郅玲
摘要: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為了充分優化美術課堂教學效果,構建靈活且高效的美術課堂,激活學生的創造力,小學美術教師應創設“做中學”學習環境,培養學生自主操作的興趣,靈活應用美術類教育APP,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科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美術教學;轉變策略
1美術類教育App的應用
在“設計·應用”領域,相關課程內容大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許多知識都能夠實際運用于自己的生活。設計源于生活,生活源于設計,設計之后如再利用美術類教育App在生活中進行實際運用,那更是錦上添花。如人美版五年級上冊教材中《造型別致的椅子》一課,教師除了讓學生采用繪畫的方法來設計造型別致的椅子以外,也可以利用多款美術類教育App進行結合教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針對不同造型的椅子進行產品設計,椅子的外形的設計是首先要考慮的,建議學生可運用“Sketch Book”App進行造型設計。
在“造型·表現”領域,針對國畫、版畫、水粉等繪畫技能課中,教師不應該過分地依賴美術類教育App作畫方便、干凈、效果好的特點,而應該盡可能地讓學生用真實的畫材畫筆進行體驗創作,重視學生對美術技能的過程性體驗及技能掌握,不必要時就不用美術類教育App進行教學。相反,如人美版五年級上冊教材中《畫人像》一課,教師可針對這一課的內容來展開教學,課上不限制學生使用的繪畫材料,在已掌握水粉、油畫、線描技能的基礎上,這些媒材均可作為表現工具。如這時利用好美術類教育App工具豐富、作畫便捷等優勢資源,必定點燃學生對學習美術的興趣,提高創作效率,讓其思維在美術創作和創意實踐中碰出火花。
2創設“做中學”學習環境,培養學生自主操作的興趣
創設新型的學習環境,首先教師需要多想方法,精神設計課堂,變美術課堂為多彩的課堂和富有魅力的課堂。美術學科抽象多變,教師積極創設美術課堂的趣味性,幫助學生在動手做的過程中發現美術的趣味、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學生在自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中學習知識。例如在上一年級課時,由于學生的年級小,但有己經具備一定的認知能力,教師可以有效運用學生的一些習慣,故意將學生已知的技巧點用夸張的手法呈現出錯誤的地方,使用故錯法,不光能滿足學生,還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讓他們堅信自己的能力,并且找到正確的知識。不僅僅是課堂中的課堂活動,現在學校要求全面發展,以學生為主,各種各樣的新型的課外活動開展起來。筆者學習的學校中,就開展不同的興趣小組,由老師引導,學生自主選擇的拓展活動,安排在美術課堂之外的,是美術教學活動的另一種存在。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興趣,身心發展以及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比如創客,古箏,陶藝,泥塑等等。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能夠在課外增加一些傳授知識和技巧的機會,彌補課堂的不足,也為一些對美術有極強興趣的同學能有一個興趣的發展地方。大家因為愛好集中在一起,可以相互促進,一起學習。
3以板塊設計拓展示范教學生成的空間
布盧姆說:“人們無法預料教學所產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圍?!苯處熐擅畹匕盐照n堂上這些生成性因素,才能促進教師課堂示范教學的意義。如初學水墨畫,學生以游戲為主,以持久而積極地完成美術活動。對于高年級學生,墨色濃淡的調配、用筆用墨的方法、干濕的銜接等,需要教師揮筆做具體詳細的示范。低年級有需求比較高的學生,高年級也有表現力較弱的學生。親眼領會水墨韻味,才能達到最令人滿意的效果。板塊式教學結構組合靈活多樣。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思維特征等,在示范環節的每個層次預先設置可能出現的問題,附上應對策略?;蛟O計不同板塊,隨時穿插、變化,讓示范教學層次清楚,較好地保留課堂生成的空間。
4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法是小學美術教學的常用方式,通過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學生能夠在美術學習中發現美術知識的樂趣,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學習活動。在創設情境之前,教師應當根據不同教學內容選擇情境創設的相關素材,視頻、圖片都可以成為學生理解藝術作品的輔助材料。在美術欣賞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教學主題選擇恰當的背景音樂,讓學生在視覺和聽覺的雙重沖擊下感受美術作品的深層次內涵。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將美術作品的創作背景還原到課堂,將作品中描繪的場景和主題呈現在學生面前,在真實的情境影響下,學生能夠主動探索美術作品,帶著強烈的興趣投入美術課堂。相較于口頭講授的教學方式,情境教學法能夠帶給學生強烈的感官沖擊,并幫助學生由被動學習向主動探究轉變。
5開展創客教育
小學美術開展創客教育,有力的診釋了“做中學”理念落地對教育觀念產生的影響,擴寬了藝術與科學與信息技術相融合。它促進學生視界的融合、靈魂的感召。引導學生用基礎的藝術形式表達他們的內心感受,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達到認知、操作、情感、創造的融合。3d打印機是直接將同學們在電腦繪畫的模型,通過3D打印機打印出立體事物模型。把應用模型與實物進行無縫鏈接。小學生的想象力是不可估測的,美術創客是學生在快樂實踐中不斷提高藝術創造能力的,一片小小的樹葉就可以引發學生無限的想象力,利用學生身邊的物品就可以開發許多趣味的綜合實踐課程。老師在引導學生創造的過程中,需要善于開發素材,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創造點,鼓勵學生大膽創作,實現腦洞大開的設計理念。學生對于這一新型的教育形式是非常感興趣的,學生的作品也是非常奇妙與獨特。
6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學方式必須做出轉變,在教學中開展創客教育,以板塊設計拓展示范教學生成的空間,唯有如此,才能在提高小學美術教學質量的同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國偉.小學美術教育中創造性教育的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2.
[2]朱慶婕,王秋陽.APP 工具助力下的美術課程構建——豐師附小特色數字美術課程實踐[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