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琳琳
摘要:目的:探討且分析在血液科化療病人中應用護理風險管理的效果。方法:通過加強法律知識學習,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完善護理質量監控體系;重視專科理論知識與技術操作,提升護士的綜合素質;提高服務意識,完善服務理念;確保護理記錄書寫與管理的規范化這些措施,可以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減少護理糾紛出現。結果:在血液科化療病人中合理應用護理風險管理,可以獲得顯著的效果。結論:針對血液科化療病人應用護理風險管理,可以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而且有助于患者身體治療,改善生存質量。
關鍵詞:護理風險管理;血液科化療病人;應用
護理風險主要是指住院患者護理期間容易出現的所有不安全事件風險,是切實存在的,且貫穿護理全過程[1]。隨著生活質量的日益提升,法律意識不斷加強,人們越來越重視個人權益保護及身體健康狀況。因此,醫院需實行高效的護理管理,提升護理水平,科學防范護理糾紛,降低護理風險,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促進醫院可持續發展。本研究旨在分享我院血液科實行護理風險管理以來的相關經驗。現報道如下:
1護理風險管理策略
1.1 加強法律知識學習,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醫院定期組織血液科護士開展專業培訓教育,尤其是法律方面知識的培訓,護士要盡可能多地了解和學習有關血液病護理的法律知識,不斷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一旦遇到患者及其家屬不合情理的醫鬧,要第一時間通知醫院保安,以免自身受到傷害,并通知主治醫師或主任做好解釋安撫工作。
1.2 不斷完善護理質量監控體系
科室組建護理風險管理小組,制定護理風險防范策略,加強各環節管理,完善護理質量監控體系,進行持續質量改進,結合科室具體情況,引進前沿的護理理念,創新護理管理模式。
1.3 重視專科理論知識與技術操作,提升護士綜合素質
科室定期組織護士開展業務知識學習,并進行理論和操作技能考核,每年從科室護士中抽取優秀護士外出學習,了解最新的護理模式,揚長避短,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彌補,加強護士專業技能,提高護理質量,使護士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更好地完成自身工作。
1.4 增強服務意識,完善服務理念
護士必須清楚地認識到護理工作就是服務于患者,在平時的工作中應學會換位思考,盡可能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滿足患者合情合法需求,同時虛心接受批評并予以改正,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1.5 規范護理記錄
護士書寫護理記錄應確保內容的準確性、時效性,根據護理部門制定的專科內容和格式進行書寫。護士絕對不能憑借自己的回憶將護理記錄寫下來,避免遺漏重要內容,使護理記錄不真[2]實。如果出現護理糾紛,會封存護理記錄作為法律依據。因此,護士要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在固定的有效時間內完成記錄,護士長適時進行監督,核查護理記錄的準確性。
2結果
2017年、2018年、2019年科室收治的患者分別有600例、720例和750例,出現糾紛分別有17起、10起和8起。說明隨著科室加強護理風險管理后,護理糾紛越來越少,患者對護理工作更加滿意,護理質量明顯提高。
3小結
由于人們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律觀念越來越強,患者也越來越重視與個人利益有關的護理過程。因護理不科學造成的護理糾紛日益增多,而且護士有更多的職業風險。盡量將護理風險事件出現率控制在最小化,是所有護理人員都必須要注意的問題。護士要積極提升個人專業素質,增強護理風險識別能力,主動發現各種安全隱患,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合理預防。作為護理管理人員,應加大監管力度,完善薄弱環節,從根本上避免或減少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提升整體護理質量,提高患者主動配合治療、護理的積極性,促進患者康復。
參考文獻
[1]劉晉華.護理風險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應用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8):1004-1005.
[2]劉明琴,馬文清,白航,等.護理風險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應用[J].轉化醫學電子雜志,2016,3(7):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