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
摘要:探討糖皮質激素聯合H1受體阻斷藥在小兒急性蕁麻疹的應用。方法:選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小兒急性蕁麻疹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方法分為單一組和聯合組,均40例,單一組患兒采用醋酸潑尼松片,聯合組患兒在單一組治療方案上口服鹽酸西替利嗪滴劑,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結果:治療后,聯合組(痊愈+顯效+有效的人數為37例)總有效率(92.50%)高于單一組(痊愈+顯效+有效的人數為31例)總有效率(77.50%),兩組比較差異顯著(2=8.824,P=0.003)。聯合組患兒出現惡心嘔吐6例,腹痛3例,喘憋2例,發生人數為11例,概率為27.50%,單一組患兒出現惡心嘔吐5例,腹痛4例,喘憋1例,發生人數為10例,概率為25.00%,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無意義(X2=0.119,P=0.730)。結論:糖皮質激素聯合H1受體阻斷藥鹽酸西替利嗪能夠顯著改善小兒急性蕁麻疹臨床療效且安全性較高,值得推薦。
關鍵詞:小兒急性蕁麻疹;糖皮質激素;H1受體阻斷藥
【中圖分類號】R758.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7-101-01
急性蕁麻疹是臨床高發的變態反應性皮膚疾病,發病原因復雜且尚未完全明確。小兒急性蕁麻疹是各大綜合醫院急診級兒科門診常見疾病,產生原因多與感染、食品添加劑及異位體質相關[1]。急性蕁麻疹臨床主要表現癥狀為皮膚瘙癢,出現形態各異且大小不一的蒼白色或鮮紅色的風團,發生機制與皮膚粘膜小血管擴張劑滲透性增加導致的水腫性變態反應。相關指南中指出糖皮質激素可能應用于急性或慢性蕁麻疹的急性發作,針對于成人蕁麻疹劑兒童蕁麻疹均有改善作用,但是聯合其他藥物進行治療對于緩解臨床癥狀效果更佳。西替利嗪是新開發的H1受體拮抗劑,屬于第二代非鎮靜性抗組胺藥,能夠應用于過敏性鼻癢、蕁麻疹和其他過敏反應癥狀。慢性蕁麻疹患者采用咪唑斯汀治療效果較好,但是對蕁麻疹的研究較少,本文以此作為創新性,觀察糖皮質激素聯合H1受體阻斷藥在小兒急性蕁麻疹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小兒急性蕁麻疹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臨床皮膚病學》中關于急性蕁麻疹診斷標準;(2)患兒家屬了解本文研究內容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近30d服用過程糖皮質激素、抗組胺和免疫抑制等藥物。(2)參與其他臨床項目研究者。將80例患兒隨機分為單一組和連合組,均40例,單一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3~12歲,平均年齡(6.6±1.9)歲,病程1~10d,平均病程(4.8±2.0)d,
聯合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2~12歲,平均年齡(6.8±1.7)歲,病程1~11d,平均病程(4.5±2.2)d。兩組患兒一般資料無意義(P>0.05)。
1.2方法
單一組采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口服的醋酸潑尼松片(重慶科瑞制藥(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0020459,規格:5mg*100s),每次10mg,每日2次,連用4天,然后早10mg,晚5mg用2天,最后早10mg后停藥。聯合組在單一組治療方案上口服鹽酸西替利嗪滴劑(澳美制藥 批準文號:HC20150028 規格:10ml:0.1g),早晚各5-7滴,連用7天。治療過程中觀察兩組患兒生命體征變化。
1.3觀察指標
1.3.1療效評價
臨床療效標準參考文獻[3],對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評價,可分為4個標準,痊愈:無瘙癢及風團消失,無復發;顯效:治療后風團減少劑偶爾復發;有效:風團減少,數目和大小消失一半;無效:治療后,無瘙癢及風團均無改善??傆行剩喝?顯效+有效/無效×100%。
1.3.2不良反應
觀察兩組患兒治療期間出現的惡心嘔吐、腹痛、喘憋等,記錄發生率。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3.0軟件對兩組研究內容進行分析,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數據,采用t檢驗,X2表示計數數據,[n(%)]檢測,組間比較應該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聯合組(痊愈+顯效+有效的人數為37例)總有效率(92.50%)高于單一組(痊愈+顯效+有效的人數為31例)總有效率(77.50%),兩組比較差異顯著(2=8.824,P=0.003)。
2.2兩組患兒不良反應比較
聯合組患兒出現惡心嘔吐6例,腹痛3例,喘憋2例,發生人數為11例,概率為27.50%,單一組患兒出現惡心嘔吐5例,腹痛4例,喘憋1例,發生人數為10例,概率為25.00%,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無意義(X2=0.119,P=0.730)。
3.討論
急性蕁麻疹是一種由多種病因導致的皮膚變態性反應。近些年多研究證實,小兒急性蕁麻疹皮膚有大量皮膚肥大細胞及內皮細胞黏附因子大量表達增加皮膚炎性系統激活而導致疾病發生發展[2]。小兒急性蕁麻疹的危害較大能夠誘導上呼吸道系統感染但是因此感染癥狀存在不典型性易被臨床誤診及漏診,因此對小兒急性蕁麻疹的治療方法的研究對于改善患兒病情具有中藥作用。
本文研究表示,聯合組患兒的不良反應和單一組發生率無差異,說明糖皮質激素聯合H1受體阻斷藥西替利嗪未增加患兒不良反應,安全性較高。醋酸潑尼松片聯合西替利嗪抗急性蕁麻疹作用更加持續,體內無積蓄作用而減少對胃腸道功能及肝腎功能的損害,提高患者治療效果的同時降低了不良反應。綜上所述:糖皮質激素聯合H1受體阻斷藥西替利嗪能夠顯著改善小兒急性蕁麻疹臨床療效且安全性較高,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1] Javaud N , Soria A , Maignan M , et al. Glucocorticoids for acute urticaria: study protocol for a double-blind non-inferiority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BMJ Open, 2019, 9(8):e027431.
[2] Maltsev S V , Sizyakina L P , Lebedenko A A , et al. Cytokine status disorders in children with urticaria[J]. Medical Herald of the South of Russia, 2020, 11(4):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