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朦嬌
(南通市海門區實驗小學,江蘇 南通 226100)
小學中年級合唱是音樂教學中很重要的部分,很多時候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和音樂的感受能力都是通過集體合唱的方式展現出來的。當前的素質教育要求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學會感知美及建立高尚的情操。如何通過合唱構建適合小學生的美育體系是音樂教師需要不斷研究的課題。在日常教學中,音樂教師需要從合唱的教學目標、實踐方法等方面來開展教學,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滲透、加強美育。
美育是指為培養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而進行的相關教育,也指美感教育或審美教育,是素質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國當前中小學實施美育主要是為了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以及培養學生的心靈美、行為美。
美育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核心素養的重要環節,通過美育可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美育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發展學生的道德情操,還可以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開發智力,有益于身心健康。美育給學生帶來的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引導作用。
美育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欣賞美,還要讓學生提升對美的鑒賞能力。合唱跟其他學科性的學習不一樣,它的學習氛圍比較輕松,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比較高。
教師在進行合唱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審美要求,做出合適的課程安排。教師在課前需要收集合唱曲目的背景資料,讓學生在了解背景資料的基礎上用心體會作者創作時的心境和感受,進而慢慢培養他們的鑒賞能力。
合唱是一種集體性的活動,需要每個學生利用自身的優勢演唱優美的歌曲。在合唱中,每個學生的表現都很重要。因此,在日常合唱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講解合唱技巧及相關音樂知識,引導學生科學合理地發聲。學生不僅要學會識譜并掌握基本的發聲技巧,還要學習相關的音樂知識。
在合唱中,要想完美演繹音樂就需要學生之間有很高的默契度。學生要根據不同的歌曲對自己的聲音進行不同程度的控制。但每個學生都是相對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特點、個性、思想,要想讓學生完美演繹音樂,就需要學生之間具有極強的凝聚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學生經過磨合后相互適應就能達到和諧統一的狀態。
小學合唱教學的前提是教師講解專業的合唱知識,學生在掌握了音樂知識和技巧之后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合唱實踐。沒有相關專業知識的鋪墊,學生很難進行合唱演繹。教師可以通過講解合唱的基礎概念及演唱技巧,讓學生不斷地演示合唱的方法。
對小學中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沒有接觸過正規的合唱訓練,教師要想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就需要帶領學生進行實踐,將抽象的專業知識轉變成直觀的行為,這樣學生能夠更加高效地掌握相關專業知識。例如,教師在教學生整體性呼吸時,可以先讓兩個學生一起呼吸,然后增加人數,最終達到所有學生都能同步呼吸的狀態。在教起聲時,教師可以就“硬起聲、軟起聲”給學生做示范,教師演示完之后讓學生練習,然后針對每個學生的發音情況進行糾正。同樣需要給學生進行演示的還有“連音唱法、跳音唱法、加強音唱法”,這三種唱法存在區別,光憑語言是沒有辦法讓學生理解的。
在日常合唱教學中,教師可采用“獨唱+合唱”的方法開展教學。在合唱訓練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讓學生進行階段性的獨唱,這樣才能有效避免有些學生濫竽充數,才能更加精準地把握每個學生的歌唱水平。而“獨唱+合唱”則是挑選一兩名唱功較好的學生領唱,在教師伴奏的情況下更好地進行合唱。
《紅星歌》這首歌有高聲部和低聲部,對于小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師在合唱教學中需要采用“獨唱+合唱”的教學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夠開口唱歌,讓他們在提前熟悉歌詞的情況下練習。為了提高學生練習合唱的積極性,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將班級學生分成兩組,然后讓兩組成員進行PK,獲勝方可以獲得一些小獎勵。這樣的方式能提高學生練習合唱的積極性,讓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
基于“獨唱+合唱”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在學生選擇獨唱之后,將其他學生分成等份的兩組,一組學生負責合唱的高聲部,另一組負責合唱的低聲部,學生在自己所在的小組進行相關練習,慢慢地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教師負責伴奏及指揮,學生負責各自的聲部,在默契配合的基礎上進行合唱。
《紅星歌》是一首雄壯的兒童隊列歌曲,合唱時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唱出那種小英雄的氣概。教師負責伴奏和指揮,根據學生的音色特點將他們分成高音部小組和低音部小組,學生在教師的指揮下能夠更好地唱出這首歌。分組安排聲部可以讓學生更加清楚自己的位置,在合唱中更好地負責自己的部分,這樣即使在合唱過程中有其他同學出現失誤,自己也能正常地發揮出正常水平。合唱是多聲部的集體活動,只要每個聲部都能生動完美地展現出自身的能力,整場合唱就沒有問題,歌曲里的情感和內涵就能通過學生的歌聲傳遞給觀眾,讓觀眾體會到歷史背景下的革命情感。
教師可以指出學生在合唱過程中的優缺點,在鼓勵學生的基礎上幫助學生適時改正。教師在點評時一定要顧及學生的自尊心,先表揚,再用委婉的話語指出錯誤。點評完之后引導學生相互糾正錯誤,這樣的方式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合唱技能,還能增加學生之間的互動、增進情誼。
《打靶歸來》是一首經典的革命歌曲。學生在合唱的時候,會遇到一些小問題。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跟著音頻或視頻簡單學習唱法,然后一起合唱。教師點評后可以讓學生一對一進行練習,讓學生互相找錯誤,幫對方糾正。這樣的糾錯方式能加強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學生在積極參與課堂互動的基礎上不斷提升自己的歌唱水平。若是大部分學生都會碰到的問題,教師則可以讓學得比較好的學生展示,這樣的方式能反向促進學生進行更加有效的合唱學習。
小學中年級合唱教學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教師在明確音樂美育目標的基礎上,采取不同的實踐方式,開展多維度的美育。合唱教學能夠對小學生進行美學感受傳遞,貫穿美學價值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審美鑒賞能力。另外,美育要求學生要有發現美的眼睛,能在合唱的過程中發現音樂美,并通過自身的想象構建起不同的音樂情境。小學中年級合唱是學習美、感受美、傳遞美的過程,教師在合唱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對學生不斷進行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