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志
摘 要:小學教育是學生發展時代的一個重要階段的教育。因此,這一時期老師應當積極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性和思辨性,而思維邏輯能力最主要的體現就是在數學的學習方面。教育部門將小學的數學放在小學教育階段的一個重要位置,這也就決定了小學數學教育的重要性。文章探究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積極作用和策略研究。
關鍵字:小學年級;數學;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自己能夠有意識主動去進行獨立的學習,不被動的接受教師的布置和安排,自己主動進行課程的預習和復習過程,進行獨立的思考和認知。培養學生良好的研究思想和意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能夠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因此,推動小學高年級在數學方面進行自主學習是十分有必要的。
1 小學數學發展現狀以及自主學習探究數學的積極意義
1.1 小學數學發展現狀
在小學的教育當中,仍然采取的是傳統的應試教育,以考試為主要方式,以成績為主要的出發點。在當下的教育改革當中,主要的是推動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綜合全方位發展。在數學的課堂教學當中,由于一些傳統的教學模式思想根深蒂固,因此,大多數的老師對學生的數學教學來說,仍然采取一些傳統的灌輸式學法,但是我們應該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做出合適的改變。在數學教學當中,如果教師只是對學生一味的采取理論知識的輸入,這種教學方式可能并不會達到一個很好的效果,因為對于小學數學來說小學生正處于對世界的好奇階段。因此,他們更渴望通過實踐的方式來學習到數學課本當中的知識,而不是僅僅通過老師將理論知識對他們進行課堂上的傳授。同樣的,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理解方式也隨著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方法不同而有所差異。一些學生的理解能力相對來說比較的差,如果還采取像傳統一樣的理論教學法,可能會讓學生對于這些理論的理解更加的吃力,也很可能會趕不上課程的進程。這樣對于學生自身的成績提高來說是很不利的,同樣的對教師的課堂效率提高也是收效甚微的。
1.2 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對于小學數學發展的積極意義
在小學教育的探究過程當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小學生正處于思維開拓的時期,他們對周圍的世界充滿了好奇與向往,此時的小學生熱衷于通過親身實踐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于新奇事物的探究和渴望,因此則需要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學生對于有趣的事物總是特別的向往,但是在數學教育上采用這么枯燥無味的方式進行教學,那么并不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這樣會導致他們的數學學習更加的落后,數學興趣也比較的低迷。因此,可以將這些知識在課前的時候就提前給學生布置,讓學生在課下的時候進行自主的預習,這樣學生在課前就將上課所需要學的內容進行了提前的了解,對于自己所不理解的地方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這樣就會使學生在聽課的時候更容易把握到課堂的重點,而不是盲目的跟著老師所說的重點走,而且跟著自己的重點走。這樣更容易提高學生上課時的積極性,讓他們更好地把握住課堂的重點,充分掌握課堂中所學的內容,促進學生成績的提高。
2 提高小學生在數學方面自主學習能力策略分析
2.1 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學習方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伙伴。教師應當指引學生如何正確高效地學習數學課本內容,在數學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課前預習提出建議,幫助學生更快了解下節課的知識框架與內容;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提出更加高效快捷的記錄筆記的方法,提高課堂效率;課后對學生的復習方法進行指導修改,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上的內容,做好充分的復習。比如說在學習“多邊形的面積”時,在課前的時候,教師可以將上課所需要的多邊形對學生進行提前的告知,讓學生在課下的時候充分了解這些多邊形的形狀以及它們的面積是如何計算的,同時教師也應該布置幾道思考題:“哪些簡單的圖形進行拼接后可以形成多邊形?”“這些簡單的多邊形面積和拼接后的多邊形面積有什么樣的聯系?”“如果有那么該如何求拼接后的多邊形面積?如果沒有,說明自己的看法與觀點。”促使學生在課前的時候進行積極的思考,當然也會存在著許多的疑惑。因為學生對于拼接的多邊形面積并不了解,對于一些簡單的圖形面積可能通過預習就會大概了解并且掌握,但是對于拼接的多邊形來說可能就會有一些難度。這時在課上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分組的自主討論,討論一下學生對于拼接多邊形的拼接方法以及面積的求法,之后在上課的時候對學生的疑惑進行統一的解答分析。
2.2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時期的好奇心理和探究心理都十分的強烈。因此,教師在課堂當中要設置懸念,引發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探究心理。同時也可以通過一些具有“矛盾性”的講課方法,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比如說在學習“位置定位”的章節內容時,這個章節的主要內容就是幫助學生正確辨別方向,識別方位,但同時也會讓學生存在著很多疑惑的點。比如說小紅在小張的左上角,小明在小張的右上角,這種學生都可以簡單理解,但如果反過來呢?如果問小紅在小張的哪個方位,小明在小張的哪個方位,這時就會有很多學生由于不理解或者思想轉變不過來而發生一些偏差誤解。因此,通過這種矛盾式的相反講法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對于數學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教育理念的當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堅持以學生為本,轉變教學方式,不再拘泥于原始的枯燥的課堂方式,而是大膽追求創新,做出突破,通過新的教育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高美鳳.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情境的應用研究[J].小學數學教學,2018(05):89-89.
[2]崔玉梅.小學數學教學中自主學習探究能力的運用探究[J].小學數學教學,2018(22):242-243.
[3]潘洪榮.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能力的運用研究[J].學周刊,2017(10):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