(城市、景點、民族)。
2.珍視和平:在“921”國際和平日書寫愛心倡議書、在國家公祭日哀悼、演唱《我和你》歌曲、為烈士掃墓等。
3.團結友善:運動接力賽、義賣捐款、組織紅歌合唱團、皮影戲表演。
幼兒園靈活的課程安排和相對自由的組織形式,使得愛國主義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各種契機,貫穿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可以用無聲或有聲的方式呈現。可以是班級的一塊主題墻、教師組織的一次實踐活動、幼兒進行的一次探討、幼兒出游后的一次互動,只要能夠運用得體的教育形式、得當的教學方法,都可以保障愛國主義教育的高效落實。常見的五種活動形式有集體教學、區域游戲、戶外運動游戲、社會實踐與參觀。這些實踐活動也需要家長的幫助和配合。在多樣活動的熏陶下,幼兒對愛國主義的情感定會逐步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