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春香
摘 ?要:當前,教育部門和家長逐步重視對于學生興趣教育的培養,將多媒體和小學語文進行有效的整合,使兩者的優勢可以最大化融合,從而幫助學生把抽象的語文知識轉化為形象具體的形式。同時用直觀的視覺感受調動學生興趣,營造出一個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逐步培養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習效率,使得授課的效益達到最大化。
關鍵詞:融合;多媒體;小學語文
隨著信息科技的興起,教育行業衍生出許多不同于以往的教育教學方法,打破了以往傳統授課方式的局限性,給學生、老師一個更加有效的平臺,用新的相處模式拉近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打破了傳統教育空間和時間的局限性。將語文教學和多媒體相結合能夠傳授更有效的學習方法,給學生創造優良的學習環境。
一、多媒體技術和小學語文教學相結合的問題
(一)忽視學生的上課表現,導致學生被動接受
利用信息技術教學可以給學生呈現大多數的教學內容,但是部分老師為了讓學生在課堂的短短45分鐘時間內拓展更多的知識,準備了過多的學習資料,一味地播放教學視頻,自顧自地加快語速講授上課內容。如此一來,留給學生自我消化和記憶知識的時間少之又少,根本無法在課堂中達到深入理解知識點的效果,往往只停留于表面,造成學生的學習效率下降,學習質量堪憂。
(二)教師過于依賴現代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的出現給老師的備課準備和授課方式帶來便捷,一些老師便習慣于從網上下載授課模板,欠缺對自己班級學生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的考慮,生搬硬套到課堂中。此外,如果出現現代教育設備,如投影儀、鼠標等損壞或無法使用的情況,便無法展開授課,導致學生白白浪費了寶貴的上課時間。
二、文字加圖片,直觀形象
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并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利用多媒體,將文字加以圖片,科學、準確、生動、形象地傳授給學生,從而優化語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例如,教學《找春天》一課時,筆者首先展示一張春天美麗景色的圖片。先將花紅柳綠、潺潺流水的小溪的畫面展示在學生面前,再將觀察點逐漸聚焦在小草、野花、樹木上。此時及時提問:春姑娘剛剛到來的時候,腳步輕輕,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們必須留心觀察,才會發現春姑娘的蹤跡。當我們發現她的時候,心里一定會蕩起一陣驚喜,體驗到發現的快樂。讓我們讀讀課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哪里找到了春姑娘。接下來,教師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投影各種情景圖片:如剛從地下探出頭的小草,點綴在大地上零零星星的野花,吐出嫩芽的樹木,潺潺流水的小溪等。這樣,學生如同置身于大自然中,輕松愉快、饒有興致地尋找著春天,不知不覺地學習了課文。
運用多媒體,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將教學內容具體化、直觀化、形象化,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啟發思維、接受知識。
三、文字有動感,激發興趣
語文教材中,有些內容比較枯燥抽象難以理解,盡管教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還是不知所以然。在教學中,可以適時利用電教媒體將課文中抽象的內容、教學的重難點化難為易,以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識,從而增強語文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如下這樣一組詩句。
1.獨憐幽草岸邊生,上有深樹鳴。——唐·韋應物《滁州西澗》2.兩個鳴翠柳,一行上青天。——唐·杜甫《絕句》3.西塞山前飛,桃花流水肥。——宋·張志和《漁歌子》4.留連戲時時舞,自在嬌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每一句詩中都有空缺,這時,學生只要將“黃鸝”“白鷺”“鱖魚”“蝶”“鶯”這些圖形拖入相應位置,圖形即變為文字,詩句也就完整了。這樣學生不僅背熟了詩句,還增加了對詩歌的感性認識。游戲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可以將呆板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活潑,更易于被學生接受和掌握。
2.利用多媒體設備調動學生興趣
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的同時,根據學生自身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創造學習情境,通過對投影屏幕上的圖片等形式的提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思考。或者設計一些和教學知識有關的活動環節,積極引導學生自主進入課堂知識的學習當中。通過直觀生動的演示方式,幫助一些抽象能力較弱、想象能力與理解能力不足的學生,將一些難以理解的語文知識形象化,給學生具體直觀的感受,達到更好的理解和交流效果,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感受能力和思維能力。
例如,在學習《荷葉圓圓》這一課中,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創設真實的情境是非常必要的。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出示一幅荷葉圖,讓學生觀察并說一說看到了什么。通過多媒體簡單制作幾幅生動形象的圖片,給學生直觀的印象,并在此基礎上講解課堂知識,以此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調動學生課堂上的學習興趣,培養主動思考的能力和自我創造能力,盡可能地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學到更多的知識。
綜上所述,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小學語文與多媒體間的整合已經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其可以為師生的教與學提供較大的便利,使最終授課的質量及效果得以顯著強化。但是,教師在整合的過程中,也應懂得科技是把雙刃劍,只有對其合理運用,才能夠將其有效地加入教學中,以對整個教學過程起到全方位的優化作用。
參考文獻:
[1]楊夫賀,肖文.多媒體引入小學語文教學的探究[J].新課程,2020(40):127.
[2]宋玉光.多媒體環境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研究[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