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沙盤游戲;繪畫療法;象征;心理咨詢
【中圖分類號】G448?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5-6009(2021)50-0050-02
【作者簡介】艾振剛,蘇州科技大學(江蘇蘇州,215009)教育學院心理學系副教授。
心靈具有自愈力,適宜的支持因素與內在表達是自愈的關鍵,而來訪者能否自由表達,又取決于咨詢師在咨詢過程中能否營造并守護“自由與受保護的空間”。通過象征,可以理解來訪者的無意識;守護好空間,可以讓來訪者自由表達。綜觀前面三個案例,正是在這兩個方面的工作上有著較為出色的表現。
一、象征的理解
象征是心靈療愈的焦點、發展的基礎。三個案例中都有豐富的象征意象,咨詢師覺察并理解其意義,進而理解來訪者。
小星的恐懼對象是個紅色的東西,她畫出來的恐懼意象有火一樣的顏色。經過咨詢師的專業工作,慢慢發現小星恐懼的不僅是象征危險的那個“紅色的東西”,還代表家里多了一個妹妹,搶走了她獨享的母愛,也代表了父親對她學習的期待,更代表了她對父母之愛的渴望。通過象征性工作,無意識被意識化,在咨詢師的引導和陪伴下,小星用代表寧靜、輕松的藍色,去處理代表恐懼的紅色。那個令小星恐懼的“紅色”發生了積極的轉變,先是被藍色包裹,然后變成三個氣球升上天空,轉化成夜空中的星星和月亮,最后轉化成一道彩虹。經過這些象征性的轉化過程后,小星的恐懼感得到了初步的處理,她開始獨自睡覺,半夜不再驚醒。
小詩在沙盤游戲中最終呈現的場景固然重要,但制作過程中的言語信息及非言語的動作、表情等同樣需要高度關注。如,小詩在初始沙盤中,把一排房子整齊排好后用力按下、反復推沙平沙等,可能具有對秩序感、控制感、穩定感的需求以及對無意識沖動的防衛性處理等象征意義。當然,每一個沙具或動作都有非常豐富的象征內涵,對不同的個體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意義,這就需要咨詢師不斷地去覺察、澄清、感悟。小詩的咨詢師較好地體現了這方面的專業素質,對初始沙盤制作中的各種信息及可能隱含的象征意義有所覺察,進而理解了小詩鬧騰背后的原因。
小竺的案例中,擺放的沙具依次是自由的小鳥、可愛的狐貍、充滿生命力的仙人掌、漂亮的鮮花,這些沙具可能反映了小竺的內在需求及發展方向。然后她又在沙盤中心位置放了紅色飛機,并安放了跑道,這架可以隨時啟動的飛機有很強的動力感,可能象征來訪者擁有較強的支持性資源,或預示要開始一段自我成長的旅程。奧特曼除了表示來訪者缺乏安全感、需要保護外,也可能是代表力量、英雄的原型象征。她還放了具有滋養意義的蘋果和草莓,給沙盤命名為《未來生活》。總體看,這個初始沙盤整體混亂、缺少整合,但也呈現了發展的資源和線索。初始沙盤中,小竺的自我像是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第二次沙盤中的自我變成了十歲左右的兒童,象征“小女孩開始長大”,自我力量增強了。第四次沙盤中,小竺是獨自欣賞海灘并說感覺很安全的小女孩,第五次沙盤,她變成了背草莓的女孩。草莓有滋養意義,身背草莓不僅是自我力量的顯示,還可能是擁有成長能量的顯示,這似乎意味著來訪者自身的資源也被激活了。
二、空間的守護
三個案例中的來訪者都自由地表達了其內在世界,這是因為三位咨詢師營造并守護了“自由與受保護的空間”。
小星是一名小學一年級的女孩,她怕“鬼”,不能獨立入睡,半夜被噩夢驚醒。咨詢師一開始就與小星建立起信任關系,然后陪伴她去畫自己害怕的東西,給予小星心理支持,使她有勇氣通過繪畫表達內在的恐懼。小星很快地感受到了那個令她恐懼的東西——紅紅的,越來越大,而且非常熱。咨詢師對小星的情緒加以承認和鏡映,并將她的恐懼情緒一般化、正常化,使她從恐懼情緒中走出來。
在小詩的個案中,咨詢師對“自由與受保護的空間”的營造和守護也是比較成功的,可以從小詩多次往沙盤中大量倒水、主動傾訴及多次邀請咨詢師進入沙盤等情形中感受到這一點。來訪者的安全感和自我力量得以提升,面對外界壓力時不再需要以鬧騰、攻擊等方式來應對或防衛。
面對抑郁的小竺,咨詢師表現出了包容、抱持、守護的態度。在默默等待小竺巡視沙盤架后,才開始慢慢引導她撫弄沙子,三分鐘后再問她的感受。開始制作沙盤時,小竺在沙架前足足停留了十分鐘,試想一下,如果此時咨詢師沒有做到包容性地守護與陪伴,又如何能讓小竺感受到自己是自由和受保護的呢!
需要注意的是,沙盤游戲中咨詢師的包容、抱持、守護等都是在營造“自由與受保護的空間”,但這是以有邊界為前提的,否則就不會有真正的自由。母性般的抱持和保護,并不意味著來訪者可以隨心所欲地表達,或故意破壞沙具、隨意拖延咨詢時間等。咨詢師對邊界的守護,也有助于來訪者理解邊界的意義,從而更好地適應到處有邊界的現實生活。小詩邀請咨詢師在沙盤中反復玩相互埋手臂的游戲,這種邀請可能正好反映了其邊界意識模糊或控制欲等問題,如果咨詢師溫和而堅定地回應“這里是你的世界,我不可以參與”,對小詩可能會很有幫助。守護邊界,就是在守護“自由與受保護的空間”,是對來訪者更真切的抱持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