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
摘 ?要:護理學基礎在護理學專業中是非常關鍵的課程。由于教育水平存在差異,學生的接受能力也有所不同,怎樣更快地對中職教育護理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并且讓其養成更好的觀察、分析、處理問題的技術與動手操作技能,讓其可以對臨床工作進行適應,變成實用性人才,早就變成了迫不及待的焦點研究課題。本文重點講解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主要教學措施與操作方法。
關鍵詞:中職;護理學;教學方法
護理學基礎作為護理專業最基本的課程,其主要內容主要講解了“以病人為本”“以健康為主”的綜合護理觀念,并且重點將護理程序理論當初框架的關鍵教學方式,把護理操作技術與實際理論相結合,從而將滿足人的基本需求當成關鍵護理目的,充分有效的關聯護理理論和操作實踐。并且也讓學生擁有該種理念與方式、通過全面系統的理論了解到病人的意向。通過護理學的形式對問題展開分析和處理,進一步掌握護理理論和操作技術,從而達到整體護理的標準并給后期所學的護理專業課奠定基礎,養成學生主動學習、自我管理、單獨思考問題、處理問題與創新的技能。
一、創設問題,引起學生課堂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夠帶來最有效的學習動力,無論從事何種活動都應該先具備一定的興趣,不然無法全面提高活動效率。在教學期間,教師在各方面備課的同時,還要充分結合該章節的知識點進行教學,并在課堂開始之前提出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激勵學生運用主觀能動性,給教學目地的實現提供內在驅動力。例如,在對“密閉式靜脈輸液法”進行講解時,教師就能在開始將疑問拋出: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到醫院接受輸液治療時,為何扎針時是選擇的靜脈血管而并非動脈血管?密閉式靜脈輸液法的輸液原理內容為?諸如此類的問題提出后,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思考,讓其帶著問題去課堂中探索、思考,從而為達到教學目標提供幫助。
二、制定教學目標,認真完成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主要是為了使學校的教育更加詳細具體,也是教學活動應該滿足的預期效果。對于中職學生的特征,需要一切從實際情況出發,在全面掌握教材、了解學生的前提下,建立更加科學的教學目的,精確提出該章節的教學重難部分,并對其詳細的操作進行分析,闡述實際的行為操作,引導教學實踐的進行,使學生具備更加明確合理的目標,并變成他們操作的方向,引導學生朝著目標前進,運用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課堂教學期間,還需要達到精講精練的要求,重點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最好對重難點主動發揮自己的想象,先思考,才會對最終的解決方式更加在意,并且靈活應用多種教學方法與手段。
在進行理論講解時需要關注的主要包括知識的基本概念、原理、結論等,對其進行準確講解,而更多的內容可以先擬好提綱,引領學生進行自學或通過提問、啟發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習,仔細理解四步讀書法:粗讀閱覽了解大致內容,細讀標記重點,深讀帶入問題思考,精讀理解重點詞句。并且還需要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記憶,例如看起來較為繁瑣的注射原則能夠將其歸納為“無菌、無痛、無差錯”幾個詞簡化記憶,讓學生漸漸學會怎樣學習、對問題進行分析,掌握獲取、判斷與使用信息的能力,最終在取得醫學基本內容的同時養成自我教育的能力,讓其在今后的臨床工作期間汲取自己所需的知識內容,培養知識創新和操作的勇氣,進一步順應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社會不斷變化。
三、情景教學,強化臨床思維的培養
情境教學法主要是指在教學期間,教師有目的地帶入或者創設含有豐富情緒色彩的、將形象當初主體的生動形象的場景,從而讓學生養成正確的態度,進一步協助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理解,并讓其心理機能取得更好的進步的教學方式。情境教學法的重點是最大化使學生發揮出自身的情感,在護理學教學的實際應用時主要面臨的是臨床一線,全部的護理技能學習都將具體操作當成主要目的。在教學期間,教師需要將全部能夠利用的積極因素進行調度,創造條件展開情景模擬教學,該種教學還需要重視直觀、形象、生動,能夠優化學生一味的接受知識的現狀,并將理論與實踐當中的差距縮小,讓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能力。情景模擬教學法能夠靈活應用在許多場景中,包括糖尿病昏迷等情況緊急的病例情景中,創造實戰氣氛,將學生通過組的創建合理評估病人,并在教師帶領下根據護理流程實施各項護理操作。該種教學方式,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加入意識被激發,從而讓其更加熟練的應用各種技術,增強綜合護理觀念,并且還培養與鍛煉了學生的適應性與較高的心理素質。
四、案例教學,面向應用的問題解決
案例教學法指的是一項可以將理論與實際情況關聯起來的教學方式,利用案例教學,能夠將非常嚴謹、枯燥的理論知識轉變為一種能夠應用的技能,并且成為具體的教學案例,能夠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輕松并且增強記憶效果。案例教學能夠在基礎護理學教學期間發揮作用,例如在對洗胃法進行講解時,以往的教學方法也許運用的順序是從胃的解剖、生理知識的回顧著手,接著講解洗胃的作用、洗胃的流程、方法與關注事項等等,該種課堂教學雖然有效,可要想提高學生的興趣就存在一定的難度。然而,要是將洗胃法與病例分析關聯起來,假設有病人不小心服用了許多的鎮靜催眠藥,護士在洗胃期間的操作不合理使得誤入肺內而造成患者死亡,產生醫療糾紛,利用對案例的介紹把正確的知識傳授給學生。
五、角色扮演,增強護士角色的自我認知
護理學教學主要得面向實踐,進入到臨床教學中給病人提供服務。要想讓學生盡快提高自我得角色認知,感受患者的苦痛,可以通過角色體驗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期間讓學生兩人一組分別扮演“病人”和“護士”,并對肌內注射、靜脈輸液、測量血壓等護理技術進行練習。例如在學習“病情觀察”時,教師和學生建立合作關系進行角色扮演,把所需要了解的重點內容與技巧融入其中,并且結合職業素質教育。該種形式的授課方法可以讓學生在參與中學習,加深印象。
結語:
中職畢業生的優勢就算具有較強的綜合能力,并且具備非常專業的技術應用能力,在對護理學基礎進行教學改革時,教師需要抓住護理學的特征,重點突出教學部分,將學生能力的優化與提高當成關鍵目標;通過生動、活潑的形式施教,給社會提供更多合格的實用型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1]呂云玲.護理學基礎課程技術操作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7,4(2):44-45.
[2]王曉利,陸新容,翟云霞.問題學習法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研究.護士進修雜志,2004,19(11):968-970.