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維
(揚州文化藝術學校,江蘇揚州 225000)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傳統歷史文化日益受到現代人的推崇與喜歡。二胡作為中國優秀的傳統樂器,其獨特的音樂元素及表現力,成為承載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工具。當前,二胡走進課堂,二胡教學的有效實施,應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善于從視唱練耳中,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創造力,讓二胡真正的走進學生的情感之中,這是實現有效二胡教學的關鍵所在。在研究中發現,視唱練耳為二胡教學提供了載體和方法,應注重視唱練耳在二胡教學中的重要地位,這對于提高二胡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立足二胡教學研究,就如何從優化教學環境、創新教學方法中,實現視唱練耳的有效運用,做了如下具體闡述。
二胡是我國的重要民族傳統樂器,在傳承中國文化、展現東方音樂之美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當前,二胡走進學校,在課堂系統性、專業性的教學之下,正受到越拉越多人的喜愛。相比于其他樂器,二胡教學更加注重視唱練耳,以培養學生的樂感、韻律感以及對音準的把控力,這些能力要素的形成,是學生二胡學習的內在需求,也充分體現了視唱練耳的重要性。
二胡具有獨特的音樂元素,有著強烈的民族音樂感染力,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更加注重視唱練耳的有效培養。視唱練耳是從視、唱維度,強化學生對二胡基本音樂要素的掌握,讓學生能夠從演奏力、創造力中更好地掌握技巧,培養對二胡的情感。一是從“視”中學習二胡演奏的坐姿以及手勢,掌握二胡演奏的基本音樂要素。如,二胡演奏對手的形態、位置均有較高要求,四指自然彎曲向下、虎口于千斤位置等,這些基本演奏技巧的習得,需要學生在“視”中有效掌握;二是從“唱”中帶入情感,從音樂表現力的培養中,領悟二胡拉奏的要領。如,二胡的“平”“直”“勻”是構建拉奏中基本要領,在唱的學習訓練中,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如何把握節奏,準確進入拉奏,這些都是二胡演奏所需的基本要求。在二胡教學中,以視唱練耳為載體,能夠更好地讓學生從視唱中,看到二胡演奏中的情感表現以及音樂元素的創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感受濃厚的民族音樂氣息。
音樂辨析能力的培養,是二胡學習的基本要求,而視唱練耳是學生辨析聲音、辨別音樂的培養過程,能夠讓學生從視唱中更好地形成樂感以及韻律感。二胡的音樂表現力十分豐富,并且音樂意境的營造與感知,是形成音樂感悟力的關鍵所在。因此,在二胡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視唱練耳途徑,讓學生全方位感知來自音樂深處的情感表達,這是二胡學習的重要所在。例如,在《小星星》的教學中,教師的教不僅僅教授學生的演奏方法、注意事項,而且從視唱練耳中,首先向學生播放二胡曲目《賽馬》,隨后又向學生觀看了女子十二樂坊的演奏視頻,從而將視唱練耳運用于教學之中,讓學生從唱中感受“二胡”所表現的情感及韻律;從看中了解二胡演奏的形式變化,這些都有助于學生樂感、韻律感等培養。此外,教師在學生視唱之后,以“問促學”,創設問題因子:以小組方式,討論現代二胡演奏與傳統二胡演奏在形式上、表現上的異同點。讓學生在問題探究中,更好地掌握“拉弓”“推弓”等的技巧,形成良好的學習效果。
在二胡教學中發現,學生對二胡音準的把控能力較弱,影響到二胡演奏的整體效果。為此,在視唱練耳中,要注重音準聯系,不斷提高學生對音準的把控能力。一方面,在視唱練耳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對二胡音準的反復識記,在識記中逐步感知中形成樂感,這是培養學生音準把控能力的基礎;另一方面,視唱練耳是學生走進二胡演奏的載體,能夠從情感、視唱等維度,分析二胡樂譜,感知音度、旋律,讓學生強化對音準的把控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忽視學生音準把控能力的培養,更加注重拉奏技巧的訓練,這實際上會影響學生的整體學習效果。部分學生因為音準把控不到位,即使拉奏技巧十分嫻熟,其所表現出的音樂感染力及韻感都是比較欠缺的。因此,在二胡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視唱練耳方法,讓學生能夠系統性、全面性的把握音準,提高二胡拉奏技巧,實現有效二胡教學。
在二胡教學中,要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強化視唱練耳在教學實施中的重要作用。從學生音準把握能力的培養,到演奏動感的增強,教師要善于從不同的訓練內容中,構建學生學習能力培養的良好環境,讓教與學更加豐富精彩,同時也進一步落實視唱練耳教學需求。因此,具體而言,基于二胡樂器拉奏的獨特性,視唱練耳在二胡教學中的運用,可從以下展開:
在二胡學習中,音準的有效掌握是根本,直接關系到學習質量。為此,教師在二胡教學的實施中,要運用視唱練耳,從視唱練習中,增強學生對二胡音準的把控力,提高學習質量。階段性訓練旨在引導學生在循序漸進的學習狀態之下,增強對視唱的“精準”把握,進而提高二胡拉奏過程中的音樂表現力。首先,教師在視唱練耳訓練中,可通過“樂譜”分析教學,引導學生在樂譜的分析中,增強對音準的感知與把控力。例如,在《小星星》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先“自主聽”,再結合樂譜進行探究性分析,以實現對學生聽覺力培養;其次,在基礎性視唱訓練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拍打節拍等方法,讓學生更好地感知樂曲的節奏,這對于提高學生對二胡音準的“精準”控制能力十分重要;再次,音準把控力的增強,要注重二胡音準要素的落實。即,旋律、旋律辨別及音程度。如下表1所示,是《小星星》階段性教學設計。從中可以知道,教師在學生音準把握能力的培養中,要從階段性訓練中展開。從不同階段、不同對象中,實現學生音準把控力的有效培養。因此,二胡教學中的視唱練耳,是構建良好教學環境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從視唱中,著力培養學生對音準的把控力,這關系到二胡學習的整體質量。

表1:《小星星》階段性教學設計
節拍訓練是二胡教學的重要內容及方式,也是視唱練耳的重要聯系方式,能夠增強學生的節奏感及韻律感。為此,在二胡教學中,立足節拍訓練,實現學生演奏動感的增強十分重要。一是教師要在音效的練習教學中,通過向學生展示不同音符,以實現對學生音樂節奏感的培養。相比于其他樂器,二胡音符的時值性強,教師要在教學中通過節拍訓練,培養學生對不同音符實值的感知能力、認知能力,這是增強學生演奏動感的根本所在;二是教師要從速度訓練中,指導學生通過不同指尖力量去感知和拉奏樂曲,并且在速度與力度的轉換中,更好地掌握對二胡拉奏的技巧。因此,在節拍訓練中,教師要從音效、速度等方面增強學生對于演奏動感的感知能力,并且增強二胡拉奏技能。
旋律是音樂展現的重要元素,是二胡教學的重要練習內容。為此,教師在視唱練耳教學中,要充分立足旋律訓練,增強學生對樂曲的記憶能力,同時也能夠在旋律的感知中,培養學生的音樂情感,更好地拉近學生與二胡之間的情感距離。一是記譜能力練習。對于二胡學習而言,首先需要具備記譜能力。教師要從不同樂曲的視唱練耳中,增強對不同樂譜的識記,掌握不同性質樂譜的音樂表現形式,增強對二胡的整體感知力;二是想象力練習。音樂的表現形式及展現力十分豐富,教師要在視唱練耳中,注重學生想象力的有效聯系。如,教師在《小星星》教學中,組織學生以創意演奏的方式,對該樂曲進行演奏。特別是在觀看女子十二樂坊的演奏方式之下,學生對于二胡樂曲的創編興趣更加濃厚,極大地增強了學生對于樂曲的記憶力和想象力。
總而言之,二胡作為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樂器,在傳承歷史文化、展現中華之音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本文研究中,視唱練耳是二胡教學的重要載體,能夠從“視”與“唱”的維度中,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創造力,為有效二胡教學提供有力保障。為更好地促進視唱練耳在二胡教學中的運用,應轉變傳統教學思維,著力于開放式多元化的教學創設,從階段性練習、節拍訓練及旋律練習等方面,實現視唱練耳的有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