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亞華
幼兒園課程領導力是課程領導者基于幼兒園課程愿景與目標,形成研究、實踐共同體,不斷推動幼兒園課程建構與優化的能力。它是幼兒園課程建設與發展的核心力量,主要包含課程思想力、課程設計力、課程實施力、課程評價力等。我回顧了從初入職到今天的工作經歷,梳理出自己課程領導力提升的三個關鍵階段。這三個階段與幼兒園整體的課程建構水平有關,也與我自身的專業思考與追求有關。
一、學習、吸納階段——無意識的課程領導力積淀
1.具體情況描述
這一階段是我入職的前三年——兩年帶班加一年的教科研主任助理的經歷。我比較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喜歡對問題進行反思、總結與梳理。在帶班的兩年間,我及時整理發現的問題,做好分析與反思,并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比如:我發現幼兒特別熱衷于從家里帶小貼畫來發給小朋友們,而且因為小貼畫常常會發生各種有趣的事情。于是,我根據布迪厄場域理論對幼兒爭帶、爭發小貼畫等的行為進行了解析:在幼兒的關系世界中,小貼畫可以帶給幼兒不同的關系體驗,發小貼畫可以讓幼兒體驗到權力的感覺;從家里帶小貼畫到幼兒園可能是因為他們想獲得同伴認可;交換小貼畫可以達到“資本”的互換,等等。這種分析與反思幫助我更深入地理解幼兒,走近幼兒。在做教研主任助理的一年,我對課程究竟是什么不是特別清晰,比較擅長的是帶著困惑去現場觀察,去請教同事和領導,并從自己的角度發現新問題,再帶著教師一起解決問題,并在各種現場活動和研討活動中加強學習。
在這一階段,我是一個初學者,我需要學習教學活動設計、一日活動組織、如何帶領大家教研等。雖然我的學習更多是基于對自身喜好的問題進行思考和積累,但對我后續開展園本課程建設有非常大的影響。
2.對本階段的反思
結合課程領導力對入職前三年的成長情況進行分析,我深刻意識到:課程領導力并不高深,也不是只有園長、業務管理者才能具備課程領導力,作為一線教師,同樣可以具備基于自己崗位的課程領導力。但一線教師能否具備比較成熟的課程領導力與其專業追求、專業能力有非常大的關系。因為課程領導力不是靠經驗積累就可以達到的,需要教師具備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主動思考和善于反思的專業素養。
二、理解、建構階段——有意識的課程領導力提升
1.具體情況描述
從入職的第四年到第八年,這五年是我的課程領導力快速提升的階段。入職第四年,我開始獨立承擔教科研管理工作。這迫使我深入思考:我應該從哪方面去切入研究?我園已有的積淀是什么?我接下來要做什么?針對這些問題,我認真學習我園積累的園本課程資料,將自己的思考與園本課程發展聯系起來。我園園本課程在前期建構中已經形成比較成熟的課程體系,而且課程體系中的各個要素也比較科學合理。也就是說,我園園本課程的頂層設計比較科學、全面而且包容性強。在這樣完善的課程體系的基礎上,我可以做的是帶領教師不斷去實踐,通過實踐來豐富園本課程,并有所創新。
但如何在實踐中創新?要從哪方面創新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又進一步深入研究了已有的園本課程資料。我發現在體系建構和要素細化兩個階段,之前的園本課程比較側重教師的教育教學研究,而對幼兒學習過程的關注和研究并不多。基于自己的專業判斷,我認為園本課程研究應從關注教師的教育教學轉向關注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因為教育最終是為了培養會學習的人。教師只有讓幼兒學會學習,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為幼兒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經過討論與審議后,我園園本課程的研究重點從研究教轉向研究學,并開展了一日生活不同環節中幼兒自主學習的實踐研究。
2.對本階段的反思
在這一階段,我已經從無意識的學習積累過渡到有意識地思考課程研究方向上。我能夠較快地捕捉到園本課程實踐研究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園深厚的園本課程研究積淀幫助我從課程發展的脈絡中找出核心要點;二是園長與專家的專業引領和教師團隊的專業素養使課程實踐能夠快速落地;三是我自身的專業敏銳性和研究優勢有助于我做出專業判斷。在這個過程中,我對我園園本課程形成了從整體框架到要素和實踐的系統架構,我自身課程的思想力、設計力、實施力和評價力都有了突破性的發展。
三、實踐、反思階段——自覺的課程領導力塑造
1.具體情況描述
從工作第九年到現在的第十三年,這段時間我已經形成主動反思、分析和調整的思維模式。思考我園園本課程的優勢與不足、調整和改進、創新與完善等問題,已經是我下意識的行為。比如:在班級不同環節探索幼兒自主學習支持策略的基礎上,我思考如何給幼兒提供更大的自主學習空間,如何讓幼兒的經驗具有整體性和連續性。我嘗試打破以班級為單位的主題教學活動,開始進行跨年齡段主題教學活動,讓三個年齡段的幼兒基于同一個主題進行活動,形成不同年齡段之間活動的融合、課程資源和家長資源的融合,為幼兒建構了更加廣闊、多層次的自主學習平臺。隨后,我園課程實踐的形式越來越靈活多樣,有年級組大主題活動、各種形式的大帶小活動、戶外聯動活動等,園級、年級和班級開始積極為幼兒搭建多層次的自主學習平臺。我把新涌現的各種活動與我園已經形成的四大經典活動進行了綜合分析,總結出我園課程實踐創新的總體特點開始向整合性、規模性、聯動性和擴展性發展。這種發展有利于我園對課程資源的深度挖掘,從而促進幼兒自主學習與發展;有利于提升教師的大教育觀和課程思維的整體性發展;有利于促進家長深度參與活動,理解、認同并積極支持幼兒園的教育理念。
在對園本課程自覺分析、反思和改進的狀態中,我會積極反思不同層次教師包括我自身專業能力的優勢和不足。在教科研活動中,我會通過每次活動分析教師的思維視角、個性特點,通過分析、總結教師的優勢和需要提升的方面,有意識地引導教師發現自身與他人的長處與不足,取長補短,從而引領教師隊伍發展。同時,我會經常分析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從而進一步完善自己的能力結構。
2. 對本階段的反思
在這一階段,對自己和教師團隊、課程實踐與發展的分析和反思,都已成為我的專業自覺行為。我對自己從事的工作、園本課程發展、自身及團隊優勢有了清晰的認識,并對各自發展方向有較好的把握和引領能力。同時,我對從事的工作和相關的研究有非常高的熱情和自信,而且我喜歡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來反思、改進與工作相關的事情。因此,無論是對我園園本課程實踐創新的思考,還是對教師隊伍與自身能力結構的分析,都已成為我的內在動力和自覺行為。
通過對自己課程領導力發展階段的剖析,我發現:不論是一線教師還是管理者,課程領導力的發展大致會經歷無意識——有意識——自覺性的發展過程,需要逐步積淀,不能一蹴而就。幼兒園應讓課程領導力成為教師的專業自覺,教師只有具備了專業自覺性,才會具有更高的專業熱情、專業理性和專業判斷;同時,教師只有具備了專業自覺性,課程領導力才有可能隨著自身的專業追求而獲得更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