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芳
我園以江蘇省課程游戲化建設為實施導向,以市級課題及大閱讀工作為行動背景,力求打造“悅讀潤童,若水育人”的園所文化品牌。我園將游戲與閱讀、閱讀與成長、課程與游戲、特色與閱讀融為一體,聚焦園所文化、團隊建設、資源利用、特色傳承等,讓教師、家長、幼兒三位一體,感受閱讀的價值與魅力,讓“閱讀”成為有溫度的閱讀。
一、組建兒童游戲化閱讀管理團隊
我園通過園所頂層設計,組建閱讀聯盟,形成活動機制,與結對園相互交流,聘請名師定期指導,同時融入家長、社區等資源,提升兒童游戲化閱讀管理團隊的綜合能力。
1.以教師特長建組,讓教師做閱讀的“領跑者”
我們根據教師的特長組建了開發組、設計組、表演組、新聞組等合作研究團隊,在好書推薦、引領閱讀、分享閱讀等方面起帶頭輻射作用,以提升全園教師的“若水文化素養”。我們還開展了園部分享、園際分享等多層次的讀書分享會活動,幫助教師積累“讀、講、聽、看”等方面的經驗,使教師對課程游戲化理念和游戲化閱讀有更深入、持續的思考。
2.以家長特點組團,讓家長做閱讀的“同行者”
我們根據家長的職業、興趣、學歷水平等組建了“智囊團”“繪本薈”“助教社”等團隊,讓家長成為閱讀的行動者、建設者、參與者,并在此基礎上搭建“家長幸福閱讀聯盟”,鼓勵感興趣的家長一月一次自發地組織親子閱讀活動,參與各種閱讀特色項目,喚醒家長的童心,提升家長的閱讀理念與素養,讓親子閱讀綻放獨有的魅力。我園還充分利用周邊社區資源帶領幼兒走進鐵琴銅劍樓、讀書臺、游文書院、圖書館等,并整合這些資源,繪制了獨特的閱讀資源地圖。
二、架構兒童游戲化閱讀課程框架
我園以幼兒、教師、幼兒園的全面發展為基點,營造閱讀環境,植入繪本元素,讓幼兒與大自然、繪本、游戲、戲劇對話,讓繪本與五大領域互相滲透,構建精神、環境、游戲、特色文化并存相融的兒童游戲化閱讀課程框架,最終實現“閱讀浸潤,潤澤心靈”。
1.以游戲化閱讀為支撐點,讓環境成為隱性課程資源
走進我園,最先映入眼簾的是“許童年一個書香的未來”主題閱讀文化墻。我園因地制宜,利用每一個角落、每一處轉角創設了“鳥巢書屋”“繪本長廊”“繪本地面棋”“繪本漂流驛站”“爭當‘閱讀五星寶寶墻”“書香小書包閱讀坊”等與閱讀有關的環境和區域。比如:繪本地面棋利用幼兒園有限的地面空間,師幼一起繪制繪本棋,幼兒在閱讀、跳躍、商討中習得有關下棋的關鍵經驗,將閱讀與游戲有效結合起來。我園還將游戲化閱讀理念植入戶外區域改造中,利用經典繪本構建了戶外游戲場(《神奇糖果店》——音樂王國、《我的連衣裙》——涂鴉天地等),讓幼兒圍繞繪本主題進行創意游戲。
2.以游戲化閱讀為生長點,在園本課程中植入繪本元素
在課程游戲化理念引領下,小、中、大各個年級組在主題課程審議時增加主題性、情境性的兩節繪本研究活動,一學期形成八節繪本實踐活動,逐步搭建繪本課程框架,進行情境化、游戲化閱讀策略研究,不斷摸索與研發具有園本特色的繪本課程,初步形成了小、中、大各年級組繪本課程框架。教師在選繪本—讀繪本—品繪本—上繪本—思繪本的一系列活動中,與五大領域內容相互滲透與融合,使游戲化閱讀成為兒童經驗的生長點。
3.以游戲化閱讀為外延點,創生“童趣”繪本微主題課程
我園教師以兒童的眼光去尋找繪本,以兒童的心靈去走近繪本,以兒童的視角去玩轉繪本……在走近繪本的每一段旅程中,教師敏銳地把握每一本繪本的價值所在及幼兒的閱讀關鍵經驗,從傾聽、解讀和游戲三個維度入手,搭建繪本微主題網絡框架,創生繪本微主題課程。
三、打造兒童游戲化閱讀活動館
我園摒棄傳統意義上的圖書館創設理念,統籌安排空間,合理規劃功能區域,打造了兒童游戲化閱讀活動館,劃分了兒童圖書閱讀區、兒童電子閱覽區、兒童戲劇表演區、兒童繪本制作區、兒童閱讀博物館五大區域。
1.以游戲化閱讀活動館為實習場,開啟游戲化閱讀的動態鏈接
兒童圖書閱讀區里精選而來的紙質讀物被分層、分類投放,使圖書的教育價值得以充分挖掘,“‘琴寶寶記錄本”使幼兒的閱讀更有目的性,有助于幼兒養成閱讀習慣;兒童電子閱讀區里的電子讀物從視、聽、說等方面激發著幼兒的閱讀興趣,成為紙質閱讀的補充,讓幼兒獲得不同于紙質閱讀的全新體驗;兒童戲劇表演區里投放了大量的材料、道具,幼兒可以自導自演繪本劇,這里不僅是表演場,更是閱讀體驗的升級版;兒童繪本制作區提供了夾子、畫筆、訂書機等繪本制作的材料及步驟圖,幼兒將參與的一次次閱讀活動記錄到一本本自制繪本中;兒童閱讀博物館里張貼著教師、家長與幼兒參與繪本活動的精彩瞬間,記錄著幼兒與每一本繪本親密互動的腳印,陳列著幼兒園收獲的一個個榮譽。多元化的閱讀活動館將紙質繪本閱讀與電子閱讀、繪本創作、戲劇表演、博物館展覽等活動聯系起來,幼兒在與繪本的親密接觸中實現了游戲與閱讀的動態鏈接。
2.以游戲化閱讀活動館為研討點,形成課題研究活動機制
兒童游戲化閱讀活動積極引入導師機制,設置專門的組織機構。我園相繼邀請常熟市教師發展中心專家、兒童閱讀機構優秀專家加盟。結合專家指引,我們以總課題為抓手、子課題組長為引領,形成從繪本項目向繪本課程的不斷深化。各年級組積極進行常熟市市級微型課題申報研究。我們鼓勵教師觀察幼兒閱讀的“哇時刻”,設計“琴寶寶”(跟書)、“湖貝貝”(跟人)閱讀故事記錄本,多樣化的閱讀記錄拓展了課題工作的深度與廣度。子課題活動由課題組長主持,每兩周在活動館碰一次頭,課題活動結合總課題—子課題—微課題三級分類的課題活動機制,由負責教師緊抓“閱讀”“游戲化”等關鍵詞有條不紊地實施,積極備份每月研究性資料,形成階段性研究成果,讓小課題發揮大作用。
3.以游戲化閱讀活動館為著力點,開發多元游戲化閱讀活動
虞永平教授指出:“圖畫書閱讀關注的不是認知上的任務,而是心靈的觸動或激蕩。”在大課程的教育理念指引下,我園形成了以年級、活動、主題為依托的特色閱讀活動項目:小班“21天——親子閱讀”、中班“繪本嘉年華——走班閱讀”、大班“書香小書包——智慧閱讀”以及“閱讀五星寶寶爭霸賽——爭優閱讀”等。它們將閱讀與游戲有效結合起來,觸動幼兒生命最純真的閱讀初衷,無一不是課程游戲化精神在閱讀活動中的精彩綻放與恣意揮灑。我園結合每年4月“春花爛漫閱讀節”活動,積極營造愛書、讀書的氛圍。我園與社區、家庭三方聯動,組織教師閱讀沙龍活動、進行最美書香家庭(最美讀書娃)評選、自制圖書展覽、故事大王擂臺賽、繪本跳蚤市場交換日等活動,使幼兒充分感受閱讀的樂趣,體驗閱讀的魅力。
綜上所述,我園樹立“幼兒園建設在圖書館的中央”的全新理念,充分挖掘和發揮繪本的功能和價值,提高繪本的廣延性與拓展性,打開了幼兒閱讀的新旅程。在“大閱讀”背景下,我園引領幼兒、教師、家長多維度、全方位地體驗閱讀之美,彰顯了“悅讀潤童,若水育人”的美好愿景,實現了師幼與幼兒園的共贏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